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绩效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履行其职责在不同层面的有效输出,这种有效输出表现为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企业运营的程度。如果把内部审计绩效进一步划分,可以细分为内部审计部门整体绩效、内部审计部门下属机构绩效和内部审计人员绩效三个层次。个人和下属机构作为“有限理性”主体追求本位利益*5化,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时可能促进内部审计部门整体绩效的提升,也可能以牺牲内部审计部门整体绩效为代价去追逐本位利益*5化。
绩效揭示的是最终结果,而结果是由原因造成的。同理,内部审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的特质和组织环境,这些动因称为内部审计绩效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研究内部审计绩效影响因素是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基础之一。
为了推动内部审计绩效的研究,1988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资助阿尔布雷特(W.S.Albrecht)、豪(K.R.Howe)、许勒(D.R.Schueler)、斯托克斯(K.D.Stocks),完成了一份名为《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业绩)的研究报告。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向美国13家内部审计成绩突出的大公司的CEO、CFO、审计委员会、经营管理人员、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经理、内部审计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归纳出对内部审计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的23个因素。这23个因素可以按照内部审计人员特质、内部审计机构特质和组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其中,内部审计人员特质因素有6个:内部审计人员的团队意识;称职的内部审计人才;职业素养;承诺追求卓越;对多元化审计技术的专精;使用计算机的程度。内部审计机构的特质因素有6个:内部审计经理的领导能力;内部审计的超然独立性;内部审计经理在组织中的地位;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内部审计经理与各营运部门经理间的关系;与外部审计人员的关系。组织环境因素有11个;公司的环境;高层管理当局的支持;管理当局对培训的重视程度;管理审计导向;组织文化风格;良好的培训制度;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视:彻底执行;与内部审计协会的密切联系;内部审计委员会的运作程度;内部审计人员的升迁机会及报酬水准。
从1993年起,IIA利用“全球审计信息网”(GAIN)建立全球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交流平台,通过问卷的形式广泛征求内部审计部门主管的意见,并于1997年发出整理、归集的73条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绩效的标准,最终选出了最重要的2O条标准。实际上,这20条标准中,很多是属于内部审计绩效影响因素而非内部审计绩效本身,如被审计项目的重要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及专业训练、内部审计人员的年培训时数、审计项目经过审计委员的批准、注册内部审计师占员工的比例、审计委员会对风险的关注和已采取的改进审计质量的措施等;完全可以作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的有:被审计者对审计结果的满意程度、审计建议被采纳的比例、管理层的满意程度、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满意程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完成百分比、改进工作流程的次数、主要审计建议的数量、内部审计部门被投诉的次数、审计结果重复数、从结束审计到出具报告的天数、内部审计主管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陈述、审计成本节约额。同样,Ziegenfuss(2000)利用GAIN交流平台,在84个指标中总结出25项指标作为内部审计机构绩效评价的标杆指标,其中15项内容是内部审计绩效影响因素指标而非绩效评价指标。
扫一扫微信,*9时间获取2014年国际内审师考试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提醒
报考指南: 2014年内部审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内部审计师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