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我们高顿网校小编于12月29日礼拜一专心致志为您整理了一则CFO世界的文章——大宗商品市场受冲击 美元走势抢眼
回望2014年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网新闻中心邀请权威专家推出系列[*{7}*]观察。今日推出第五期《2014世界经济:美元走势抢眼 大宗商品市场受冲击》。
2014年美元走势表现抢眼,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持续大涨,从80左右一路突破90大关,半年升幅超过12%。美元指数走势的背后,反映了2014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分化,并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发达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内部经济增长前景分化严重,美国经济率先复苏,欧洲和日本则再陷低迷。
目前,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势头已经确立,2014年第二、三季度分别增长4.6%和5.0%,9月份失业率为5.9%,自2008年以来首次降至6%以下,10月份和11月份失业率均为5.8%,显示劳动力市场复苏快于预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2.2%,2015年将进一步加快至3.1%,在发达经济体中一马当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元区经济持续萎靡。近期,经过数据上修,欧元区勉强避免经济停滞,前三季度实现0.1%-0.2%的环比增幅,同时通货紧缩风险仍在延续,欧洲央行预计2014年欧元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仅上涨0.5%,远低于2%的中期通胀目标。据IMF预测,2014年欧元区经济仅增长0.8%,其中意大利仍处于衰退之中(增速为-0.2%);2015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将略微加快至1.3%。日本经济则再度陷入衰退,2014年第二、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7.1%和-1.9%。上调消费税对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安倍经济学”推动的经济增长势头已经逆转。近期,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由AA3下调至A1,显示对其经济前景不乐观。按照IMF的预测,2014年全年日本经济仅增长0.9%,2015年将进一步放缓至0.8%。
美欧日迥异的经济形势,引致其不同的货币政策走向。
自2014年1月开始,美联储连续缩减量化宽松(QE)规模,至10月底彻底结束QE,并酝酿于2015年开始加息。欧元区和日本的货币政策走向则与美国截然相反。2014年6月初,欧洲央行启动“史无前例”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包括降息和新一轮4000亿欧元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并开始实施负存款利率,成为全球[*{5}*]实施负利率的发达国家央行;9月初,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11月初,欧洲央行宣布将扩大该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至2012年初的水平,即从2.1万亿欧元扩大至近3万亿欧元的规模,并表示必要时将进一步扩大宽松规模以刺激经济和对抗通货紧缩。日本央行则自2013年4月起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以每年60-70万亿日元的规模购买金融资产。2014年10月底,日本央行将货币宽松规模进一步扩大至每年购买约80万亿日元金融资产,以刺激因4月1日消费税上调而遭受打击的日本经济并力争如期实现将通胀率推升至2%的目标。
美欧日不同的经济增长前景和货币政策走向,反映在汇率上,就是欧元、日元对美元大幅下挫。从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大跌,由1欧元兑换1.39美元贬至目前的1欧元兑换约1.22美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在2013年暴跌的基础上,2014年进一步大幅下挫,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从1美元兑换102日元贬至1美元兑换约120日元。
新兴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内部也出现严重分化,目前仅剩中国和印度领跑。
受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增长较慢所波及,当前新兴市场潜在增长率比2011低1.5%,同时经济增长分化加剧。据IMF预测,得益于政策调整,2014年中国和印度将分别保持7.4%和5.6%的较快增长速度,2015年两国经济增速将分别为7.1%和6.4%,遥遥[*{9}*]于其他大型新兴经济体。由于西方经济制裁和地缘政治形势紧张,2014年俄罗斯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加之近期国际油价大跌,财政状况严重恶化,经济增长近乎停滞。2014年上半年,巴西陷入衰退,重振经济任重道远。南非因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经济走势低迷,目前尼日利亚已经取代其非洲*9大经济体地位。据IMF预测,2014年全年俄罗斯、巴西、南非三国经济增速分别仅为0.2%、0.3%和1.4%,经济表现极不乐观。
新兴经济体整体上相对低迷的经济走势,反映在汇率上,就是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大跌。2014年,除了中国人民币和印度卢比仅对美元小幅贬值外,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摩根大通研究显示,自2000年开始编制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指数以来,2014年是该指数表现最差的一年;俄罗斯卢布、土耳其里拉都已跌到纪录低点,印尼盾跌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巴西雷亚尔跌至2005年以来新低。需要指出的是,本轮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暴跌可能要比2013年更惨烈,因为那时美联储只是要退出QE,而现在其还要寻求加息的“时间窗口”,这意味着2015年新兴经济体货币仍将面临巨大贬值压力。
受全球经济总体疲软和美元持续走强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全球经济欲振乏力导致供需失衡严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最近发表报告称,市场对其原油的需求将从2013年的3000万桶/日降至2017年的2820万桶/日,而至2014年9月,欧佩克原油日产量达到3066万桶,为13个月以来的*6水平。此外,美国原油产量已经超过910万桶/日,以致密油为主的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较2008年增产达290万桶/日。受市场供大于求和美元走强打压价格的影响,2014年6月下旬以来,纽约、伦敦两地原油期货价格累计下跌均接近50%。截至12月26日,纽交所油价已跌至54.73美元/桶,伦敦布伦特油价已跌至59.45美元/桶。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供需逆转和美元走强也导致铁矿石价格一路大跌。基准铁矿石合约价格已经从2013年的每吨135美元跌至目前的不到70美元,跌幅高达50%。
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对部分新兴经济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金砖国家中的俄罗斯、巴西、南非深受其害。俄罗斯央行甚至悲观地预测,如果国际油价能够回到8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经济可能是零增长,而现在已经跌破60美元/桶,这意味着2015年俄罗斯经济将萎缩4%-5%。
来源:中国网 |
导航背景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简介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商品市场和证券有望“亲密接触”
下一篇:下一篇:明年大宗商品市场仍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