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保险”,你会想到什么?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保险推销员?是对保险公司天然的反感?还是想买保险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相对于银行、证券行业的被默认为“高大上行业”来说,同属于金融领域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行业一直饱受争议。
其实,保险是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器,在人们应对突发状况、增强抗风险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养老、灾后重建等各方面提供保障。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我国保费规模已是世界第二。
保险行业虽经历着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存在着经营管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的瓶颈问题,保险专硕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那么,保险专硕培养怎样的人才?毕业后就业情况如何?上海高顿考研用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1.什么是保险专硕?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保险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保险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保险人才培养质量,保险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Insurance”,简称MI)于2010年获批设立。
其培养目标为:面向各类保险公司、保险监管机构、灾害预防和控制机构、社会保障组织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从事风险评估与管理、保险产品设计、保险精算、保险财务管理和保险运营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保险专门人才。
可以看出,保险专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同时要在保险产品和保险精算等方面建立深刻的认知。
2.行业体量大,保险业前景向好
从最早的海上保险制度形成至今,保险业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现代保险制度已相当发达。但风险总是客观存在,新技术的发展推动新工艺、新工业的产生,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风险,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例如,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出现了航空保险;1957年人类发明卫星后出现了卫星保险;如今随着网购的兴起,退货运费保险也相继推出;新冠疫情出现后,各大保险公司还推出了新冠保险、新冠疫苗保险等……由此可见,保险业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推陈出新,适应社会需要。
随着我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保险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银保监会官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达到23.30万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11年是5.98万亿元,十年间翻了3.9倍,每年增速均高于GDP增速。
保费收入也一直在稳步增长,从2011年的1.43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4.53万亿元。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们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保险需求日益旺盛,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我国保险业发展前景依然可期。
当下,科技进步正加速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从产品研发到理赔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正深度参与保险业务的全流程,不断推动保险业朝着移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银保监会向业内下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立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数字金融体系基本框架,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市场更需要兼具保险专业知识素养与信息化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高校也在适当调整培养体系以满足市场人才的需求。例如,复旦大学2022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显示,其保险专硕率先开设了“保险科技”方向。
2022年复旦大学招生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方向

3.保险专硕可以选择哪些院校?
研招网2022年硕士专业目录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39所院校招收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
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成为同学们争相报考的院校,竞争通常较为激烈,报录比如下表所示。
表:部分院校保险硕士近3年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
数据来源:各招生单位官网
此外,还有部分综合类大学也开设了保险专硕,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所保险专硕整体实力强的院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开设专业保险课程的院校之一,自1951年开始就一直从事保险理论和实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22年,保险专业学位硕士设置资产配置和保险两个研究方向,学制均为2年。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学院保险学院2020年培养方案,两个研究方向在公共课、基础课、必修环节的课程完全一致,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则各有侧重:
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专硕专业课设置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是在1952年设立的原中央财政学院保险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建立的保险院系。2011年起,保险学院成为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显示,保险专硕招生有4个研究方向:人身保险、财产保险、风险管理、保险资金运用。
西南财经大学是国内最早恢复保险教育的几所高校之一,1985年招收保险专业首届本科生,1991年建立保险系,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成为首批获得国家级一流保险专业建设点的三家高校之一。西南财经大学在招收保险专硕时不区分研究方向。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的前身为1946年国立上海商学院创建的我国第一个保险系。1985年上海财经大学恢复保险专业,为当时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设有保险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方向的院校。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保险专硕分为保险学和精算师2个研究方向。
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仔细研读学校的招生宣传材料,考虑招生情况、报考条件和具体研究方向,参考历年报录比、录取分数综合选择。
4.就业去向瞄准保险业,精算人才极度稀缺
知乎上常常有这样的问题:“保险专硕毕业是卖保险吗?”
一直以来,多数人对保险都有一个普遍认知——入职保险公司门槛很低,而且保险公司往往都是保险销售。
这种印象与过去保险行业的粗放式发展不无关系,但其实,除去营销、代理人员,保险系统2020年的职工人数为119万。保险行业不仅有营销岗,还有产品开发、风险管理、核保核赔、市场研究、资产配置等诸多岗位。
此外,近年来保险行业的形象也在逐步改善,各大险企在不断调整员工学历构成情况,越来越多具备专业知识的人进入到保险行业,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赢得社会的认可。
表:部分险企近3年硕士及以上员工人数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认为,行业人才更替是必然趋势。随着保险行业的转型和发展,保险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招人门槛越来越高。
一般来说,保险专硕毕业生就业去向通常以保险业为主,如中外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各级保险监管机构等,也可以进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非保险类金融机构,以及灾害预防和控制机构、社会保障组织、政府管理部门、各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
《2021届复旦保险专业硕士就业战报》显示,保险专业硕士共有41位毕业生,秋招过后(时间截至2020年1月9日),有85%的同学斩获了心仪offer。投资银行、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对于复旦保险专业人才需求提升。

对于想进入保险行业的同学来说,关于精算师的“高薪资”“稀缺性”肯定有所耳闻。中国精算师协会表示,我国精算人才极度匮乏,国内精算师及精算从业者只有数千人。预计至2022年,我国精算人才需求达2.5至3.5万人,2027年将达到4至6万人。
通过“精算师”考试,则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精算师最重要的途径。此外,一些企业在招收精算产品开发、产品定价等岗位人才时,如果通过相应的精算师考试也会优先考虑。

某保险公司车险定价岗位招聘要求
职业资格考试方面,国内保险行业对中国精算师考试、北美精算师考试、英国精算师考试等均有一定的认可度,不同公司也会有所差异,有相关职业规划的同学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报考。
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起中国保险精算师考试一直处于停考状态,今年年初,精算师资格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可能意味着考试即将恢复。
5.保障民生的一大利器,保险业该如何发展?
民生保障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商业保险也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给予保险业的重视不言而喻。
2020年1月,银保监会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明确表示:“商业健康险规模到2025年要超过2万亿元,养老险责任准备金要从5600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6万亿元以上。”此外,《意见》要求大力发展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商业保险,积极开发专属保险产品。
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全文提及“保险”这一关键词达35次,既强调要“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升商业保险保障能力”,也要求保险业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此外,“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涉及长期护理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巨灾保险、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存款保险、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保险关系着生产、民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不断给保险业带来新的挑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自然会增加保险需求。
可以想见,在政策的支持下,保险业将迎来重大发展。如何制定符合当下社会亟需的保险产品,提高险种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为社会发展、民众生活提供保障,就是大量掌握保险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