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
标题四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背景banner大图 | |
栏目四幻灯 | |
策划 | |
设计 | |
正文 |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已经整整走过十个年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此十年间不断完善。汇改十年,正值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的关键之年。汇改十年成果显著,但对于人民币而言,加入SDR并不能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利用这个契机,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
汇改十年成果显著人民币告别单边升值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截至2015年7月21日,汇改十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32.52%,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升值30.6%。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从2005年7月至2015年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到53.05%。
BIS的数据还显示,2013年人民币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日均交易额达1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14年,中国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含银行间市场和银行代客市场)日均交易量550亿美元。2014年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外汇交易量日均超过2300亿美元。两者合计接近2900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大幅提高。
从汇改进程看,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已经扩大至2%;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育进一步成熟,交易量持续增长,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主体控制风险的能力逐步提高,自主定价的意愿日渐增强。同时,央行大幅减少外汇干预,基本退出常态化的市场干预。人民币告别单边升值预期,进入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稳步扩大的周期,汇率预期开始分化。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的判断也逐渐成为共识。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不加入SDR无碍人民币国际化,因“一带一路”创造机会
下一篇:下一篇:摩根大通:IMF态度积极 人民币或破例加入S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