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针对2015年三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数据发表报告认为,短期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考虑到商业银行仍有较强的拨备和资产处置能力,四季度清收和处置不良贷款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强,预计单季不良贷款增幅明显提高的可能性不大。维持全年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6-1.8%区间的判断。
一、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较快增长
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延续近年来较快增长态势。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不良贷款率1.59%,拨备覆盖率190.79%,贷款拨备率3.04%。
单季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增长仍处于高位,资产质量整体可控。2015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3437亿元,已大幅超过2014年全年的水平;单季不良贷款增长达944亿元,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不良贷款率则较6月末上升0.09个百分点至1.59%。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关注类贷款增长1665亿元,占比为3.77%,也创近年来的新高。随着关注类贷款下迁比率的提高,未来不良贷款走势仍面临较大的压力。但考虑到目前总体上看不良贷款率绝对水平仍相对较低,且在二季度新增不良贷款因季节性因素回落后,三季度不良贷款增幅继续出现小幅下降,显示不良大幅增长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可控。
行业拨备水平稳中有升,风险抵补能力略有提高。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增加972亿元至22634亿元;贷款拨备率小幅上升0.06个百分点至3.04%;拨备覆盖率则因不良贷款的快速增长继续被摊薄,由6月末的198.39%下降至190.79%,降幅达到7.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三季度商业银行整体拨备水平并未受到不良贷款较快增长和盈利增速大幅放缓的影响,拨备提升幅度基本与不良贷款的增长保持同步,风险抵补能力在保持平稳的同时略有提升。结合上市银行三季度财务报告披露数据分析,虽然商业银行大多加大了拨备提取的力度,整体拨备率较为稳健,但随着不良贷款较快增长,拨备覆盖率达标的压力开始逐渐显现,部分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接近150%的监管要求。未来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拨备资源,在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的同时,平衡好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之间的关系将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课题。
二、 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波动主导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变化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9%,为2009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7%。受到出口和投资增速持续下降的影响,需求增长相对有限,而产能过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需要一个过程,造成供需失衡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43个月负增长,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虽然一系列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已经发挥了一定的政策效应,有效降低了企业债务负担和融资成本,但短期内仍不足以根本改变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
前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依然处于高发阶段。小微企业互联互保的借贷模式使单个企业的经营风险极易在关联企业内扩散,但与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相比,小微企业消化和吸收风险的能力出现大幅萎缩,不良贷款有加速生成趋势。二是资源性行业和企业不良率增长较快,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煤炭、原油、矿产等行业的盈利水平快速下降,部分资源禀赋没有优势、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已经出现不良。三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信用状况难以有效改善。在传统的"两高一剩"行业不良压力仍因去产能维持高位的同时,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也开始对贷款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四是大型企业信用风险开始显现。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1.7%,亏损面开始扩大,且大型企业债券利息偿付困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显示这些企业已经面临了较大的资金压力。虽然大型企业的风险仍属个案,但对资产质量的绝对影响并不弱于小微企业。五是中西部地区不良运行态势不容乐观。近年来,中西部地区贷款增长较快,管理模式也较为粗放,然而企业层面的经营和抗风险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对较弱,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从部分地区统计数据看,内蒙、重庆等中西部地区不良率和不良增速都相对较高,风险管控压力不容忽视。
三、未来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压力
除了上述企业和行业的不良贷款将继续对银行形成压力外,未来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也将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一定的挑战。一方面,资本市场运行对银行资产质量有一定的潜在影响。目前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大,其中前期通过股权质押贷款等形式投入与股市相关的资金超过4000亿,在集中就是阶段通过同业拆借向相关机构提供资金预计在1万亿左右。虽然短期市场波动对风险的影响不大,但未来风险状况仍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市场长期走势。近期债券市场的投资资金也出现了期限错配和杠杆较高的问题,也对部分银行资金形成了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也应引起关注。虽然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仍较为稳定,但三四线城市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长期处于低位,这些地区中小开发商的风险暴露未来可能会有所增加。同时,随着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的进一步显现,与企业主相关的按揭贷款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也大幅提高。
虽然未来商业银行贷款运行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但未来也有一系列正面因素支持资产质量的稳定。一是宏观调整政策将继续推动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基准利率的多次下调有效降低了贷款及其他非信贷融资渠道的利率水平,以存量规模测算,每年可以减少1万亿以上的企业利息负担,大幅减轻了企业财务成本。一旦PPI负增长态势得到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将明显回升。二是地方政府债务潜在风险得到有效释放。随着债务置换计划的推进,地方政府已经有接近3万亿的高成本负债被替换。债务形式的转化将直接推动每年超过2000亿融资成本下降,并提升地方政度的融资能力,有效释放了存量债务风险。三是关注和逾期贷款由向好变化的趋势。从上市银行的情况看,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增幅已经有所降低,且部分上市银行两类贷款的占比也出现了小幅回落,有助于缓解不良增长的压力。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维持全年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6-1.8%区间的判断。短期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考虑到商业银行仍有较强的拨备和资产处置能力,四季度清收和处置不良贷款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强,预计单季不良贷款增幅明显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延续近年来较快增长态势。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不良贷款率1.59%,拨备覆盖率190.79%,贷款拨备率3.04%。
单季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增长仍处于高位,资产质量整体可控。2015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3437亿元,已大幅超过2014年全年的水平;单季不良贷款增长达944亿元,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不良贷款率则较6月末上升0.09个百分点至1.59%。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关注类贷款增长1665亿元,占比为3.77%,也创近年来的新高。随着关注类贷款下迁比率的提高,未来不良贷款走势仍面临较大的压力。但考虑到目前总体上看不良贷款率绝对水平仍相对较低,且在二季度新增不良贷款因季节性因素回落后,三季度不良贷款增幅继续出现小幅下降,显示不良大幅增长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可控。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连平:2016年不可能推行零利率政策
下一篇:下一篇:房价分化房地产政策应有结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