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范围的精算师考友们,大家请把目光转移至高顿网校精算师考试辅导栏目哦。下面是2014年精算师考试——高端人才匮乏精算师成众人疯抢。
  “我的感觉总是我们太缺少人才了。”印度保险监管发展局董事拉纳林加·柯南在1月15日北京国际保险高层论坛上抱怨。
  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高速发展的亚洲保险市场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柯南表示:“在印度,连保险监管机构都严重缺乏人才。比如说,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是精算师,虽然已经有优秀的毕业生补充到我们的队伍,但我们还是感觉人手的缺乏。”
  持相同看法的还有日本东京海上日动保险公司董事长石原邦夫。这位前日本保险行业协会会长表示:“保险产品日益复杂的结构以及全球标准的制定使日本对专业保险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经济、法律、会计甚至是工程高端人才都有巨大的缺口。”
  中国面临的是更严重的人才匮乏。我国曾长时期停办国内保险业务,保险人才出现断层现象。现在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尤其是核保、核赔、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刚跨入2008年,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公开 “招贤纳士”,涉及外汇投资经理、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投资与并购高级研究员、市场风险经理等各个部门。
  “印度还抱怨人才缺乏,但我看印度比中国情况还好一些。”中法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韩立文蚣钦呓樯埽熬湍镁闶此担《群么趸褂?00多人,而中国现在只有几十名,太稀缺了。”
  某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未来的4年内,保险精算师将成为备受保险公司青睐的对象。预计未来几年内,国内保险精算师的缺口将达到5000名。因此,保险精算师将成为今后最受追捧的人才之一。
  在谈到中国保险高端人才为什么缺乏的原因上,韩立文经理告诉记者:“我觉得主要是中国保险发展太快的问题,你想现在中国的保险公司的扩张速度是多么快啊,所以人才缺口才显得尤其大。”
  另一位保险公司高层则表示:“保险公司的急速扩张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中国三级城市的保险公司老总缺口估计在3000人左右。另外2007年中国基金、证券市场持续火爆也导致人才急速分流、回流,很多保险公司的高端人才尤其是资金运作方面的人才都跑到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去了。”
  苏黎世金融集团副主席兼首席发展官帕特里克·奥苏利文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同保险公司相比,商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薪酬和空间对于高端人才更具有吸引力。”
 
  中国保险行业的人才缺乏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2007年年底召开的第二届保险公司董事会秘书联席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表示要制定加强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袁力表示要在摸清保险人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专项研究,起草制定加强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全行业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和考评管理体制。
  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则在2008年1月15日的国际保险高层论坛上呼吁充分发挥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组织在人才培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保险业合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回顾中国近百年的精算史
  在中国民族保险业时期中,对精算技术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年6月在上海成立了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这是我国*9家全部由民族资本投资设立的人寿保险公司。该公司创始人是吕岳泉先生。
  在英商保险公司的工作经历使吕岳泉先生极为重视公司内部的组织制度。他从一开始就认为:关于保险率,责任准备金,退休金等必须精确计算。必须聘用寿险计算——精算师,取得投保人信任,方可促使寿险业务健康发展。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这类专门人才,吕岳泉不得不聘用外国精算师。
  在当时,由于外受帝国主义的垄断、控制,内受军阀、官僚的欺压、煎熬。加上经济落后,观念陈旧,战火连绵等因素,解放前民族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业难以健康发展。除了规模较大的华安合群,中国人寿以外,其他公司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精算师,经营十分被动。
  解放前国内曾有两人获得北美精算协会准精算师(ASA)资格。第1位是陈思度。第2位是陶声又。解放后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上没有人寿保险业务。财险和人身意外保险也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因此对精算技术的适用无从谈起,何况1958年以后国内保险业务全部停办至1980年。这段历史令保险前辈不堪回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恢复国内业务,涉外业务发展更快,逐步在香港、澳门、新加坡以及英国等地增设了一些海外机构,根据当地的保险行业管理惯例,需要公司委任精算师签署有关报告。
  从1983年开始,在人保上海分公司担任副总经济师的乌通元先生兼任了人保总公司的海外机构精算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至少应该说他是我国保险业恢复后*9位从事精算实务工作的人。并且,他对保险精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先见。当时明确提出要培养“新一辈精算师”的另一位重要人士是当时任人保总经理的秦道夫先生。
  尽管八十年代后期保险实务业和教育界都对精算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尝试,但毕竟不能在短期内造就出真正意义上的精算师,精算实务的发展规律也因此受到制约,其突出表现是:中国人寿保险业恢复后依然长期借用国外的生命表。
  1984年又引进日本全会社第三回生命表,并以此表为基础推出了个人养老金保险业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差异很大,随着人寿保险业务的扩展,原先用来解决燃眉之急的做法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身险部精算处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委托,着手主持编制《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该表从1997年4月开始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寿险精算实践迈向了重要一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在美国的许多大陆留学生中有不少人改学精算,特别是那些过去学习数理统计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人。
  高顿网校之名人信念:爱情需要合理的内容,正像熊熊烈火要油来维持一样;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的和谐的交融。 —— 别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