1999年,当张克离开永道(Coopers&Lybrand)创办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时,一些人怀疑这个初创企业能否生存下来。永道如今是普华永道(PWC)的一部分。当时除了永道和其他几家西方大型事务所以外,中国没有几家像样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这没有吓倒张克。他回忆道:“我觉得中国那么大,应该有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
  十多年后,冒险获得了成功。张克创立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ShineWing),如今已成为在中国紧追“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有着长辈风范、言语温和的张克或许已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会计师。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教授保罗?吉利斯(Paul Gillis)表示:“他是目前中国会计师行业的标杆。他是领军人物。”
  一些人很难认可此类赞誉。中国会计师行业由于丑闻不断而在国际上声名不佳。许多西方投资者挂在嘴边的是对多家中国公司提出会计欺诈指控的浑水(Muddy Waters)研究公司,而不是张克。浑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曾表示,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值得怀疑的审计处处可见。
  尽管中国的会计和审计操作持续暴露出不足,但目前已经出现了一种更为微妙的趋势。在经过了20年利润丰厚的发展之后,全球领先的审计和咨询公司网络——普华永道、德勤(Deloitte)、安永(Ernst&Young)和毕马威(KPMG)——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受到信永中和以及其他本土竞争对手的侵蚀。
  在占据低成本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之后,中国开始努力向价值链上端移动,进军更为复杂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初创会计师事务所就是*7的例子。
  然而这种力量对比的转变也具有国际影响力:中国的规模和增长轨迹意味着,中国的变化可能对全球审计行业乃至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因为延伸而言,审计行业扮演着金融市场“守门人”的角色。
  尽管存在种种不足,中国会计师行业仍在过去三十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整个会计师行业遭到废除。但在上世纪80年代谨慎地向外国投资者开放时,中国再次恢复建立了会计师行业。
  作为这种复兴的一部分,领先的西方会计师事务所(当时是“六大”而非“四大”)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获准与中国本土事务所创建合资企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教授理查德?马可夫(Richard Macve)表示:“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会计师行业毫无基础。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允许‘六大’进入中国,培训人才并编写指导手册。”
  张克在一家国有审计机构积累了最初的审计经验,之后他进入永道,但他与外国同事在战略方面产生了分歧。张克希望培育中国企业客户,而据他说,外国合伙人只注重国际客户,但他们在中国的任期只有两三年,在他们离开时往往承认他是对的。
  张克解释道:“然后下一任合伙人又重复这个过程。到第三任时我就厌烦了。”
  在辞去永道管理合伙人职务并创立&信永中和之后,他小心翼翼地不去正面挑战前任雇主,而是拼抢那些比西方事务所目标客户低一档次的中国客户。
  如今,在中国政府打造“国家冠军企业”的抱负的支持下,信永中和拥有了大约3500名员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发布的一份年度排名显示,信永中和已跻身五大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之列。
  信永中和保持着快速增长,这使得分发名片对张克而言变成了一项复杂的工作。他不得不用*7的名片换回最初给出的名片——但新名片上仍未包括两个新的分所。
  嘉汉林业(Sino-Forest)和中国高速频道(China MediaExpress)等通过“反向收购”来实现海外上市的中资公司深陷丑闻的泥潭,而信永中和则避免了这类丑闻。
  这些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壳公司这种隐秘捷径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从而避开了首次公开发行(IPO)的严格审查。如今已经有近50家这类中概股被美国证交会(SEC)勒令退市。
  或许令人意外的是,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2011年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借壳上市的中资企业中,近四分之三是由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大多是比较小的事务所。
  在挑战“四大”主导地位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当中,大多是第二梯队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网络——比如德豪国际(BDO)、国富浩华(Crowe Horwath)和罗申美(RSM)——的成员机构。
  在这些本土事务所中,包括领先的税务咨询机构中汇(Zhonghui)。该事务所十分得意地谈到,他们凭借丰厚薪水、豪华办公室和对地位的承诺从“四大”挖人。中汇管理合伙人余强表示:“我们说,你在‘四大’能做什么?即便你成为合伙人,你也只是一个权力不大的合伙人,但如果加入我们,你会进入公司的核心。”
  中注协的数据显示,2011年,“四大”以外的十大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增长了38%。政府鼓励下的本土事务所间的合并对此做出了贡献。相比之下,“四大”的收入仅增长了6%。在中国排名前100位的事务所中,“四大”的收入占比曾在2007年达到55%的峰值,但在2011年下滑至36%。
  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and Wales,简称ICAEW)大中华区总监黎日忠(James Lee)表示:“如果按当前的增长趋势预测,我相信,不在今年就在今后两年,中国排名前四的会计师事务所将不再是全球‘四大’。”
  北京大学的吉利斯相信“四大”的增速不会超过中国经济的增速:“‘四大’的黄金增长时期是过去十年。”
  人们预计力量对比的变化将继续下去,这反映出人们相信,向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将会把审计业务交给所信任的“四大”以外的中资审计和咨询机构,这让后者有机会获得更多客户。
  几十年前,同样的良性循环帮助“四大”在美国实力的支持下发展。而现在,中资所可能蚕食掉“四大”在全球的庞大市场份额——据《国际会计公报》(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Bulletin)估计为67%。
  西方一些监管机构对“四大”的这种主导地位感到担忧,他们担心,如果“四大”中的某一家事务所像安然(Enron)的审计机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Arthur Andersen)那样倒闭,就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安达信在十年前被提起刑事指控后倒闭。
  毕马威本月爆发的内幕交易丑闻提醒人们,对审计机构至关重要的声誉可能轻易地毁于一旦,同时还使得人们担心,“四大”由于凤毛麟角而很难倒闭,也会因为过于庞大而无法适当监管。
  信永中和正在探索中资事务所海外扩张的可行性。非同寻常的是,信永中和已独自进军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张克表示:“我们的主要客户是国有大型集团、上市公司,这些企业走出去,我们就要跟出去。”
  在信永中和的较大中资客户之一兖州煤业(Yanzhou Coal Mining)收购澳大利亚费利克斯资源(Felix Resources)之后,信永中和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Hall Chadwick建立了合作关系。
  第二梯队全球审计机构博太国际(Baker Tilly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杰夫?巴恩斯(Geoff Barnes)表示,信永中和在澳大利亚的这种扩张“向会计和审计行业发出了表明中国意图的真实信息”。
  张克则尽量低调:“我们只能一步步来。可能会非常慢。”
  实际上人们普遍对这种在海外单打独斗的策略感到怀疑。普华永道亚太区审计主管赵柏基(Raymund Chao)表示:“创建一个规模与如今‘四大’相接近的事务所网络,着实是一大挑战。”
  但中国审计机构还有另一种方式重塑全球市场:在中国国有银行的资金支持下展开大规模的并购活动。
  即便没有大规模的海外收购,全球市场也可能因中国政府的举措而进一步开放——现在中国政府要求其国有企业每隔5年就更换一次审计机构。欧美监管机构正考虑运用这种“强制性轮换”来加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此前有人指责它们未能在金融危机期间预见到银行的破产。
  迄今为止,中国的轮换规定只是迫使*5型的国有企业用“四大”中的一家事务所替换另一家事务所。但吉利斯表示,随着其他事务所的成长,它们有朝一日可能赢得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复杂合同。
  他感觉,如果德豪国际等第二梯队事务所的中资成员所能够获得中石油(PetroChina)或中国工商银行(ICBC)等大型国企的审计业务,那这些事务所网络的全球地位就可能提高。“中国有机会彻底重塑竞争激烈的会计师事务所市场”。
  美国与中国监管机构就如何监管中资审计机构发生了分歧,这让市场的演变复杂起来。“四大”以及德豪国际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因为北京方面拒绝让外国官员审查中国境内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底稿。
  然而,另一场改革表明,“四大”在中国的未来或许不像较小竞争对手所希望的那样暗淡。“四大”最近被要求增加高层中中国内地合伙人的数量。
  这是一项短期挑战,因为这些合伙人有许多相对经验不足。然而,就更长期而言,它可能使得“四大”把自己定位成中资所时更有说服力,让它们更有可能保留业务。
  市场领军者普华永道表示,本地化举措只是延续现有趋势,同时称自己不会丧失市场份额。赵柏基表示:“我们将继续发展。市场非常大,足够我们每个人发展。”
  与此同时,张克和信永中和将继续扩张。他们今年引人注目的抱负是进入欧洲,最有可能是德国或荷兰。该所还希望在中东和韩国开设办事处。
  张克坚称,自己的目标不是抢夺“四大”的市场份额,而是想作为第二、第三梯队的国际事务所开辟自己的利基市场。但他仍认为有必要在这个高度集中的行业进行全球洗牌:“世界上只有‘四大’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