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
标题四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背景banner大图 | |
栏目四幻灯 | |
策划 | |
设计 | |
正文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参加IMF秋季年会的CNN全球经济讨论会时,表示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中国目前的GDP增速可保持在6.5%-7%之间,并且就业情况良好,接下来将会有几点改变,通胀压力会减小,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总体来看,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稳健。
易纲参加CNN讨论会,其左侧依次为英央行行长卡尼、IMF总裁拉加德和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新浪记者 摄) 易纲参加CNN讨论会,其左侧依次为英央行行长卡尼、IMF总裁拉加德和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新浪(75.58, -2.51, -3.21%) 摄)
易纲提到,中国会继续承担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和责任。放眼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已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份额。在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中国曾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经济增量。即使在近年GDP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仍贡献了25%到30%的增量。中国仍将延续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深化结构改革。如果转型成功,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稳健,同时也将为世界经济贡献更多。
易纲表示:“去年和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有70%来自消费,第三产业服务业处于蓬勃发展中,进口也会持续增长,未来三到五年内这些表现会更加明显,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在顺利转型的标志。”
同时,易纲坚信自由贸易和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当前世界面临各方面发展不均衡而导致的反全球化趋势,这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来改变现状,G20已将包容性增长纳入发展目标。
主持人提到,G20列下的目标目前只实现了一半。拉加德幽默地回应:“我来替我的朋友易纲作答。在已实现的目标中,中国已经做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与会的德国财长肯定了中国正进行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他倡议基建中的环保理念应普及全球。易纲表示赞同:“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巨大潜力,环保正是目前中国工作的重点。”
最后,易纲对近年的反全球化趋势做出了回应:“当今世界应扩大弱势国家地区的话语权,努力缩小地域发展差距。历史证明,反全球化趋势只是暂时现象、从未长期奏效过,未来的历史趋势仍会顺应全球化。相信3-5年将会有明显好转。”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中国今年经济增速6.6%
下一篇:下一篇: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进展得益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