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顿网校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ACCA学员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黎海琳,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ACCA班学员,今年大四,在校期间无免考完成11门ACCA考试,目前准备出国深造,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ACCA起承转合之路。
  想来自己也不是非常聪明或十分刻苦的人,但对于失败,却不愿服输。高考之前一直想去北京度过大学四年,感受首都快节奏的生活,结果真的去了北京的大学......的分校,恍恍惚惚地来到珠海,一座适合养老的城市,可以骑车绕着沿海公路吹一天海风再骑回来度过一天,茫茫无边的大海让我有些失落,似乎看不到对岸了,但,因此就对未来丧失信心又怎是不服输的我呢?我还有四年,四年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勤奋的乌龟可以赶上懒惰的兔子,四年后自己又是一条好(女)汉(子),这么想着,小宇宙又发光了。
  好了。说正经的,对于财会专业,想要在毕业前证明自己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考一个有含金量的专业证书是比较有效的锻炼方式之一,比较了各个财经类证书,CMA大多涉及管理会计,范围没有ACCA广,且CMA需要全科考完,通过2年工作经验才能免考7门ACCA,至少也是毕业后两年,时间上划不来。虽说在中国,CPA是碾压所有财会证书的王道,但在读本科生没有报考CPA资格,且CPA这座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深度广度让你疯,需要一个知识基础做缓冲,ACCA循序渐进的课程模式可以使自己在考CPA方面有后天智商优势。做完这个分析没过多久 ,我就走进ACCA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ACCA之路。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且缓慢的。大学前半段加入了三个社团,参加了两场比赛,谈了一次恋爱,外加各种主持辩论轮番轰炸,每天都很忙,但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晃晃悠悠到了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才考过了F123,大学即将过半,而ACCA考试却漫漫无期,唉,还想通过九门拿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学位申请国外大学,大学考完14门呢,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曾焦虑,曾压抑,但多想没有意义,于是勇敢的心抱着倔强,一路小跑到大三下学期,回首,惊觉已无免考通过11门ACCA考试,每一门考试都像是积木,在搭向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而实干和适当引导是向上累加的必要条件。必须要说一下高顿的老师,不仅是拥有扎实专业基础的财会精英,他们教书也很方法。比如,教F9的Lucy属于鼓励型,虽然作为文科生的我数学思维差得不要不要的,可她还是在微信里一遍遍耐心地解答我问题,并跟我打赌说相信我继续努力会得到较高的成绩,才使我对F9有点信心,刷题时的感受不是痛苦竟是痛快,最后,这门课也轻松地得到了一个满意的成绩。教F4的杨老师属于毒舌型,投行的工作,四大的经历,ACCA、CPA、CFA大满贯,在他的课堂经常能听到一些毒舌却又打鸡血的金句,他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明白:投行之所以是投行,精英之所以是精英。但这么多金句中,感触最深的,还是那句“如果你发现你的大学过得比高中还舒服,那你的大学就是失败的”,看似偏激,但不无道理。
  对,其实上大学就该如考ACCA,应是不断超越过往,挑战自我的过程,每个学期都比之前学期抗压能力更强。当*9次决定F456三门一起考的时候,还在贴吧发帖说三门一起考现实不现实,到了一次性考F789三门课时觉得发的这个贴子傻透了——现实啊!F789一起考才是亚历山大要坐穿图书馆的的时候呢(期末考试班上同学竟然跟我说好久不见(─.─|||)。到了一起考P1、P2的时候,ACCA课程的难度陡然增加,并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够攻克的,再加上对着电脑敲了一个月的留学文书、学校课程的冲突(有的课程连平时成绩都没了),最后只剩一个月时间做题,才知道F阶段所有的“好累”“鸭梨山大”只不过是无病呻吟。三个学期的挑战让我明白,当我觉得到达压力的顶点时,或许某种程度上,这只是一个起点而已。平和的心态,踏实的努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理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
  学ACCA,经常会听到有人问,“过了ACCA,是不是就可以年薪三十万?”,“如果我全科通过ACCA,是不是去四大就很有优势,很吃香?”,我曾经也对付出是否有足够的回报,非常困惑。这种困惑,不是源于失败,却是源于成功。这次成功源于某个学期考完ACCA后终于有一段时间闲下来决定好好准备的期末考试,所谓好好准备,也就是拿出ACCA劲头的一半,准备了两个星期,最后竟然意外地得到了一等奖学金和上4的绩点,惊喜过后,只剩巨大的落差产生的困惑。为何同样是学习专业知识,平时简单了解作业,考前两个星期认真突击重点,就可以得到个好的绩点出国读个好的大学,而平时勤勤恳恳,考前一个月上百页试题做不止一遍,却要忙到接受一个一般的绩点,读个一般的大学呢?
  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想要的生活。
  只能说,对于回报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忍耐,学会等待。就算会有些许落差,也应相信结果不会太差。图书馆有一层楼的自习室是固定位置,主要是考研学生申请来复习备考用,之中参杂像我这样学ACCA的。其实考研就是一场残酷的赌博,就算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但由于只能报一所大学,一将功成万骨枯。失败的只能失败,别无选择。我曾问一位考985失败的师兄,这一年如此辛苦地追求一个结果,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对于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没有回报是不是太可惜了。计较结果的我,以为他会说“是啊!真是的!早知我就不考了!太后悔了!”,但他却思考了片刻,摇着头笑了下说“也没有太后悔吧,这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你不要把结果看太重,我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会了取舍,懂得了忍耐,抗住了毕业事务冲突造成的压力,变成一个更强的自己,其实这就足够了”。轻描淡写的一段话,却对我有醍醐灌顶的启发。传说年薪三十万的人之所以是年薪三十万(好吧我的意思是高薪,不要在意细节~),并不是因为考了个ACCA、CPA、CFA,上了个名牌大学,而是在准备这些的过程中,打下的扎实专业基础,锻炼出的抗压能力,懂得紧要关头如何取舍,更知道如何在繁忙时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良好情商。如果考试只为考试,上大学只为上大学,读完考完就忘,能力也没有太大提高,那将来又如何应对工作,承担责任呢?
  但请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考985失败的师兄凭借专业实力仍在毕业招聘季的尾声接到了两家五百强的offer,虽然985的大门关闭了,但上帝还是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可惜,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我仍会继续努力,等出国回来后,再来争取这个梦想。
  哎呀,没想到自己写了那么多字,刚开始还以为这篇心得两三百字就结尾了,最后竟然在深夜矫情了那么久。或许我是那种开始了便不愿意放弃,越走越远便越来越认真的人吧,就像考ACCA,刚报名时觉得大学考完九门就OK了,却还是带着执念,起起落落,准备大学考完。记得刚开始班里三十人,由于进度不同,到一起考F4的时候参加考试的只有一半,到我学F789的时候只有几个学友一起相伴了,所以,建议已经开始ACCA或在犹豫中的同学,一旦选择,请不要轻易放弃,ACCA培训和考试费并不便宜,大学时光也非常短暂,何不为自己拼搏一番,万一成功了呢!是吧!
  好了,说了那么多废话,终于要结束这篇文章了,但是奋斗还没结束呢,考试和考验仍在继续,所以,走,赶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