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需要加强金融行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发金融业亟需人才,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增首席或高级经济学家、高级风险评估预测专家达到7.3万人,CIIA人才紧缺已对教育界提出了非常严峻的任务。
  吴晓灵提出,我国未来需要加强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发金融业亟需人才。预计到2015年新增首席或者高级经济学家、高级风险评估预测专家需求量将达到7.3万。新增金融分析师、国际会计、保险精算、保险核赔、财务总监等重点领域高级金融分析专家达18.9万人。
  何为金融业亟需人才?有专家认为,金融业亟需的是具备国际化视野、全球化资本运营意识并且熟练驾驭全球性金融管理工具的高端金融专才。但目前,我国金融专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行业资格认定标准和规范的专业素质评价办法。这些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认证,才能为客户提供鉴别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专业技能的参照。仅以国际公认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为例,美国目前有25000人,中国香港、新加坡各有1000人,而上海还不到100人。
  在*7拟定的《上海市金融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中,主要涉及金融高级管理、金融研究、金融业务、专业服务以及金融监管等5大类。而在这些绝大多数紧缺人才所需的必备条件中,仍是具有国际权威认证的资格认证证书,如一流的银行家和金融家、金融风险管理师(FRM)、金融理财师(CFP)和金融分析师(CFA)以及高级金融英语人才等。
  以证券业为例,据了解,如今,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是进入证券行业的敲门砖,也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首次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报考达到了65.48万科次,与2010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9.33%。但目前,很多券商研究所仍然面临人才大量流失的困局,纷纷选择加强梯队建设,如在一个行业就配置5名分析师,从首席分析师、高级分析师、资深分析师、普通分析师到助理研究员。这就需要上海更加积极引进国际通行的金融职业能力考试认证项目,支持和鼓励金融人才参加国际公认的高层次职业资质培训认证。
  同时,金融业所亟需的人才还包括大量的首席经济学家、高级经济学家和高级的风险评估预测专家等高端人才。吴晓灵进一步指出,从国际金融危机得出的教训是微观审视和宏观审慎的矛盾。这意味着,在做金融业务的时候必须要有宏观视野和宏观视角。
  国际上有13种不同的方法比较经济学系和经济学家,其中的核心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介。这是经济学界内部由不同的专家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论研究出的评价体系。而在国内这样的高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资质,不仅是某一个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论文,又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哲学家、历史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和艺术家诸种才能的综合,还必须要求其研究非常扎实,要有突出的学术贡献,且是一个在多重国际环境下终身实践和学习的人。
  陆雄文认为,从事金融决策和运作的人才是我国极其缺乏的。他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运作经验。但这个经验是有限的,是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获得的。实际上除了B股的尝试以外,几乎没有真正的所谓国际金融业务的开展。因此,中国本土的国际金融操作是很有限的,而对于整个市场制度设计层面的人才更少。说到底,中国真正缺少的是有战略性眼光的人才。”
  他表示,首先,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公司业务运作当中,目前那些已经国际化的部分,仍然有三分之一不能正常运作,条件没有具备。这就需要去改变市场结构自主设计方面的人才。其次,中国内部的专家也是面向国外的金融专家,因为中国制度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上海金融人才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业内仅有0.2%的人员有国际化工作经历,包括那些仅在海外完成3个月左右金融培训的人员。
  近些年来,上海市金融系统一直有重点、有计划地选送有发展潜力的金融人才到海外学习、培训,5年来共组织近300人次到美国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培训;太保集团等企业每年选派业务骨干赴海外接受北美精算师、特许金融分析师等国际公认的高层次执业资质培训认证;在金融国际交流合作中,各金融机构选派人员赴国际著名金融企业培训,学习产品开发、风险管理、金融工程、信息技术等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年与境外同行开展双向人员互派交流学习,共派出23名员工到6个国家的8家交易所培训。
  同时,进一步拓展金融人才外向型培训,针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需求,开发更多的外向型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在资本、管理、产品、技术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带来的人才培养机遇,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中锻炼队伍、培养人才,推动金融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结构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