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国5月进出口延续负增长,其中出口跌幅收窄,进口跌幅扩大。按美元计价的数据显示:
中国5月出口同比下滑2.5%,预期下滑4.4%,前值下滑6.4%。
中国5月进口同比下滑17.6%,预期下滑10.0%,前值下滑16.2%。
中国5月贸易顺差594.9亿美元,预期448.0亿美元,前值341.3亿美元。
分析师们的主要观点如下
【民生宏观朱振鑫:出口这碗“面”不可靠】
①5月出口同比-2.5%,略高于预期,但连续3个月负增长。短期回升非基数原因,主要是美元走弱带动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弱,整体出口好转;欧洲经济在QE带动下继续复苏,带动对欧出口加快,美国经济季节性回升,带动对美出口跌幅收窄;一带一路和东盟自贸区优势使对东盟继续稳定增长。
②出口下一步走势?回升后劲不足,中长期出口不可靠。从外部看,发达国家加速贸易再平衡,欧美复苏都是以缩小贸易逆差为动力,对中国出口带动有限,且TPP等新贸易规则将对中国造成冲击。从内部看,人民币汇率弹性不够,导致前期跟随美元大幅升值,尽管近期美元走弱带动实际有效汇率有所下跌,但过去一年的升幅仍高达14%,同期金砖国家贬值5%。
③稳出口的方向?稳增长必然要稳出口,预计未来方向:一是加快推进双边和多边的贸易规则重构,比如中澳自贸协定和RCEP;二是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三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要想拉动出口应该让人民币贬值,但考虑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需要,中央也不会让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未来应该是维稳为主。
④5月进口同比-17.6%,大幅弱于预期。在国内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之下,企业仍以去原料库存为主,铁矿石、煤炭、铜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的数量持续下行。
⑤对政策的意义?增长引擎青黄不接的局面没有改变,私人部门受制于房地产,公共部门受制于反腐、收入下滑和举债约束,出口又受制于内外再平衡压力,所以下半年经济依然压力山大,稳增长政策不会退出:一是继续货币宽松,方式上从加水过渡到加面,从短端转向长端,PSL、再贷款可期。二是加快推进PPP等新融资模式,支持基建投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⑥对市场的意义?21世纪初出口带动中国经济走出产能过剩的泥潭,但现在内外环境都已巨变,指望出口这碗“面”来救经济不现实。未来在货币宽松继续而实体信用扩张缺乏有效载体的情况下,存量和增量的资产配置仍会向资本市场倾斜,股债双牛依然可期。
【首创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剑辉】
数据显示一些企稳的迹象,但是弱势的整体格局没有改变。在目前的环境下,出口降幅的收窄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中间可能会有所反复,降幅在未来几个月有可能出现再次扩大的状态。
由于进口的快速下降造成的顺差上升实际意义有限。对于出口方面,新增的刺激政策空间较小,期待通过制度性的改革推动整体经济转好,过程会较长。
整体来讲,目前的弱势是由于国内的经济转型和全球的周期性低迷尚未走出两者叠加的。政策措施可以减轻减缓上述压力,但不会改变趋势。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任泽平/韦志超】
出口略有好转,但仍低迷,后续不乐观。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短期可能存在显着高估。在中国自身处于经济衰退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强势为全世界稳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扬了共产主义精神,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打肿脸充胖子,出口大跌增加了稳增长压力,可能存在牺牲出口部门利益和过度去工业化风险。
5,000点之后牛市继续,密切观察经济企稳和国企改革可能带来的风格切换。在经济基本面未企稳之前,成长板块将持续领跑周期板块,未来密切观察中国经济能否企稳以及可能的风格切换。
5月以来稳增长力度明显加码,预计经济二季度暂稳。流动性十分充裕,央行[微博]收短放长扭曲操作。*5的不确定性短期来自监管,长期来自经济基本面。近期关注国企改革、市政债替换、稳增长组合拳、制造业2025、地产、军工、银行、大周期行业、互联网+、美联储加息预期。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
中国的进出口数据本来就波动很大,不能单凭一个月的同比数据波动来断定趋势。出口虽然比预期要好,也比上一次同比的跌幅要回升一些,但还是负增长,说明今年外需相对来说还是偏弱。
其实从今年前六个月来看,只有二月份因为春节的原因,出口是同比正数,其它都是负数,这半年的同比增长都为负代表今年外贸的形势特别是出口比较严峻。
原来预计进口降幅缩窄,但降幅还在扩大,主要是受美元走强以及内需恢复还不尽如人意的影响。顺差虽然扩大,但却是一种衰退式的顺差,并不一定能对人民币形成一个比较正面的升值的支撑。
在目前经济相对偏软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作为稳增长的一部分,所以较难打破现在汇率稳定的基调。等到经济企稳的迹象更明显以后,双向波动的预期形成之后,才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民币波幅逐步扩大的时点。现在如果放开波幅,如果央行不干预,那更多的是贬值预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
5月份的贸易数据应该说很差,虽然出口降幅收窄,但进口幅降却扩大,一方面与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显示国内需求很弱,经济尚没有企稳。估计稳增长的政策会继续加力,包括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以及货币政策松动等。
外贸数据是5月公布的*9个宏观数据,从目前的情况看,估计本周公布的投资,消费等都不会太好,二季度GDP破七已成定局,估计GDP增幅会在6.8%左右。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
整体来看5月出口依然不强,全球需求不足并且多国希望通过出口带动经济是重要不利因素之一,企业议价能力偏弱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强势也对出口造成一定制约。
进口再度低于预期,宏观、中观数据不见改善表明内需仍然疲弱,经济仍在探底之中。在外贸疲弱的形势下,稳外贸政策不会缺席。
【光大宏观:外需有所企稳,内需延续疲弱】
1、今日海关总署公布5月贸易数据显示,外需低位企稳,内需延续疲弱。5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下跌2.5%,跌幅较上月6.4%有所收窄,基本符合我们与市场的预期,显示外需有所企稳。而进口同比下跌17.6%,高于我们与市场预期,内需依然疲弱。
2、发达国家复苏进程加强与人民币升值压力放缓推动出口企稳。美国经济进入2季度后复苏劲头明显上升,带动对中国出口需求走强。同时在“一带一路”等战略推动下,中国对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也出现加快势头。另一方面,美元升值放缓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推动出口有所企稳。5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跌幅有所收窄。
3、进口大幅下滑显示内需依然疲弱。5月进口继续大幅下滑,显示国内需求依然疲弱。其中工业原材料进口跌幅最为明显,虽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但进口量并未出现攀升。前5个月铁矿石进口量同比下跌1.1%,进口额同比下跌46.4%。
4、外稳内弱格局短期内将延续,贸易顺差可能持续高位。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与国内经济持续疲弱环境下,贸易形势的外稳内弱格局将延续,经济将持续面临下行压力。5月贸易顺差再度攀升至接近600亿美元水平,未来贸易顺差可能持续高位波动。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姜超、顾潇啸:外贸延续负增,宽松仍有空间】
5月出口-2.5%,跌幅收窄但仍为负,与汇丰PMI新出口订单下滑相一致;外需疲软,仅对美出口增速为正7.8%,对欧-6.9%,对日-8.1%,对港-7.0%,对东盟-0.1%。
5月进口同比大跌17.6%,大宗商品价格企稳而进口跌幅扩大,持续低迷的内需仍是最主要拖累,短期内难以见底;当月顺差大幅升至594.9亿美元,对冲资金流出,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也为国内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力度提供空间。
【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叶丙南】
出口数据反映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还是较弱,进口疲弱则与国内投资下行,工业增长乏力相关。预计接下来进出口会先在价格上有所改善,之后才是数量上的好转,考虑到全球经济处于复苏格局,美国经济转好的势头延续,而国内经济下行周期尚未走完,出口表现会好于进口。
预计接下来货币政策会延续相对宽松,降息的必要性大于降准,主要为了缓解债务压力。
考虑到顺差扩大是弱进口之下的被动扩大,预计不会对人民币有正面支撑。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
虽然5月份出口降幅较上月略有收窄,但进口降幅继续扩大,进出口延续双降态势,尤其是4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有一定回升,但国内的进口并没有明显改善,显示内外需疲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结合4月份数据预判,加大二季度GDP破七的可能性。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
出口整体偏弱,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疲软,美国虽然有复苏但还不牢固,新兴市场受到发达国家震荡的影响也不及预期,导致中国出口持续低迷。
IMF[微博]此前再度下调经济成长率预测,外需整体疲弱,意味着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一驾已经成为经济的拖累。现在可能是经济最坏的时候,三季度企稳是大概率事件。
【交银资管高级分析师陈鹄飞】
得益于去年同期外贸低基数的推动,5月当月出口同比降幅小幅收窄;但受制于进口内需的明显乏力,5月外贸顺差延续被动多增局面。从*7公布的外汇占款增长情况看,4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6.77万亿元,较3月下降了459.42亿元,但下降规模已经大幅收窄;与此同时,5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的升值走势。在贸易顺差持续多增、外汇占款有所回升以及市场汇率双向浮动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汇率波幅宜适时扩大、浮动弹性进一步增强。
面对内需不足进口依然疲弱、低通胀压力持续加大、金融机构超储率被动抬升的不利冲击,在存款保险已经建立、大额存单业已推出的制度背景下,通过进一步降息并适时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将既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刺激融资需求,又可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强负债能力、主动改革创新。
|
导航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栏一二大标题 | |
栏一标题 | |
栏二标题 | |
栏三标题 | |
栏四标题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5月CPI同比上涨1.2% 猪肉价格上涨5.3%
下一篇:下一篇:内外需疲弱进口不振 中国5月贸易顺差创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