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高顿网校小编们集中精力为您整理了一篇精华文章《中国精算师只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路还长的很》。
  *9批中国精算师诞生于1999年,43人,通过资格考试产生,由中国保监会认证。
  而早在1997年,中国保监会正式成立之前,魏迎宁在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任副司长时,就开始着手设计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
  1980年恢复保险业务时,中国境内精算人才严重缺乏。1988年,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师协会合作,正式引入精算教育。随后,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也纷纷在国外精算团体的帮助下开展精算教育,北美精算师协会和英国精算师协会相继在中国境内设立了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考点。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是直接承认国外的精算师资格?还是要建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一度曾经舆论纷纭。10年之后的今天,魏迎宁欣慰当时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当时,没有经验、没有考试课程,从头开始,的确有一定难度。但如果不做,中国精算师岂不永无立名之日?”
  好在,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国外精算师组织的支持,从考试课程设置、考试教材的编写都力求与国际标准接轨,和国际公认的高水平精算师资格考试基本一致。
  从2000年开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每年定期举行,建立了包括教材、出题阅卷、考务管理和考试中心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考试认证体系,准精算师须考9门课程,精算师在此基础上加考4门。目前,中国精算师考试有15个考点,考点已延伸到港澳地区。截止到2007年9月底,中国精算师已有90名,还有471名中国准精算师。其中包括去年3月,根据认证考试结果产生的*9批22位非寿险方向的中国精算师。这批人成为中国精算师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中国精算师”品牌
  2001年7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精算工作委员会作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二级分会正式成立。2003年,保监会成立了精算专家组,并实施精算专家会议制度,加强对精算工作委员会的指导。2006年,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精算师协会筹备。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有107人登记为创始会员,并于去年11月10日召开了*9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9届理事会名单。截至今日,已有50家单位会员,218位个人正会员,120位个人准会员,这其中包括100多位在中国境内工作的海外精算师。
  魏迎宁说,中国精算师协会成立之后,最主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二是开展学术研究,建立行业规则、行业规范。
  “对保险业、尤其寿险业来说,没有精算就没有行业基础,精算师在控制风险、产品定价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实际上,精算师的具体工作很难为外界所了解,所以,对精算师来说,职业道德比技术更重要。”魏迎宁强调,中国精算师要时刻想到自己承担的责任。
  魏迎宁对精算师承担的责任作了具体分析。*9是要对所服务的公司负责,要保证公司稳健经营;第二,要对投保人负责。“就像医生,要对医院负责,但同时也要对病人负责。如果为了医院利益,过度用药过多检查,就是侵害了病人的利益。”精算师要在公司利益和保户利益之间作最合理、科学的平衡;第三,要对监管机关负责。从今年1月1日开始,《保险公司总精算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办法》的要求,在出现可能严重危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重大隐患时,或出现严重危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合法权益时,总精算师要向保险公司总经理和董事会提交重大风险提示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若保险公司未及时采取有关措施的,总精算师要向中国保监会报告;第四,要对行业负责,维护行业形象,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根据*9次会员大会表决通过的《中国精算师协会章程》,协会成立后,将开展会员的职业道德及执业纪律的教育、监督和检查,打造“中国精算师”的专业品牌形象。
  精算师要不断学习
  在中国精算师协会成立之前,中国精算年会从2000年开始已经召开了八届,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到魏迎宁说类似的话,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了保险业的高速发展;保险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中国精算师群体。但相对于3万亿元的保险行业总资产,中国精算师队伍“人数不够,经验不够。”
  虽然中国精算师的考试水平接近国际水平,但取得资格只是*9步。魏迎宁说:“达到这个水平之后,更看重的是实际经验,包括对中国市场的全面了解,对有关法律、政策、制度的融会贯通。更何况,和精算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比如经济资本、内含价值等——不断出现,精算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才能始终保持与国际接轨的精算专业水平。”
  如果一个人只是度过一天算一天,什么希望也没有,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停止了。——高顿网校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