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时间的文火煲就的一锅汤,它到底是醇厚的还是寡淡的,取决于我们在时间身上下了怎样的功夫。
  作者以外企的CFO的身份(美国维信电子亚洲区首席财务官)参加了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考试,接受了“财务隆中对”的挑战,并成为CIMA会员。希望我的引申不破坏这篇文章的美感,?CIMA也是需要一个用时间和精力去浸泡的考试,短平快,高仿的考试,或许能给你迅速弄来一张类似CIMA的证书,但缺少了时间积淀的“功夫”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长期的喜悦,能否在80岁的时候骄傲的回首往事,说道:看!我曾经攀登过财务的*6峰!
  【原文分享】
  时间上的功夫
 
  文:钱自严
  上周带美国同事去一家淮扬菜馆吃饭,点了一道招牌菜盐水鸭。老外说好,也许是客套(美国人说的good你不能想当然取其字面意思,只有他加了个very, very good,而且第二次又夸了一遍,那才是真的好了)。反正我觉得一点都不好,老得不行。盐水鸭吃的就是一个嫩,怎么样才能做得嫩呢?我们家的传承诀窍就是要随水冷却。现在很多店家烧好之后马上拎出来,在温度的急剧变化下,很快就风干老化了。这里的关键是时间,随水冷要花太多的时间慢慢等!在自家做还好,作为店家大规模制作就舍不得了。再说一个最近中央台揭秘的食品隐患,其实是制作工艺上的问题。现在蒸包子很少用蒸笼了,因为洗了还要晒干,太费时间,所以改用铁锅,但铁锅会沾皮,所以就用塑料纸作衬垫,而塑料在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传统的东西其实都积淀了穿越时间的传世智慧,在摒弃之前真该好好斟酌一番。这是追求时间效率而可能牺牲到的健康问题。
  另一个与健康同样重要的是安全问题。现在小孩上学都要大人送,不只是独生子娇贵,还有马路安全的问题。我们小时候上小学都自己过马路,除了车少,还有一个原因是司机的技术水平与安全素养。三十年前的司机都是专业司机,我有一个做司机的亲戚告诉我他们那时要学一年才能拿到驾照。现在基本上是一个月速成,而且是一个人练二十分钟,下一个人就上,流水线操作,质量可虞。本本族之所以那么多,火候未到也。慢工出细活,一份时间,一份质量。事关安全与生命的大事,还真不能搞速成。
  当然,高效率的自动化时代将我们从一些低附加值的琐碎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我们因此获得了比前辈多得多的空余时间。只是,空下来的时间我们又去做了什么呢?这里有个时间的品质问题。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信息渠道,微信上一个人就有十几个群,加上订阅的信息,全部读一遍都要好几个小时。这就像走后门托人办事一样,每个人都送礼,结果等于没有托。同样低效率的是,每则信息都读一遍,等于没读。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时间积累,我们在一味追求速度与效率时常常忘记了时间这个关键要素。
  我在德国生活的时候,感觉他们每个产品都喜欢标上一个“自1875年”之类的年号,历史越久,其感知到的质量保证就越高。比如说德国的啤酒有很多品牌,但瓶贴上都会印上年号。我在慕尼黑的郊区还参观过一个世界上*10的研究啤酒生产的专业大学,不看不知道,这里面门道太多了。从水质,麦芽的选用,再到温湿度的控制,每个细节都会影响口感。通过几代人一点点的心得积累,把各种可能带来质量偏差的因素都纳入可控范围之中,这样酿制的啤酒自然是品质恒定,无以匹敌了。
  慢工出细活,不光是产业界,对于个人也是一样的。个人生活中也有太多的有关时间品质的经验或功课值得我们关注与学习。*9个还是健康问题,一个舍得为自己的健康赔上时间的人一定是个有生活品味的人。不妨在房间里挂一幅图画:一个80岁的老人与他的孙子打乒乓球,或者脑海中常存这样的景象作自我激励,告诉自己到80岁非但不能成为他人的负担,而且要把生活过得津津有味。想旅行,打包就走。这样的生命质量一定是人所羡慕的,怎样打造呢?赔上时间而已,每天做些锻炼,用聆听的心情与自己的身体对上一段话。我的太极老师是个地道的苏州人,他说:我们吴方言里为什么常用“功夫”代表“时间”呢(比如说一个小时的功夫)?因为真功夫要花时间。贵在实践与坚持。我每天收到的几乎三分之一的微信是关于养生保健的,其实若只是看了,那这个功夫就白搭了,不如找一个简单可行的,比如每天早上喝杯水,工作间隙拉拉筋骨。坚持实践,几年下来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生活品质。去年12月在给原来的公司做培训时,课间大家在比谁的筋骨好。我当时直立弯腰双手只能刚过膝盖,当下我就给在场的学员夸口:明年再来,我肯定能双手触地。对了,明天就要拍张照发给他们,我只用了三个月。写下这段文字,不是自夸,而是激励与共勉:我们只活一次80岁,但那样的生活质量足矣。
  另一个实用启示就是总结提炼。昨天刚在公司做了个内训,讲知识管理,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多做总结提炼。工作中值得总结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专业知识,我们常常想明白的一件事情过上几个月就记不清关键细节了;还比如为人之道,别的不说,办公室里有太多的邮件不是火药味十足,就是推脱个人责任等低情商表演,我把这些典型症状找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存将起来,总结一下,从中提炼些有效的沟通之道,这不是一段很好的成长经历吗?还有职业素养,比如将报告写得简明清晰,达到赏心悦目的出版标准,提升自己叙述本领的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职业风范。凡此种种,不一而具。这些都是细节的点滴积累,靠得都是时间上的一点点打磨。
  竞争优势。商学院里常常用一个竞争门槛的概念来表示一个企业的优势可以维持多久。门槛越低,别人随时可以效仿,优势转瞬即逝。于个人而言,也有一个打造竞争壁垒的战略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可以几年间彻底淘汰一个传统行业的时代。我觉得用时间打造的门槛才是正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你花几十年“功夫”练就的功夫,别人学了两下就放弃了,太遥远了。这种用时间垒就的竞争门槛我且称之为“合法的偷跑”。我每年都给自己定些在“时间”深度上打磨的小项目,比如每天坐车听半个小时的外语卡带,考一个教练证书(今年的目标),积累50个沟通案例等等。还有就是坚持写随笔,别的不说,面对一些需要即兴发挥的场合,比如培训中学员的提问,未来可能碰到的一个重要面试,你都可以表现得游刃有余,在需要举例子(例子太重要了,往往有以点带面直入心扉的效用)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因为写文章的时候每个例子在经过一番拿捏之后都给你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印记。最近刚读完一本厚厚的《失控》,其中谈到无所不在的数据跟踪留下的“磨损记忆”。一本电子书,每一页的标注与读者评价都留下了一种印记,所以打开一本书,你马上可以翻到最受热评的那一个段落。作者KK在此是以书的线轴为基点将内容展开做了一番纵向比较,我由此想到的则是以人为对象的横向对比。一百个人读过同一本好书,你是否可以成为那个留下刻度记忆最深的人?用心去读一本好书,留下自己的时间刻度,祭上片刻陈思,放飞一段思绪,让思绪的子弹在遐想的天空中飞一会。在与作者的精神对话中,用火花与共鸣刻录一段专属于自己的思维路径。于是,在作者创造的基础上又完成了一段只与你相关的第二次再创造。这种思维深度上的优势假以时日必定成就一种融汇的宽度与审势的高度。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时间的文火煲就的一锅汤,它到底是醇厚的还是寡淡的,取决于我们在时间身上下了怎样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