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互联网金融早已普及渗入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同时风险也随之悄然而生。互联网金融的“长尾时代”,FRM人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跟着高顿网校FRM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一、长尾时代“普惠金融”成为可能
  10年前,美国人Chris Anderson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完全可以和那些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而且可能创造的利润更大。换句话讲,只要销售渠道足够大,成本控制足够好,非主流市场足够广(亦即“尾巴”足够长),那么传统意义上的“非主流市场”的收益总和可以赶上甚至超过“主流市场”的收益总和。这是对经典“二八理论”的颠覆,但这也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有可能实现。因为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变革、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应用,那么由于海量“非主流”客户所需要花费的营销成本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收益,则无论零售业还是金融业,都必然遵循“二八理论”,仅提供销量较高的主流产品,或者仅向风险较低的主流客户提供服务,难以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美国*5的实体书店的Barnes&Noble与*5的网上书城Amazon.com的对决。我们知道,基于物流及资金流管理的需要,实体书店必须对货架上的图书进行精挑细选,以确保“适销对路”,*5限度实现资金周转;而网络书店则无此顾忌,可将各类图书兼收并蓄,*5限度满足所有潜在客户的购书需求。据统计,当Barnes&Noble在门店销售的图书种类达到13万的时候,Amazon.corn销售的图书种类已超过30万。同时,那些在实体书店难以见到的非畅销书的市场规模居然超过了畅销书,这就是所谓的“长尾效应”。
  在金融领域,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各类客户风险程度,越靠右风险越大,越靠左风险越小,纵坐标表示其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传统商业银行由于吸揽公共资金,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经营目标的排序中,必然把安全放在*9位。有人说传统银行业是“嫌贫爱富”,这也是其天然属性使然。因此,传统银行业在客户选择上(特别是在信贷业务方面)自然重点关注风险可控、收益可观的“头部”客户,即“红海”市场。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网络小贷、P2P、众筹融资等新兴业态则[*{6}*]传统银行业无暇顾及的“蓝海”市场中的“尾部”客户作为主战场。随着传统银行业积极借助互联网拓展服务渠道,传统IT企业也大举进军金融领域,“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两大阵营之间的竞争与融合成为“长尾时代”的重要特征。
  二、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
  1. 新常态之一:普惠金融vs长尾风险
  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历史不长,但传统银行业已明显在向蓝海进军,逐渐开拓新的市场,互联网企业也在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产品,向传统金融领域渗透。这无疑会使“更大的人群”成为金融产品的消费者,普惠金融的前景也必将更为广阔。然而,这个“更大的人群”,将主要来自前文所说的“长尾”客户,即传统意义上的非主流市场。
  以授信业务为例,“长尾”客户的典型特征是信贷历史较差(或无)、创业时间较短(或尚未开始)、抵质押物较弱(或难以管理)、未来收入波动较大(或难以预测),因其不确定性较大,故难以成为传统金融业的授信支持对象。而在互联网时代,尽管大数据提供了更多、更好、更新的量化风险解决方案,在某些特定网络平台针对特定长尾人群开展的授信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真正实现对更大范围(长尾)客户行为的精准刻画,尚待时间、数据、技术和实践的积累。可以说,未来的金融风险将更多来自于“长尾”领域。
  2. 新常态之二:创新加速vs相争相容
  在长尾时代,创新来自各个层面的整合:既有来自于不同技术、不同平台、不同数据之间的整合,更有来自于不同产品、不同服务甚至不同行业的整合,包括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电商等行业之间的融合。创新的不断加速和用户体验的不断升级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常态,其中,“宝宝”类产品就是创新与整合的突出代表,也正因如此,2013年被业界命名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以渤海银行为例,其试水互联网金融跨界产品的进程不断加快,2014年推出的“添金宝”更在宝宝军团中独树一帜。作为一款“现金管理型全自动基金理财产品”,客户签约该产品后,系统每日自动归集指定账户内的活期余额,并自动申购货币基金。当客户需要支付结算时,无需赎回基金份额,直接通过POS刷卡、ATM取现、转账、汇款等操作即可完成对外支付,不仅获得了宝宝类产品的收益,而且实现了传统银行卡的便捷。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的“蓝海”与“红海”之间既相竞争、相博弈,也相融合、相促进。
  3. 新常态之三:安全隐忧vs维权意识
  当线下的交易移至线上,数据存储在了云端,除了软件、硬件、网络的安全之外,更令人担忧的是数以亿计的个人客户的隐私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平台数据将更大范围收纳客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支付行为信息、消费习惯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社交网络信息,甚至包括指纹与虹膜等生物识别信息,个人隐私安全的隐患及隐私维权意识的崛起将成为新常态。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应用分两个层级:*9层级是满足最初交易目的的数据应用,这个层级的信息采集和应用一般都会有比较严格的隐私保护条款;第二个层级是数据汇集后的分析应用。当来自四方八面数据相互整合起来,不但为巨大潜在商业智能挖掘创造了条件,也为个人隐私泄露带来了机会。研究表明,即使每一个数据来源都是匿名,当数据整合之后完全有可能做到对个人身份的精准识别,传统意义上的隐私可能将无所遁形。我们需要对隐私进行新的定义,并研究新的防护机制。
  4. 新常态之四:损失事件vs理念回归
  由于承担了更多的“长尾风险”,损失事件必然不断出现。但按照以往的经验,人们往往只接受“刚性兑付”,对于风险与收益匹配关系的理解还停留在书本上和概念上,对实际遭受的损失的认识不够,难以接受。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买房后,一旦房价下跌就出现“房闹”事件,以及为什么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对非保本浮动收益的,尽管反复强调风险,并对客户进行投资偏好测算,严格防范“误销售”,可是一旦出现损失,就会有投资者在银行门前“讨说法”的情况。同样,对于P2P,在国外大多数都是不承担信用风险的“纯平台”,而来到中国后却经历了变异,由平台承担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对“高风险、高收益”的理念认识不深,或者说是对风险的“本质”认识不够直观。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为了应对风险损失事件这个新常态,风险本质的理念回归是民众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