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客观性(内容、标准)
2.客观性一元性真理
3.真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绝对和相对真理的两重属性
2.绝对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3.范围有限,不断发展(相对真理)
要求:
1.辩证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2.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3.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要求:
1.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
2.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2.本性: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3.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检验真理
价值评价和价值观
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评判或判断——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价值观  
1.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
2.最持久、最深层的核心价值观
3.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实践活动受真理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1.遵循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要求:
2.按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价值尺度
3.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任务:
1.解释世界,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要求:
1.理论与实践结合
2.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与理论为指导
过程:
1.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2.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前进方向,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生产力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2.最终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
3.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1.质: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2.量:社会中人口的绝大多数
3.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决定性作用,历史的主体,创造者
2.社会精神的财富
3.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实现自身的利益的根本力量
坚持马克思之一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