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没背景、普通二本、长得一般,丢到人群里会变成一个渺小的光圈。
他在学ACCA。哦,就是英国皇家特许公认会计师。
你念一遍都念不顺的头衔,天生自带牛逼哄哄的精英光环。『英国』、『皇家』、『特许』、『公认』、『会计师』,朋友在跟我们科普的时候是这样念着这个名字的,每一个词都发重音,每一个词仿佛都价值一百万英镑。
自从成为一名正式的ACCAer,朋友在无形中有形中都开始自我膨胀,觉得自己特牛逼,在我们面前隔三差五抖落他全英文的教材和练习册,一边又抱怨全英文的都看不懂啊,口气却丝毫听不出悲伤。一到会计课,他更是全然不把讲课带口音的会计学院院长放在眼里,聊天睡觉玩手机,课后还跟我们说中文会计没用,国际准则才是王道。他作业里的会计分录从来不见借贷二字,唯有Debt、Credit格格不入。
通常在他装逼的时候,我们都很配合地狂翻白眼。
当然,朋友为人并不坏。应该怎么形容他这种情况呢,大概就是:一个渺小的沙砾有一天发现这世间还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他发光发热的时候,相信没有哪颗沙砾还愿意埋在土里
朋友就是那颗沙砾,他拒绝不了ACCA的诱惑。
可是后来,他的F1,48分,fail了。
我始终记得他看到邮件时的表情,是一盆哇凉哇凉的冷水从头浇下来的失落和颓丧。
自那以后,朋友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经常独自穿行于图书馆和寝室之间。他或许终于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是天才,吹牛并不能吹出一个50分的pass。
后来的后来,我揶揄这位朋友,过了这么久,ACCA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却答得很诚恳——
不那么容易钻牛角尖了
中国的会计体系十分谨慎,财会考试中都很注重细节的东西,比如这比分录到底借什么贷什么,这笔修改到底是用红字更正还是划线更正等等,这样的模式下,财会人士就容易被固有思维局限,逃不开“借贷”的一亩三分地。
相比之下,ACCA就显得很“粗枝大叶”,直接丢给你财务报表,让你把控全局,分析数据。它旨在培养一个宏观的思维方式,就是要你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你少钻一点牛角尖。
国际准则真的还是王道
可能有人会说在中国做财务,当然还是要最熟悉中国的会计准则,这当然没错。但是,除了国内环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财会精英必须也要紧跟国际财会环境的变化。国家推动企业“走出去”,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已有300多家,这些企业的上市过程中都少不了财务官这一重要角色,更何况国内的会计准则也多是借鉴于国际准则。在这一点上,你可能只比别人多走了一步,但是你已经站在了未来。
你拿什么吸引人,吸引到的就是什么人
F1的那次48分真的给我打击很大,后来我去高顿部落上找同伴,没想到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考友。考试就是这样,考友之间总有一种莫名的惺惺相惜。在和考友的交流中,你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吸取到不同的建议。大部分学习ACCA的学员都是有目标有远见很勤奋很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真的可以学到很多。
另外,当你晋升为会员之后,ACCA官方也会定期组织一些会员活动,在这些活动上,并不是简单的吃饭聊天,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结识很多真正的财会精英,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的财务总监、CFO等等。一个圈子的提升,也是你个人魅力的提升。
你本没有路,既然吹了牛就必须自己走完
高顿的名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ACCA的都是“loser”。他是这样解释的,学ACCA的人,往往希望用它来改变命运。或许当时遇到瓶颈,或许已经失败想要重新开始,或许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总之,能够让一个人投入到一个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期间十分苦逼,最终可能还没什么结果的事情上,一定是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这真的是你走完这条路之后才能体会的道理。几年时间坚持下来,其实你早就已经不在乎这张证书到底有多牛逼多么金光闪闪了,能够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这件事本身已经是ACCA带给每位学员*5的价值了,甚至远比证书本身值钱得多得多。
朋友说,当他终于等到全科pass的邮件,他也没有多少悲喜,只是觉得,连这样一件事他都坚持下来了,像他这样一个没背景、学历不高、长得普通的人或许以后还真能做些惊天动地的事。
这世间本没有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本文作者Yvonne,来源高顿网校ACCA。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gaodunacca),掌握最全面ACCA政策以及学习方法,更有在线小编为你解答各种困惑,会说话的公众号,你见过吗?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