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策划 |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正文 |
事件:2015年11月6日,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表示当前恢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已缴款的IPO企业的发行,预计2周左右时间内先发行10家企业,剩余的18家将在年底发行。同日,证监会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发行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8}*]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摘要:
重启顾及二级市场,稳定市场预期。在*7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管理层认为“目前股票市场已进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阶段”,在现阶段重启,可以被解读为系统性风险已获得很大程度的释放。伴随着此次IPO 重启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相当部分内容着墨于减少IPO 对二级市场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重新启用“市值配售”方式发行。
对接注册制: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保护。将一部分基于审慎监管要求而增加的发行条件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独立性不再作为发行上市的门槛,取消募集资金使用方面的门槛,改为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
二级市场投资者直接受益,万亿打新盛况不复存在。取消新股申购网上网下预缴款机制可谓是本次改革措施*5的看点,当前再次采用“实质配售”发行方式,直接减少新股发行期间对整个市场资金面的抽血效应,同时鼓励投资者“持有市值”,对于重仓的投资者无需再通过“卖老股打新股”,尽可能地减少了IPO 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取消新股申购网上网下预缴款机制意味着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申购时已无需考虑打新资金准备的问题,只需保证在确定获配之后能够按时足额缴款就行,2015年以来动辄冻结几万亿资金的盛况将在短期内不复存在。
小规模IPO:直接定价提高效率,网上中签仍不乐观。对于公开发行2000万股(含)以下且无新老股转让的的小盘股采用直接定价,缩短了发行周期,省却了询价过程中的一些繁琐工作,提高了发行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的发行成本。与此同时,将其全部向网上投资者发行,不进行网下询价和配售,但网下投资者未必会放弃小盘股的申购机会,其转道网上又将导致网上潜在中签率的下滑。
打新资金效率:非公募基金或有更明显提升空间。公募基金受到基金净资产之限,仍需维持较高的规模,而其他类型的打新主体,如专户、资管产品、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则所受限制条件较少,只需维持较小的规模便可参与打新,故而打新资金效率反而会明显提升。假设是对单只新股的申购上限不超过基金净资产,建议*3规模维持在5-10亿元。
市场化改革未能在此次改革中得以体现。发行核心要素无实质变化,此次改革中,询价机制、配售机制、以及定价机制等新股发行最重要的几项要素并没有在此次改革中有本质性的改变;发行节奏并未放开,7月份暂缓发行的28家并没有一起放行;注册制之前,行政调控、窗口指导不会减弱。
预期中签率/配售比例将大幅下滑。网上市值配售中签率将大幅下滑。网下配售比例区间或低至[0.01%,0.2%],打新收益普遍低至0.5%以下。
|
栏目二导语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优化并购重组审核流程
下一篇:下一篇:IPO重启不会扼杀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