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顿网校小编将为各位ACCA学员带来状元考经系列,以下是“学会坚强”篇。
        在2007年6月的ACCA考试中,我获得了三门核心课程总分的*9名,同时也是3.7单科*9。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在我意料之外。在ACCA备考期间,我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在两年时间里顺利地通过考试。我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考ACCA,11门课程(免考3门)花费了很多的课余时间,能够在大四毕业时顺利地考完,我想这与我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是分不开的。
  ACCA考试的特点是题量很大,需要主观性分析和大篇幅的英语论述,这对母语非英语的考生是一个劣势,但以我的经验来看,这并不是关键问题。ACCA更注重的是考察考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考试中只要能把想法和思路表达清楚即可,可以用最简单的英语表达,哪怕是有语法错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关于如何应付大题量的考试,我觉得考前至少要做一套模拟题,可以在复习的时候留出一套真题先不做,然后把这套题用来模拟,严格控制3个小时的时间,培养考试的气氛和情绪。通过一套模拟考试来把握时间,可以知道自己大概的速度以及考试中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要通过ACCA考试,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能够在3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题目,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对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较高之外,还要有比较好的应试技巧:一是英语阅读要快,不必每个字都看到,关键是抓出有用的信息;二是不能纠缠难题,因为ACCA是资格考试,最重要的目标应当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面顺利地通过考试,而不是精益求精追求高分。因此在考试中必须本着先把所有会做的题目做出来的原则,把所有读完就能想到思路的题目做完之后再去考虑的有难度的题目。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把有把握的题目做完就足够及格了。
  下面就主要谈谈如何准备考试。我当时虽然临近毕业,学校里基本上没有课,但是找了一份实习,每周工作四天,还要做毕业设计,压力是很大的。很想好好看书,却完全没有时间。
  当时的集中复习,基本上是一门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之前的时间主要是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下,大体上有个了解。最后的几个星期是冲刺和强化阶段,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复习上。当时确实是时间紧迫,因为白天在实习,晚上回到学校又觉得很疲倦,看不进去,看着几本砖头一样厚的notes和一大摞past paper就开始觉得头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基本上放弃了notes,更没有看课本,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我觉得past paper才是最有用的资料。因为ACCA出题的规律性比较强,通过past paper来找出规律,更加有的放矢地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当时的做法是这样的,一开始看past paper的时候,其实基本上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低,所以读完了题目之后完全没有思路,所以就直接看答案。对于计算类的题目,一开始肯定不会算,所以主要的目标是看懂答案。对于论述题,examiner给的答案通常都很长,而且是一大段一大段的论述,看着觉得比较烦,也不利于后续的复习,因此我会自己总结答案,把标准答案的纲要列出来,而放弃细节。事实上,我觉得在实际考试中,答题能够做到标准答案的40%-50%就足以及格了,因此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自己总结答案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理清思路,从答案大段的论述中找到关键的知识点,否则只是泛泛的看很多东西,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以及回答的是什么,花了很大力气很多时间来看,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第二个好处是可以为后续的复习做好准备,因为第二次看past paper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自己总结过的知识点了,这样既节省很多时间,也能够对要点记忆的比较深刻。
  在总结答案的时候,不仅仅要看标准答案中的知识点,更要关注的是答案的结构和顺序,要和问题联系起来,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它的逻辑是怎样的。熟能生巧,看得多了总结得多了,自然就知道要怎么回答问题了。
  Past paper看过一些之后,大概对这一门的出题规律和知识要点都有体会了,这之后再看题目,可以尝试着自己做。因为复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像做模拟题一样,所以主要在于思路。对于论述题,自己把大纲列出来,再和标准答案进行比较,找出分析的不足;如果是计算题,列出主要的计算步骤,每种类型的题目再挑几道完整的算一遍,这个过程很重要,计算题一定要经过完整计算的过程才能发现错误和遗漏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及时进行弥补。
  最后的一个阶段是考前要把所有整理过的知识点看一遍,最后一天的时候没必要再去掌握新的东西,因为50分就可以及格,要相信自己只要把之前看过的知识都掌握就足够了。
  考ACCA是个有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过压力、失望、挫败带来的沮丧,也体会到了奋斗、坚强、挑战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