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近日报道银行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最终帮助这位市民挽回1.7万多元损失的新闻。可电信诈骗屡禁不止。近日,侯家塘的一位财务人员仍不幸中招。有数据显示,每天有近300万条诈骗短信“轰炸”手机用户,其中一半以上冒充银行诈骗。
遭遇电信诈骗近两年积蓄不翼而飞
在侯家塘一家公司当会计的小唐近日遭遇一件烦心事,遭遇电信诈骗,“收到了一条短信,落款是××银行。作为一个标准的手机控,我一下子就点开了其中的链接。没想到刚输入银行卡和密码,就收到银行短信提醒,卡里的5万多元被转走了。”
卡里近两年的积蓄不翼而飞,这让身为财务人员的小唐后怕不已,“以前就听说过有骗子冒充领导,要求财务人员打款,中了木马上了钓鱼网站钱被卷走,从来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事后,她赶紧到派出所报案,希望能挽回损失。但身边的人表示钱要回来的希望很渺茫,“有人告诉我,这种电信诈骗,银行卡可能是网上买的,根本就不是用诈骗者本人的身份证开的户,钱一骗到就转走了,冻结都来不及。”
诈骗方式五花八门银行主动提示风险
而这并非孤例。星城一国有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来该行已经阻截了数百起电信诈骗案件,“比如有的是看到所谓银行发来的信用卡积分可兑换现金,有的是收到所谓客服人员的验证短信,有的是代办信用卡、信用卡提额等导致被盗刷。”
为此,近日多家银行给客户群发短信,称“有不法分子以贵金属、基金、理财产品等退款为由,通过电话多短信进行诈骗”,并提醒客户,“请不要以任何方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或短信验证码,不要点击短信链接输入银行信息,不要将查询密码和交易密码设置为相同或简单密码,如有疑问请拨打官方客服咨询”。
提到钱需警惕“权威机构”可能是冒牌货
有数据显示,去年全省电信诈骗发案2万多起,群众被骗3亿多元,近3年来湖南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0人。但在暴利的诱使下,电信诈骗仍屡禁不绝。
受害者之所以会放松警惕,主要是对部分机构如银行、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信任,殊不知给犯罪分子钻了空子。犯罪分子通常以子女车祸急需钱,有洗钱嫌疑需转移到安全账户、机票退款等理由蒙蔽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