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进步,我国的投资市场也随之繁荣。对此,理财师则成为热门职业。其实,理财师除了为他人投资,最主要还必须为投资人做风险管理,规避风险损失。因此,许多理财师纷纷考取FRM证书,成为FRM持证人。跟着高顿网校FRM小编,来看看我国的金融理财市场现状,以及FRM持证人的发展趋势吧。
  1.1 中国庞大的金融理财市场
  近年以来,我国的理财市场持续发展,包括银行理财、保险、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资管类和信托等产品,其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都呈高速的增长态势。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指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有400家银行机构发行47275款理财产品,较上年同期增长接近50%。其中,一般个人客户产品募集金额最多,在上半年共募集资金 34.33万亿元,占整个市场募集资金总量的69.48%。
  证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的数据显示,截止 2014 年末,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5家,管理资产合计60912.67亿人民币。其中,公募基金规模 45378.37亿元,共 1891只基金产品。
  中国信托业协会*7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约 12.95 万亿元。较去年末的10.91万亿元增长18.70%。截至 2014 年12月底,我国的阳光私募所管理的总资产规模约为4000亿元,是3年前的三倍左右。
  各类理财产品的迅速增长,顺应了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目前,我国的居民储蓄总规模约在50万亿元,需要有多种多样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渠道进行保值增值。然而,由于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知识水平等不尽相同, 对金融产品的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也不相同,又局限于单一的、有限的或不透明的理财产品信息发布和产品销售渠道,潜在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理财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
  1.2 理财规划师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收入的日益增长以及金融制度和投资理财环境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理财的认识越来越理性,观念越来越成熟。投资理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称,截止 2013 年年底,中国资产在百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数——指金融资产,包括现金、股票和债券——已达 78.8万个,位居全球第三,中国财富市场则将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
  据某专业理财网站的调查,有78%的被调查者对理财服务有需求,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但是, 调查指出,只有8%的现有客户有自己的专属理财规划师,而仅有10%的现有客户最早通过理财规划师的介绍获得理财服务信息。上述事实表明,我国理财规划师的供给和市场需求不成正比,优秀的、客观中立的理财规划师少而又少。
  2014年11月底中国大陆持有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人数已经从两年前的 15 万人发展至今接近 40万人, 其中大部分为二三级理财规划师,一级理财规划师的人数仅仅 4000人左右。虽然理财规划师的队伍正在快速发展,但中立的、专业的理财服务的缺口还是显而易见,数以千万计的投资人群需要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得更专业、更客观中立的专属理财规划师提供的服务。
  1.3 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习惯
  目前,投资固定收益市场的理财产品占据了理财市场超过 90%的份额。在一些分析师看来,即使在未来的转型,理财产品的投向中,固定收益产品仍将受到理财产品设计者的“偏爱”。
  这与我国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密不可分。投资者普遍把购买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定位于资产增值、获得额外收益。但资产保值、避免通货膨胀也成为部分保守型消费者投资理财产品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风格稳健的投资者仍然将是大多数。此外,那些投资风格较为激进的投资者,也有配置一部分资产在固定收益产品中的需求。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14 上半年)》指出, 从发行产品的风险等级来看,中低风险等级产品的募集金额*5:2014 年上半年发行的一般个人客户产品中,风险等级为三级(中)(含)以下的产品募集金额为 34.26 万亿元,占所有一般个人客户产品募集金额的 99.79%。同时,报告指出“是否保本”和“预期收益率”是被调查者最为关注的。大部分被调查者对于理财产品可以实现预期收益率很有信心,并不能容忍理财产品亏损的现象。这几点说明获得稳定的、可观的回报是消费者将资金投向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2013年度基金投资者情况调查分析报告》表示,八成的投资者金融资产总规模在50 万元以下,基金资产规模占金融资产的一半。金融资产规模侧面反映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资产越多的投资者通 常在不影响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承担更多的市场波动,因此, 对于八成的投资者而言,固定收益类产品是最适合的产品。
  因此,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始终是理财市场的主流。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14 上半年)》指出,就理财产品的投向而言,现在的理财产品市场对于资金投向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还不够公开、全面、及时,造成消费者无法集中详细地了解资金的实际去向。同样,《2013年度基金投资者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的数据也显示,55%的投资者认为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不易理解;14%的投资者表示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入门知识,另有42%表示希望了解深入的投资方法及理财知识,共计56%的投资者需要加强多层次的投资者教育。
  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不断普及,通过网络了解理财产品信息发布以及通过网上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群体日益增加。但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他们没有统一的渠道了解和比较理财产品相关信息,而且,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成为相应银行、基金公司的客户才能购买,限制了消费者的购买途径。正是基于传统金融机构以线下的网点和人员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投资者的便捷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移动端理财 App 的出现和发展是金融互联网化的迫切需求和必然趋势,为更多投资者带来了更普惠、更便捷的体验。
  2.行业竞争分析:
  2.1 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综述:
  2013 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互联网对于传统经济的影响逐步渗透到传统金融行业,并且全面覆盖支付结算、信贷融资、销售渠道等多个细分领域。一方面, 互联网巨头及创业公司正在通过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及创新形式进入金融领域;而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企业又基于其对互联网的理解开展自身的互联网创新,期待对传统金融业务起到新的推动作用。在双方的不懈努力和推动之下,互联网金融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业务形态。
  e-Market 报告称,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从 2011 年的3.8亿增长到 2013 年的 5.6 亿,复合增长率达到 21.7%。 e-Market 预计在 2017 年,中国移动网民数量将达到 7.5 亿人,届时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将成为移动网民,更多的长尾用户将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普惠金融服务。
  2.2 中国理财移动 APP 现阶段特征:
  根据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不同业态模式,将其概括为支付结算、网络融资、渠道业务、信息技术服务及虚拟货币等。其中,渠道业务指为银行、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搭建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平台。互联网理财销售平台一方面汇集众多金融机构的金融理财产品,另一方面直接面向互联网理财人群进行产品销售。这类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金融产品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产品服务,方便客户选择和投资不同品类的金融产品。
  目前,以互联网理财金融超市为代表的渠道业务尚处于高速成长期,其服务对象是关注财务状况、有理财需求的个人投资者,包括了传统金融机构 App不能涵盖的长尾用户; 该细分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思路以服务和客户体验为导向。且目前,中国理财移动 App 行业由于政策监管宽松和行业壁垒较低,吸引了大量的进入者。中国理财移动 App的数量已经从2013年6月的39款增长到2014年6月的61款,同比增长了 56.4%。但以理财金融超市为商业模式的App多是在2013年兴起,普遍起步较晚。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 6月近七成的用户使用来自于百度理财、盈盈理财、或铜板街等几款较为成熟的App。集中度过高的现状也反映了发展相对成熟的App数量较少,商业机会较多。
  中国理财金融超市App细分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正值高速发展阶段,虽然商业模式离成熟尚远,但理财金融超市App 行业早已吸引了资本的青睐与驻足。资本的青睐既显示了理财金融超市App行业被普遍看好,也为中国理财金融超市App 行业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理财类 App模式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