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本科学理工科,研究生学金融的人在报考FRM时,学得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数学和金融都有相当的基础。不过别以为人家就是随便看看书做做题就过关了,毕竟人家还要上班,在备考之前还是做了详细的时间规划的。下面高顿网校小编就介绍一位考生,他是某外资行做跟衍生品有关的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的,算是和FRM完全挂钩了,听听他的复习经验吧。
 
考试经验:
心态最重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一定要做到。所以每次复习的时候基本都是全力以赴,不是抱着这次不过下次再来的想法。也不想临时熬夜冲刺,本科时这么干,觉得太伤神。仔细算一算每一次的成本都很高,不止包括考试费,还要算上请假的成本以及由此耽搁的工作上的进展。刚开始的时候就计划两年半时间里要一次通过所有这些考试。虽然那个时候想想觉得有些遥远,但一步步做下来以后发现也就过来了。能完成既定的目标也有些小小的满足。
每次考试差不多都准备三个月左右。时间上足矣,基本上是notes粗读一遍(工作日50页,双休日100页左右的速度,一个月左右)然后开始做后面的习题,再把没搞懂的看一遍(半个月),一般这个时候会懈怠一下,调整一下以后继续。然后开始做mock, sample. 最后一般会请3-5天的假,把所有东西再回顾一遍。虽然在银行工作,但是上班的时间还是比较固定,离住的地方也近。一般会早起看一个小时,下班以后再看2个小时左右。如果工作日有三天能有这种效率,也是挺不容易的,偶尔要放羊加班也是没有办法。双休日如果能有六个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也不错了。认识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同行也在考这个,他是直接去高顿网校报了班,看网课比看书轻松多了。
总之时间上合理安排,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担忧最浪费时间,虽然我还是免不了在看得时候前翻后翻,看差进度多少)。毕竟内容不是特别难,时间上去肯定有的。遇到过一个朋友,CFA/FRM/ACCA/CPA全都在工作的时候考的,还是比我忙很多的那种工作。只能说,事在人为,信心是金。
考试收获:
考之前的初衷也挺简单的,因为刚入职以后就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是前台,每天学的东西不够,所以要多学点,害怕自己每天混日子浪费时间。考证起码比每天打游戏看视频好(另外看书比出去玩省钱。。)整个学完以后觉得还是比较值得的。因为在复习的时候不是单纯应试式的,还是尝试做一些思考,把考试的内容和每天的工作结合起来。比如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知道一个企业是如何通过金融活动给自己输血,扩张。以及金融市场的各个参与方,都有不同的需求,由此导致了各种不同的产品设计。
职场帮助:
虽然很多招聘上写着 CFA/FRM preferred。 但个人感觉证书的直接帮助,相对于花的精力,可能并不如有效的networking甚至好好工作大。至少没有那种证书在手,天下我有的效果。相信每次看到考场里的千军万马,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也应该早就被打消了吧。在我看来,可能它只能说明两点:一,对于金融市场,你还是了解一点的。二,脑子还行。至于其他的很多工作上需要的技能,证书还远远没有包括。 但是对于尤其是不是金融背景的人,确实可以打一个不错的基础。
高顿财经FRM研究院的Shelly老师指出,证书对于人们的帮助也只是辅助作用,不是决定作用。当然,有证书你就比别人多了一个机遇,对于未来职业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