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招收首批中药学专硕以来,全国共有49所招生单位设置了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2013年至2020年共培养了3959名中药学专硕研究生。2010年至2019年,全国中药师(士)人数从9.7万人增长到12.7万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药学专硕与学硕比,优势在哪里?中药专硕可以跨考吗?考研主要集中在哪些专业方向?专硕毕业生就业涵盖哪些职业领域?未来发展如何?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上海高顿考研带领大家一起来探讨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相关情况。
数说·中药学教育发展
中药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承,知识大多为师徒相授。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的化学药品以及理论传入我国,中药学教育逐渐从民间走进课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药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956年国家在东西南北建立了四所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1958年卫生部发出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增设中医药课程的通知,各中医学院相继增设了中药专业。尤其是1978年恢复培养研究生制度后,中药学研究生教育进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
1987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所)有28个,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药系或专业的有11个,中医药专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为31329人。
至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总计44所,西医药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的达133所,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招研究生在校人数为50412人,攻读中药学硕士学位的在校学生数为4434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
多年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从高职、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
启航·2010年中药专硕培养时代
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始于2010年。伴随中药现代化进程,传统精英时代培养的学术型中药人才已经难以适应中药事业发展的需求,实践应用型高级中药人才的需求日益突显。因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0年提出,为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以及对中药学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2010年,全国首批中药学硕士专业40个学位培养单位获批,2011年首次开始招生,开启了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时代。
备考·五大热点问题Q&A
Q1:中药学专硕与学硕比,优势在哪里?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罗建光教授认为,中药学专硕的优势体现在注重培养解决中药学行业和产业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合理使用、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
其教学内容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实现“工与学”有机结合,从“以学科为中心划分”转变为“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中心划分”的人才培养模式。
Q2:可以跨专业报考中药专硕吗?
可以跨专业报考。中药相关专业、药学相关专业,以及生物学、化工相关专业均可报考中药学专硕。
(具体查看招生单位对考生报考条件的要求)
Q3:考研主要集中在哪些专业方向?
从近些年报考情况看,中药专硕报考主要集中在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专业、中药制药专业等中药相关专业方向,以及药学、生物医药相关专业。
Q4:中药学类毕业生有哪些对应的执业资格证?
我国设置执业药师准入类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其他需要提供药学服务的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取得药学、中药学或者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从事药学或者中药学专业工作满1年,即可报考执业药师。
Q5:中药学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是什么?
中药学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是“专注和专业”。未来中药学产业发展和临床应用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将创新技术转化和应用,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同学们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专注和专业”的工匠精神。
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双一流”建设等重大项目,支持引导中医药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也是推动师承教育与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重要一环。
自2011年招收首批中药学专硕以来,全国共有49所招生单位(高校、科研院所)设置了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2013年至2020年全国共培养了3959名中药学专硕研究生,为中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中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A+档。
学校大力培养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优质师资队伍,探索院校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结合,以“不求其大但求其实、不求其名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优”为办学特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历史悠久,是国家最早创办的高等中药学教育院系之一。学校中药学是首批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017年,进入首批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中药学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中药信息工程及中药基本理论研究、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研究、中药(复方)药效评价与安全性研究、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中药鉴定与中药种质资源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创办于1959年,是我国首批创办的中药学本科专业之一。中药学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是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硕士提出了“培养过程六化”的理念,即培养模式多元化、课程设置实用化、教学方式灵活化、导师指导多样化、科研实践社会化、学术交流国际化。培养方案实践了“0.5+0.5+2”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333”多样化专业人才模式,即1/3学生到企业、1/3学生到科研院所、1/3学生留在本校,根据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而设计,同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
发展·迎来高光时刻
中药学专硕毕业生就业涵盖中药的研发、生产、监管、流通、管理、服务等职业领域,具体包括中药新产品研发、中药制剂和中药饮片生产与质量控制、中药材资源保护和质量评价、中药流通和药事管理、医院制剂与临床中药学等工作岗位。
据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建光教授介绍,在国家对中医药高度重视的情况下,中药学专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中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大批中成药制药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因而应用型的中药学专硕将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随着我国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机构发展迅速。《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
截至2019年底,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增至65809个,中医类医院5232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60535个,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到109.2万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
《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2020年)》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7690家,药品经营企业57.33万家,生产中成药的企业有2160家,生产中药(含饮片)企业4357家。
从业人员方面,2020年,共有3.96万人获得药学类执业药师资格,8.73万人获得中药学类执业药师资格。全国累计在有效期内的执业药师人数为59.42万人,注册人数同比增加15.16%。注册人员执业领域分布为:药品生产企业0.66%、药品批发企业5.78%,药品零售企业91.10%,医疗机构2.44%。

在册执业药师执业领域分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9年将近10年间,全国中药师(士)人数从9.7万人增长到12.7万人,增加了3万余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也持续提升。
2019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1.6亿人次,较2018年增加0.9亿人次,增长8.6%。其中中医类医院6.8亿人次,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2.0亿人次,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9亿人次。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3858.9万人,较2018年增加274.2万人。
至2019年末,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98.3%,社区卫生服务站占85.9%,乡镇卫生院占97.1%,村卫生室占71.3%。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在近百年来中西文明交融碰撞中,也曾几度有过存废之争。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世人重新认识了中医药的宝贵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法颁布,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高光时刻。
可见,中医专硕考研的前景一片光明,虽然知识点很多很杂,但是只要用心备考,一定没问题的,希望大家都能够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