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追记吴波
一位共和国部长的“五子棋局”—追记长吴波
人生如棋局,落子收官之间品性尽显。
面对房子、票子、车子、“帽子”、儿子,一些党员干部无法绕开权力利益亲情的纠缠。吴波,这位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任财政部长,下出了一盘令人震撼的“五子棋局”,展现出一位共产党人信仰坚定、清正廉明、克己奉公的崇高风范。
如今,他离世已有10载,然而这种品格犹如高山,离得越远,越觉得伟岸。
房子:不留私产给后代 两立遗嘱归公
北京,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4号楼1101室和1103室,这是吴波生前的居所。
两套房子200多平方米,地处市区三环以内,按照如今的房价,已值千万元。
房改时,不买。晚年,两立遗嘱,坚持归公。这,就是吴波的选择。
“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因此,我决定不购买财政部分配给我的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4号楼1101、1103两单元住房。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过世后,这两单元住房立即归还财政部。我的子女他们均已由自己所属的工作单位购得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继续占用或承租这两单元住房,更不能以我的名义向财政部谋取任何利益。”
遗嘱,掷地有声。在秘书和亲属的见证下,立于2000年10月9日,当时吴波已经94岁高龄。
2003年,老人身体多病,经常住院,对去世后房子交公的事放心不下,于是又将第二份内容一致的遗嘱写给时任财政部部长项怀诚。
2005年2月20日,吴波平静地走完了99年人生。
在常人看来,他在房子问题的处理上似乎有些“过”了。有人会问:当时国家不是已经出台房改政策了吗?这么做有意义吗?
斯人已逝,我们无法追问本人。但是,在熟悉他的亲人和同事眼里,吴波的举动,既非官员作秀亦非人老糊涂。因为,他是一位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一生做无产者”的决心,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
年轻时投奔延安革命队伍,被错误关押审查近三年之久,身心受到极大折磨时,他没有丧失共产主义信仰;“文革”期间被打倒并下放改造时,他没有放弃跟共产党走的决心。到了晚年,尽管社会风气浮躁,他依然不忘初心,坚持做一个真正的无产者。
尊重他的决定,是亲人和组织不约而同的选择。
当年受父亲委托办理此事的三子吴威立说:“后辈们也有过不同意见,不过,这是父亲的决定。代他上交这两套住房,是出于子女们对父亲的尊重,完成他的遗愿。”
回忆当年接到吴波遗嘱的情景,已退休多年的项怀诚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吴波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是有口皆碑的。看到遗嘱,党组同志觉得这是吴老一贯的追求,我们应该照办执行,也是对革命者理想的尊重。”
吴波,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中铸就而成。
票子:“公”钱精打细算 “私”钱不为私用
尽管守着财政部这座“财神庙”,对“公家”的钱,吴波的精打细算却是出了名的。
在困难时期,财政部为了解决干部食堂吃菜问题,决定要用栅栏围一块空地种菜。当时行政司准备花200元建竹篱笆墙,写报告请吴波同志批准。他却批示要重新计算,看看是建竹篱笆墙省钱还是拉铁丝网省钱。结果因为能省20元,选择了拉铁丝网。
财政部的老同志回忆,吴波经常对大家说:“为了国家富强,把账算准算细,节约每一元钱,应当是财政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
生活中,吴波也不喜奢华,更反对浪费,吃穿用简朴至极。衬衣露着毛边,睡衣补着补丁,一日三餐粗茶淡饭。
曾在他身边服务的工作人员杨雷芳说:“当年组织上安排我给吴老做饭,我想,这可是大官啊,特地学做了几样大菜,谁知到了他家才发现,什么海参鲍鱼的,都白学了。”
简朴,不是钱少。对“私人”的钱,吴波常常不为私用。
曾任秘书陈纪祥说,国家每个月给吴老52块钱的保姆费,他全交了党费,保姆费则从自己工资里扣。他经常给社会捐款。家乡的人有困难,只要给他写信,他就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救济父老乡亲。
有时,吴波的花钱还给秘书带来了“烦恼”。
据陈纪祥回忆,在物资短缺时期,每逢过年过节,单位会给老干部们送些鸡蛋、肉禽和蔬菜,但这些东西拿来后,吴波坚持要交钱。
陈纪祥说:“这可难坏了我,因为单位没法给这些钱入账。有时实在推不过,只好"糊弄"他,把钱转交给家里的保姆买菜用。”
吴波逝世后,留下的存款仅5万元。除去丧葬费用,几乎没有什么剩余……
车子:私事不应享受因公出差的待遇
公与私的界线,在吴波看来,是严格清晰的。
1982年,应时任安徽省委*9书记张劲夫的邀请,吴老和夫人决定回老家安徽看看。
期间,安徽省委先后两次派车到火车站接送。回京上火车前,吴波委托省委办公厅主任将50元汽车费转交汽车队。他认为这次到安徽是私人的事,私事不应该享受因公出差的待遇,否则就是公私不分了。
财政部党组讨论认为:吴老40多年未曾去过安徽,要给他报销往返的火车票。
吴波一方面感谢组织对他的关怀,但也郑重声明,这次回安徽探望是私事,往返火车票坚持不肯拿到公家报销。
据财政部退休老干部王韶光回忆,当年吴波每个月都要买一张月票,星期天到医院看病号,或去老同事、老同学家串门,都是挤公共汽车。
有同志劝他说,您也是国家的高干了,和大家挤公共汽车不安全,以后还是让司机送您吧!
吴波的回答是:谁知道我是高干?我的脑门上又没有写着“财政部长”,我和别人挤在一起,人们也会把我当成一个老百姓,有什么不安全的呢?
张劲夫曾感慨地说:“我们的干部都能像吴老这样公私分明,何愁党风不正,何愁执政能力不强!”
“帽子”:是向人民承担责任的标志
在一个没有严格离、退休规章制度的年代,老同志是否离开[*{a}*]岗位完全看身体情况和工作需要。
1980年,为带头支持干部年轻化,74岁的吴波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主动给中央写报告“让贤”。
据原财政部办公厅档案处处长冯润来回忆,中央任命他为财政部长不到一年时间,吴波主动提出来,自己年老体衰,尤其是改革开放财政任务重,特别需要年富力强的同志来主持财政部党组的工作。
离开工作岗位后,他还把组织上专门配备给他的“红机”电话退还回去。
职务和地位,在某些人眼里等同于财富和利益。但吴波曾说,职务和地位只不过是向人民承担责任的标志,职务越高,责任越大,肩上的担子越重。
在吴波看来,自己从来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
早春3月,记者来到北京西城区大酱坊胡同20号,在这个四合院中,不仅曾住着吴波一家,还住着为他开车的司机蔡师傅全家。
蔡师傅家境困难,他家的房租、水电费都是由吴波代交。一个是高级干部,一个是普通工人,两个家庭就这样长期生活在一起。
党的干部,应该如何对待头上的“乌纱帽”?如何处理干群关系?吴波用自己的行为,给出了*4的回答。
儿子:路要靠自己走,靠父母不能长久,那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
在孩子们眼中,吴波作为父亲,不仅不让沾他这个大官的“光”,有时还“严苛”到干扰他们的“进步”。
长子吴本宁,自1955年9月起报名去甘南支边,4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甘肃舟曲县,直至去世。吴波的老战友曾想帮他调到兰州市,被老人知道后拦住了,他说绝不能用自己的影响为儿子谋好处。
三子吴威立,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机关工作,当年在单位变革寻找新去处时,国资局成立,组织上想把他调进来,吴波认为儿子不能在自己管辖的单位工作,坚决拦住了。
幼子吴本立,曾在北大荒支边开拖拉机,后自己考上教师,被[*{a}*]“特殊关照”去香港进修,吴波听到后给北大荒[*{a}*]打电话取消了他的进修资格,把名额给了其他教师。
吴波曾说:“路要靠自己走,不能依靠父母。靠父母不能长久,那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
然而,严苛之下,并非无温情。让吴本立难忘的是,有一年,他回北京看望父母,吃完饭后,大家都吃萝卜,父亲却给他一个“国光”苹果。吴本立说,父亲晚年,越发怜惜儿子们,每次探望父亲要走的时候,老人总是送到大门外。
如何正确处理亲情与组织纪律的关系,是对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现实证明,一些党的干部往往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吴波的儿孙中,没有达官显贵,有的只是工人农民和普通干部,从他当部长到离休、去世至今,后辈们没有找财政部的人办过任何事情,也没有一个在求职、上学、升职等事情上打过他的旗号。
吴威立说:“父亲从不对我们讲大道理,他对我们的教育主要是"身教",那就是一辈子要按照党的原则做事。”
……
“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这是吴波对自己革命生涯的概括,也是这位共和国部长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吴老的精神、风范不断激励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守纪律、讲规矩。吴老的高风亮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老部长吴波去世到现在,已经10年了。但在财政部,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些许淡漠……
几任部长的怀念:他一心为公、主动让贤,从来不肯“沾光”
1979年8月,73岁的吴波被任命为财政部部长。一年后,吴波带头支持干部年轻化,向党中央、国务院写报告主动辞职担任顾问,成为在职年龄大、任职时间短,却深受人们敬重的一任财政部长。
吴波在任时,在他的具体指导下,财政部于1979年提出了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三大目标,并付诸实施。他还草拟了经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关于改革工商税制的设想》,明确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内容。
吴波担任顾问以后,仍然积极为财政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他参与并认真筹划了1984年工商税制改革,与其他同志一起,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为改革的成功做出了贡献。这次改革彻底扭转了过去长期形成的税制单一化倾向,创建了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调节的复合税制新体系,不仅保证了国家财力的增长,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第六任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在回忆文章里是这样评价吴波的: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对党忠心耿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蒙受委屈和不公正对待也毫无怨言。凡是能给予他人和社会的,他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凡是他人或社会给予他的,他也毫不犹豫地回报给了社会。在新中国的财政发展史上,铭刻着吴波同志的突出贡献。
在财政部任职期间,吴波因公因私从没有回到过故乡安徽。1982年,第四任财政部部长张劲夫调任安徽省委*9书记,邀请吴波和夫人回来看看。吴波和夫人乘火车到达合肥时,省委办公厅主任带车到火车站去接站。吴波认为这次回安徽是私事,不应享受因公待遇。回京上火车前,他委托省委办公厅主任将50元汽车费转交汽车队。后来每次谈起这件事,张劲夫总是很感慨:“我们的干部要是都能像吴老这样公私分明,何愁党风不正,何愁执政能力不强!”
在吴波面前,第八任财政部长项怀诚堪称晚辈。吴波当副部长时,他刚刚大学毕业。项怀诚回忆说,1986年,吴波同志八十大寿。当时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建议,由他和我们几位副部长每人拿点钱,凑份子给吴波同志过生日,但吴老坚决不同意。到了生日那一天,他早早让司机老蔡开车去了西郊,据说在公园里躲了大半天。
“吴波同志在财政部的民意很好,威信很高,带出了财政部的一代风气——勤奋、清廉、踏实、仔细。”项怀诚深情地说。
与他共过事的人说,跟这样的人相处,能使人心灵净化
财政部退休老干部王韶光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机关职工蔬菜也要定量供应。为解决食堂的吃菜问题,财政部职工在一块闲地种了几年菜;后来蔬菜困难的问题解决了,就不再种菜,栽上了葡萄树。为给这块地建围栏,行政司做了一个200多元的插竹篱笆的预算,送到部长吴波那里,他看后批示:“要重新计算一下,是插竹篱笆省钱还是拉铁丝网省钱?”经过重新测量计算,拉铁丝网比插竹篱笆节省20多元。吴波才批准同意这个预算。
吴波经常说,节约每一元钱,应当是财政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无论是基本建设投资,还是事业经费拨款,都应当精打细算,绝不能大手大脚,更不能铺张浪费。要把一个钱当成两个钱用,少花钱多办事。
退休老干部王济章回忆说,1965年,吴波带队到河北农村搞“四清”,工作队单独开伙,伙房设在生产队的一间小屋里。当时已是盛夏,大家在屋外排队、从窗口打饭在院里吃。吴波年龄*5,每次打饭都从队尾排起。有时太阳毒,同志们让他先打饭,他总是推辞:“不用。一会儿就到了。”
吴波平易近人,住在农民家里也不忘抽空干些轻活,不论是大队或生产队的干部还是一般农民,都愿意跟他聊,就连小孩也能跟他说上话。由于政策水平高又了解实际情况,吴波在工作组和老百姓中威望很高。工作组离开时,不少农民自发地到村外送行。
中国建设银行原副行长赵玉琢,曾是吴波的老部下。他说:“吴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跟这样的人相处,能使人心灵净化。”
即使素未谋面的“后生”,对他的点滴往事也耳熟能详、铭记在心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几十年里,财政部的新人来了一茬又一茬,很多人甚至没有见过老部长吴波。但老部长的一些点滴小事,经过几代人的传颂,深深地在他们脑海里扎根。
老部长到上海搞税制改革调研,他提出局级干部俩人住一个房间,秘书住一小间,节省了很多开支。他到成都开会,会议安排他住套间,但他一定要住单间。
去山东调研时,接待单位派了5部小轿车,几位处长在车旁等候。吴波严肃地说,只要一个人陪同,他跟大家一起乘坐面包车,小车一辆也不要。事后有人问吴老,让红旗轿车放空跑个来回不是浪费吗?吴波解释说:“如果坐了红旗车,后面几天调研中红旗车就成了我的专车,那会造成更多的浪费。”
上世纪80年代,财政部的办公条件很差。夏天,总务处要给吴波配电风扇,他却坚持不要。在部长用车问题上,吴波坚持不给自己配专车,“文革”以后,几乎每个工作日的早7点,他都要从西四出发,步行40分钟到三里河的办公室上班,不管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几乎天天都是如此。
“现在财政部很多人,都不曾跟吴波老部长共过事。但他仿佛就在身边,从未走远。”一些中青年干部说,他的高尚品德像一座丰碑,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日前,财政部发出通知,在全国财政系统开展向吴波同志学习活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他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深入学习他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严以修身、廉洁自律的党员本色;深入学习他求真务实、鞠躬尽瘁,勤俭节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已是第十一任财政部长。他表示,吴波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精神风范,几十年来激励着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的今天,弘扬吴波精神具有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波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及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我们必须要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吴波的两份遗嘱
下一篇:下一篇:熠熠生辉的口碑 吴波九大动人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