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注会证书报名门槛低,没有专业限制,也不需要有会计工作经验,但是注会考试覆盖面广,知识难度大,通过率低,财会人员想要通过也并非易事。在备考注会的时候,很多考生不知道怎么搭配科目。我们可以借鉴如下方案:
  一、报一门的方案
  (1)《经济法》或者《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原因:比较超然独立,和其他四门课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考虑先考《经济法》或者《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也可以报《会计》,大家在学习时一定要把会计这门课程读熟、读精。这本书是其他几门的基础。
  二、报两门的方案
  报两门的方案:
  (1)会计和审计
  一般来说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会计是审计的基础,只是二者是站在两个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审计中十三章到十六章属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结合的部分,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会计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
  审计中的调整报表的分录实际上就是在会计分录基础上,把涉及到的调整科目换成了最终的报表项目,虽然表面上看会计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差异很大,其实两者的渊源是一样的;
  就是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涉及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这个流程本身也是需要会计知识做基础的;
  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
  (2)会计和税法
  会计和税法的结合还是比较紧密的,各种税金的计算,直接关系到会计“应付税金”这科目的总金额,同时还关系到各个费用、所得税、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递延税款等一系列科目的总金额。会计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同,那么在会计里税金计算错误,其他数据也不对了。还有就是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所以对于税法知识是否了解将直接影响递延所得税的分录处理。所以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逐渐加强了。
  所以学习会计的时候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都是很大的。
  (3)经济法和税法
  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简单,对于比较畏惧注会的考生来说可以拿来练手,先建立自信。
  (4)财管和风险管理
  新考试制度下风险管理主要来自现行制度下的财管,那么财管和风险管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新制度下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了,风险管理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的学习。新考生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在于新制度改革之初,风险管理的难度还不是很高。
  (5)风险管理和审计
  新制度下的风险管理科目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学员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度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
CPA报考科目搭配组合建议,报几门比较好?
  三、报三门的方案
  (1)会计、审计和税法
  这个组合中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难,推荐度
  (2)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
  这个主要是考虑了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而且第一年新制度下风险管理难度不是很大,所以考一考还是值得的。
  (3)财管、风险管理和审计
  这个也是考虑了风险管理和审计的联系,三个科目互相促进。
  (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这个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经济法搭配主要是从难度上考虑的。
  (5)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税法或者经济法主要也是难度的调节。
  注会考试难度比较大,在备考前,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搭配组合,可以帮助你顺利通过考试。选择科目搭配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和时间来进行学习。零基础考生可以结合高顿的cpa课程,这样可以节省备考时间,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