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货币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体系运行与管理,以及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践等,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较高金融理论水平、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教学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各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政府监管部门、跨国公司、外资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如下: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市场运行分析、商业银行研究、国际金融研究、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保险理论研究、金融工程研究、固定收益证券、高级公司财务等。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其前身是货币银行学专业)具有5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金融学科*9批硕士和博士点(1981),1988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为有志于从事金融学领域高层次研究的人才提供*4的研究环境。

 

  近几年来,本专业在学术梯队、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在金融理论与政策等研究领域的学术优势,而且在证券、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等新的研究领域,其学术成果也处在全国领先水平。2000年10月,金融学专业与财政学专业联合成立的“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金融学专业又以总评*9名的成绩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本专业近年来科研成果突出,科研条件不断改进。1996年以来共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论文240余篇,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依托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拥有独立的网站和内容丰富的图书资料资讯系统。

 

  本专业与国内外著名学者和著名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学术联系。每年一届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已举办15届)和“中国金融国际论坛”(已举办2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国际著名学者斯蒂格利茨、蒙代尔、博迪和国内著名学者董辅礽、刘鸿儒等应邀发表学术演讲。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生.日本一桥大学以及国内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社会科学金融研究中心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杰出华人学者讲座系列已举办多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现已推行的“中美金融教学实验”项目选拔*3秀的本科生,邀请美国一流大学著名教授执教,实行本硕连读,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汉青研究院金融学专业介绍:

 

  本专业设有硕士点一个,采用三年制硕士培养制度,学生毕业时将具备一定的国际化学术视野,熟悉现代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拥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数量经济方法分析经济与金融实际问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证券投资、金融机构管理、公司金融、信用管理、行为金融等。课程设置借鉴欧美一流大学博士培养方案,开设金融经济学、投资分析与资产定价、财务报表分析、公司财务、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金融中介、风险管理、时间序列分析、行为金融等多门专业课程。该专业全球遴选师资,选聘具有国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任教。本专业实行导师组制度,邀请国际金融学术领域知名学者作为特聘教授与全职教授组成导师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学生入学一年后选导师。该专业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并创造深造机会,充分开拓国际合作领域,与国际一流大学协议发展,资助优秀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辅助教学。学生毕业去向多为高级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或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