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考证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考虑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放眼国际,将目标锁定更加“洋气”的国际财经证书,比如ACCACMA之类,来让自己的简历脱颖而出。
根据高顿财经ACCA研究院的数据调查显示,由于ACCA的报考门槛较低,大学期间就可以考,因此目前国内的ACCA学员群体仍然是大学生占据主力。
再者,ACCA共有14门课程,大学生的空余时间很多,可以有盈余更充分地准备考试,英语能力也普遍较好,应付ACCA的学习和考试更加得心应手。
不过,最近小编听到一个关于“本科期间考ACCA=四年高三”的风声在坊间传扬,着实让许多不明情况的朋友吓了一跳——难道应该珍惜和释放的青春就要为了考证而整日与图书馆为伴?
当!然!不!是!
以上言论,纯属危言耸听。
我们不妨来听听一位前辈学员在大学里是如何备考的:
“每次备考两门,主要就是把两本几百页的书看个几遍,一直到觉得吃透了为止,这样在考前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平均下来平时上课的日子每天晚上一两个小时,周末投入不低于是十个小时。临近考试的时候,在高顿题库做三、四年的真题,每天晚上做一份,不用把答案完整得写下来,列提纲就够了,这样每天两个小时足矣,两个礼拜的时间足以把考题过一遍了,总体上就是这样备考的,大学期间时间宽裕,只要不和考试周重叠,压力就不是很大。”
这并不是传说中的“学神”一类人物,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ACCA学员,情况并不特殊。可见,大学期间备考ACCA,全然没有那么恐怖,在毕业前考完全科也并不是天方夜谭。
ACCA固然不会给予大学生过重的压力,也没有占据全部的时间,比起『ACCA最后是否能带给我们一份高薪靠谱的工作』,有些人更关心的是这场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最终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
大学,其实是多么美好的字眼——
你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看一下表11点了,打电话叫个外卖,和同学开黑LOL,再来一把王者荣耀,没事黑黑人,谈谈恋爱,聊聊八卦,扯扯淡,一天又一天。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容易得一种叫做『焦虑』的毛病,表现在:明明很享受这种混吃等死的生活,但又会突如其来地厌恶这种什么都不能改变的生活,很操蛋,很无力,还有无所适从的茫然。
幸运的是,遇到ACCA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种无力感。考ACCA提供了一个较公平的平台,只要你能学爱学就一定有成长,不能坚持的就淘汰、规则就摆在那里,没人可以救赎你,也没人可以走关系,你只能靠自己。
奇妙的是,每一次考试之后,你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之前每天的进步。你在用一种方式证明自己每天不是浑浑噩噩地“活着”而已。
生活中每天都有人在为你“喝倒彩”。
比如那些不断拷问着你『学ACCA有什么用』的人。
换句话说,成绩有什么用?我们读了那么多年书,到最后有多少招聘单位仅凭你的一张GPA成绩就将你这个人盖棺定论,就能决定你这一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你有可能具备好的成绩,但不一定有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发现方法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大脑运转的速度,如果你的成绩足够优秀,只能说明你的这些能力比大部分人更强一些。
决定你以后发展的是这些,从来不只是单纯的ACCA成绩。
认识一些内心足够强大的人,学更多的知识,尝试去成为这个世界那1%的人,作为一个大学生,你才对得起这个时代。
 
▎本文系高顿原创作品,作者Stella,部分内容来自知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