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就在昨天,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了一条公众号文章,宣传在魔都各地的人才公寓,行文中都指向了毕业生,说公寓环境好、又经济实惠、拎包入住、设施齐备、魔都各地都涵盖了……简直就是当下魔都奋斗的异乡人们的[*{6}*]!
但是再往下一看,最差、最小的一楼朝北25平米房间2250元/月,朝南或者二楼以上,各自要加200-400不等。哪怕是在郊区,这些公寓的价格最低也要1700元/月。
试问,现在刚踏入工作的年轻人一个月工资能有多少?
02
最近我的一位密友托我替她在上海工作的亲戚留意一下租房讯息。这亲戚刚从某所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企业做会计,每个月到手3K左右,一直试图找一间价格在千元以内的出租房,奈何溜达了一大圈,符合条件的出租房距离她公司所在的市中心都太遥远。
为此,我特意向公司里几个刚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打听了各自的租房情况,大家都是会计工作,收入不相上下,应该很有借鉴价值。然而其中一人告诉我她住在了郊区,往来公司要一个小时,房租八百,可是每个月的地铁就要花她好几百块,偶尔打车更是苦不堪言;也有人选择住在公司附近,出租房不大,价格却占了工资的一半,可胜在距离近,每天走去上班也省了一笔交通费。
“我们同学这一群人,基本在租房和交通上都要花一半的工资。也不知道是赚得少,还是房价贵。”第三位小会计如此总结道。
事实上,这种房价永远在和工资“不相上下”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常态。不久前还看到一位在金融行业奋斗了几年的同学哭诉,说当初工资五六千,房租就要两三千;如今工资到了一万,房租也后来居上要收四五千。“曾经还信誓旦旦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买一套房,至少付个首付,谁知如今和房租斗智斗勇,没有结束的那一天。”
03
诚然,在一线,哪怕是二线城市,想要靠自己工资的增长实现购房的愿望,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曾经我们一拨金融专业的同学们投身到了发展前景算是很不错的金融领域工作,或是投行,或是银行,或是各种基金……都指望着能发家致富,但是如今五六年过去了,存款是有一些,却远远不够买房。
金融同学道,在这个行业里想要升职加薪多赚钱,就要多应酬、多捯饬自己,还要花钱考FRMCFA的证书,这么一来,赚来的钱势必要投资进去以换得更大的利益,所以至今他还只能在出租房里打天下,而购房的愿望,已经被他往后推了五年。
对于这样的现状,在财会圈“隔岸观火”的我们已经能淡定对待了——不高的薪水、不轻松的升职、停不下的从初级、中级、高级到ACCACPA的证书……哪一些不是在消耗着工资、加大着对自己的投入。
我*10见到能在工作打拼了几年后付出了魔都购房首付的,是一个在四大做审计的同学。在别人轻松的大学四年里,她听从家人的建议去高顿读了三年ACCA,优质的课程、专业的授课方式、成熟的教育体系让她在大四毕业后考过了ACCA,然后得以进入四大工作。一边快速成长、一边考着CPA,五年后成为了审计经理的她在魔都莘庄付了一套房子的首富。虽然地段偏远、房子也不过几十平米,但至少她成为了同学里*9个落了脚的人。
04
后来,这位同学总结自己的买房路,说来说去不过三件事——投资自己、投资理财、保持平常心。
所谓投资自己,就如这位同学从大学期间就学习ACCA、毕业工作后继续考CPA,这种证书的学习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在一些竞岗的时候更有优势。同时工作中也的确能拥有比别人更强的操作能力和专业见解,脱颖而出就更加简单了,后续的升职加薪岂不更近一些?
所谓投资理财,据该同学所言,她从工作第二年起就开始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挑选一些安全的、效果不错的类型进行投资,而不是一味地将钱存在银行里,更不是大手大脚地买买买。相反,她的生活很有规划。比如选择住在公司附近,房租虽然不便宜但是省了交通费、提升了工作效率、平时加班晚回去也不担心;比如每月固定花销,该买时不手软、该省时不心软。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保持平常心。很多人为了看得见的工资提高而在工作了几个月后就选择了跳槽,结果跳来跳去,不过是一千以内的差别,反而搬了几次家,房租开销上去了。如果你能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一步步踏实走过每一天,以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为主,那么外头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工资在你眼里就不那么夺目了。唯有自己内心的目标才是做出各种决定的法则。另一方面,我们都要明白,在一二线城市买房未必是*10的选择,很多时候没条件就是没条件,拼死拼活都达不到的标准,为什么不换个努力的方向呢?
生活每一天都是残酷而现实的,但是如果你能在残酷和现实中坚持住,你总能有自己偌大的收获。

 
▎本文作者钟颜,来源高顿网校。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