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是ACCA专业阶段必修课程的最后一门课,也是需要各种思辨和分析的一门课,挂科率虽然没有P5那么高,但对于习惯于固定思维的中国考生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今天高顿网校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这位考生经验,他的P3并不是一次就过的(这很正常),而且当分数出来的时候,他感到了小小的意外,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其实我来写P3的经验真是很惭愧。其一,P3,我第二次才过,其二,很莫名考了65分,心虚到想去查卷看看自己为啥过了而且得了65分?(说这话似乎有点欠扁,但的确如此)。好吧,看来只能归于平时受老师影响,人品的缘故。
接下来言归正传,写点心里话。当然,因为分数才刚打到老师门槛,就且以谦卑的心态写点感受,希望对童鞋(尤其对重考的童鞋)有所启示。
讲讲*9次的失败,刚刚学P3我很认真,每次课后都把高顿老师讲的重点理论重新整理成笔记。考前非常自信,因为我闭着眼睛就能说出有的模块以及其应用。结果上了考场俩眼一抹黑。看题看不懂,脑子里的那些理论就像一团散沙,完全没有思路。考试结束有25分题动都没动。*9次就这么壮烈牺牲了。
这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以老老实实的态度来记忆它,想不挂都难!因为P3根本不需要你精准,较真,甚至不需要我们成段背诵理论。而需要理解并把理论消化成自己的语言,去分析问题。所以多练习多训练自己的思维比较好。
我*10一点可以分享的经验是,第二次其实没有太多去复习书本,而常会把理论联系到公司的实际,去研究下现在公司的STRATEGY是什么?老师评论“战略就是P3的*9个知识点。P3大部分属于战略管理的范畴内容)已经通过对行业数据的搜集,去试着分析STRATEGY。其实有时也相当痛苦,比如有时候发现传统行业的E-commerce做得真差(电子商务是P3另一个重要考点)。
我经常说一个故事大约是2009还是2010的考题。Q1北京讲了一个手机销售商是否需要开办网络销售渠道,如果要试题店是否需要关键。而2012年夏天苏宁和京东闹剧,对于苏宁来讲是否具有启发意义。如果苏宁参加过当年的考试。哈哈,所以我一直很推崇ACCA考试,我总认为他是培养专业人才一种渠道。哎,目前中国的现状所有的电子商务比如某项目毫无章法,比如不好等等,为什么呢?因为事务中一个伟大的企业必然拥有伟大的文化,比如美国谷歌和中国的华为。当然如果从人性上来讲不可同日而语。你会发现理论和实际永远是2回事。但考试还是考试,考试的时候就必须假装50%问题可以用理论解决,30%问题可以用常识解决,还有20%问题可以靠止解决。
有些同学还没有工作接触不到这些内容,高顿财经的Lili老师建议,可以多看些财经新闻,积累些行业知识,但如果没时间,也许可以通过多看习题和答案。说到答案,我到想看看大几是不是跟我一样,我喜欢着中那些”思辨“部分。比如从一个方面考虑某个FACT对BUSINESS产生的影响,但同时,结合题目给出的另一个FACT,可能也会带来一些RISK需要注意。诸如此类的思辨,让你表现你懂,你也很SMART.这应该是给你加分的部分。也是我在考试时会尽量发挥的地方。除了看答案作为主要的复习方式外,考前一周,我把那些比较重要的(一般都是高顿老师课上重点讲过的 )题目列一遍,规范自己的答题方式。
另外,答案方式也要注意。P3既然是分析问题,那么考卷上的答案要尽可能逻辑慎密,行文严谨。哪怕是歪理,只要自圆其说并能理解解决问题,都可以成立。123列清楚很重要。结论也很重要。(不过注意结论*4不是一元论,要从正反俩方面讲讲,顶多可以侧重某方面)。顺带说下,考场3小时是决定性的。不管你复习到什么程度,都哟放手一搏。就算遇到再陌生的题,都要告诉自己坚持下去。静下心找到突破口,理论找不到用常识,常识也没有就说,扯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从题中FACTS中找些相关的句子,然后把它们关联到你所要回答的问题上。总之千万不要放弃,信念是*9位的,天助你,先要自助。
以上是我对P3这门课学习方法的一点小体会。至于那些MODEL神马的就不敢在这里丢人啦。我不在考试时间长短纠结,取而代之为了自己奋斗的每一天骄傲。不再为考试没过而纠结,取而代之为明天的目标而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