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的大方向:管理会计
2009年国资委、财政部、外专局联合引进CMA,管理会计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财经领域人士所熟知,会计的管理职能被更多的公司、企业、国家单位重视起来。
2014年5月,财政部提出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列为财政部2014年七项重点之首。
2016年10月,财政部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前,要培养30000名管理会计人才。
在如此巨大的推动之下,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周芸,一位美资企业的资深财务负责人,对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有着自己深刻的感悟。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及发展,现在基础财务会计的工作越来越机械化,信息化。在我最早从事财务会计岗位时,我们都是手工做账,肯定离不开纸质账本甚至是算盘。但后来计算机的应用以及财务软件的出现,让大多数企业开始从手工做账向使用财务软件进行转变。基础财务会计的人员和工作复杂度都大大减少。到现在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ERP系统,都有自己企业的流程信息系统。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的基础会计岗位对会计知识掌握的要求大不如前,大量手工劳动被机器和良好的信息系统替代,就是说只要经过一定的财务系统软件操作培训,即便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也能胜任基础财务会计的岗位。”
在管理会计职位工作多年的周芸很早就发现了管理会计知识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而且自己本身就是在一家美资企业工作,学习cma对她来说是势在必行了。
“当初学习cma的目的就是希望平时的工作能更侧重管理方面。在学习cma之前,每个月完成报表的主要工作是以核算居多。在系统的学习cma之后,我能够借鉴美国先进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在包括做预算、分析等工作中做出更标准化的管理决策。而且因为自己本身就在美资企业工作,学习cma后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实际的工作更好地衔接起来。在自己工作时运用管理会计里的方法也感觉十分得心应手。”
“在学习CMA的时候能感受到它和我的工作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比如说P1中的绩效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等都是我们能够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用到的。尤其像差异分析和业绩评价,因为现在绝大部分外企使用标准成本的衡量方法,每个月都分析员工差异、费用差异、原材料差异,就经常用到CMA中的差异分析价差量差等等。对于在P2部分所学到的内容,我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上使用的最频繁。对于财务报表这块,传统会计更注重核算部分,只报送但不分析。而现在企业对财务人员要求越来越高,财务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当中。所以在报表完成之后,更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比如说企业哪里是薄弱的,哪里的运营是良好的。通过一些ratio分析,可以衡量一下企业是否健康运转等等,看看哪里存在问题可以给管理层一些建议。”
转型中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周芸在企业担任财务负责人多年,对会计工作的观察和思考特别细致。在会计工作从手工到电算化转变和传统财务会计到现代管理会计转变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她也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系统不断的普及和发展,很多财务人员不像以前那样重视财务基础知识,把学习重点慢慢放在财务信息软件的操作上面。只知道怎么去操作软件,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给他一张财务报表,他不一定能说出这个报表上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其中的原委是什么。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得到重视,不能让ERP系统削弱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用一句以前领导说的话,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好的系统,那么找一个猴子来训练它操作,猴子都会做。掌握知识的原理很重要,并不是会操作就行了。现在很多基础会计岗位工作者根本不知道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为从来没有没有手工做过账,不知道每个科目怎么来的。现在全是电算化,一旦系统崩溃了无法做出财务报表。”
对于这个问题,她为现在的财务新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即便是使用信息系统进行操作也要知道会计工作的内在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光停留在表面,要做机器的掌控者而不是依赖者。会计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学科,但并不是光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就行了。同时也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要适当向管理会计转变。因为随着财务中心的应用,很多财务会计的工作都会被机器取代。应该多学习管理会计知识,向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去创造价值而不只是反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习cma对于现在的会计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首先因为它是财经领域北美三大黄金证书之一,也是中国现在*10官方认可的国际财经证书。而且cma的课程没有ACCA或者其他财经证书那么繁杂,两个科目都与实际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财会和管理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果能够通过cma考试话,大家的会计职业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