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管会计?主管会计正在逐渐消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高顿网校小编邀您一起来了解,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为何需要主管会计
  财务管理职能细分和相对独立、互相监督的要求,使得身处不同岗位的财会人某种程度上都成为了盲人摸象者。他们了解一项工作某一局部的所有细节,却缺乏拼接每一个部分的宏观视野,更难以纵观整个财务管理的全貌。
  这或许正是设置主管会计这一职位的初衷。河南省汝州市地矿局孙利芳介绍,1994年到1997年,她曾在一家集体企业担任主管会计,主管会计在单位里就是对会计工作负总责的一个职位。
  当时,孙利芳所在的企业下设有30多个业务分部,她在担任主管会计期间,发现每一个分部都会销售同一种产品,且分别从同一个厂家订货。若统一从这个厂家进货量达到一定数量的话,公司不仅能获得5%的价格优惠,还能得到这个厂家赠送的一辆价值15万元的小轿车。但这个建议提出后,却遭到很多分部负责人的反对,他们认为总部剥夺了自己的“自主经营权”。经过商议,最终在统一订货的前提下,总部决定只留下厂家5%返利的50%,其余50%则全部拨给分部。
  这样一来,这种“统一采购、统一签订合同、统一分配货物、商品报废统一管理”的措施最终得以推行。
  孙利芳说,正是通过这件事,她才更深入地了解了作为主管会计的价值。“主管会计是连接专业与管理的纽带,主管会计要在精通专业的基础上向管理方向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财会人的价值,这也是主管会计迈向更高职业发展层级的必经之路。”
  难以量化的标准
  虽然主管会计是很多企业普遍设置的一个职位,但对于主管会计这一职位的具体要求,目前却难有统一、明确的规定。而这种模糊的职位定位,也给财会人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会计吕革玲表示,对主管会计的衡量标准难以量化是自然的,小企业对主管会计的标准相对较低,但随着企业规模增大,其对主管会计的标准也会随之提升。
  另外,吕革玲还表示,在有些情况下,主管会计创造的业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更多时候,其所创造的价值则是间接的、难以衡量的。比如,一位主管会计就成本控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但这些被认可执行后产生的效益、价值创造大多是间接的。
  比如,此前,吕革玲所在的建筑企业有一个1.5亿元左右的跨年度项目,被当地税务部门要求按照一定比例预缴企业所得税,同时还要补交过往年度的所得税。管理层已经知会财务部门准备预缴的款项,但吕革玲心里仍有很多疑问,比如,既然是预缴,为什么还补缴以前的所得税?过了预算清缴期还需要预缴么?如果项目没有盈利,是否还需要预缴?带着这些问题,吕革玲和当地税务部门进行了详细的沟通。经过多次协调,这笔税款最终不用预缴了。
  如果不去争取,在领导的认可下预缴了税款,这也并不算是吕革玲工作的失误,但她还是尽职尽责、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减少了这部分资金的占用,也显示出了自己作为一名主管会计的价值。在吕革玲看来,即便目前对主管会计业绩的衡量标准仍然模糊,但身为主管会计,始终要有一份责任心,这是主管会计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或将成为历史
  1995年,杨军进入广西联通成为一名会计,当时,她*6的职业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主管会计。
  这是当时广西联通财务部门会计专业领域的*6层级,现在,她已担任广西联通财务部总经理多年,而广西联通也早已取消了设置主管会计这一做法。
  事实上,当前,很多大型企业都已不再设置主管会计这一职位,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明确的职位划分与设置。比如,在广西联通,财务部按照不同的职能下分6个科室,分别是预算分析室、运营财务室、综合支撑室、会计核算室、资金管理室和税务检查室,在这6个科室之上,设有高级业务经理一职。
  这种设置和主管会计是很相像的,但杨军坦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不断升级,财务支撑手段的不断IT化,能够做到精通财务管理各个方面的管理人才是非常少的。
  广西联通财务部设置的高级业务经理也会在业务上有所侧重,其本身就要兼下设6个处室之一的负责人。
  除上述原因之外,主管会计在一些大型企业内消失不见的原因还在于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不断增多。杨军表示,管理会计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能够更多、更深入地与业务部门对接,财务部门的职能早已超越简单的报表出具及数据整合分析的层面,而是更直接地支持业务部门的发展。这也就是说,财务部门职能的外延已经扩大,显然,培养能胜任这一财务管理要求的主管会计难度很大,未来的财务新时代将由管理会计开启。
  高顿小编寄语: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