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舒适区,其实不是躺床上玩手机,有人料理吃喝拉撒,不劳而获,月入百万自动到帐。而是当一个人习惯了所有糟糕的境遇,原地踏步的同时,还骗自己说知足常乐。每到年末,在舒适区里的财务人,都开始了反思,年后,是走出去,还是保持现状?
财务人的夙敌:职业倦怠
没有人能持续一个月点同一家外卖,同一份工作做久了,难免也会产生厌倦。
职业倦怠在财会人中是很普遍的现象,放眼望去,办公室里那些低头算账的会计们,在抬头时,目光常常游离在现实之外。重复的工作,熟悉的表单,每天一样的办公室和电脑屏,生活仿佛是同一天的复制版,同样毫无变化的,还有工资和职位。
小欧今年32,正经历着入职8年以来最严重的职业倦怠。小欧在国企,8年时间由核算会计做到了财务主管。刚进入公司时,还带着应届生的激情和理想,电脑屏幕上贴满了便签和各种励志语录,每天上下班打卡都充满了神圣感和仪式感。
后来,每一位上班族一样,当初怀着梦想的少年,最终都会变成安静的,波澜不惊的老员工。
2017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员工中只有1/3对工作有参与感。参与感,多么奇妙的一个词,却恰如其分地描摹出了那些在办公室里机械地敲键盘的人。三个员工中,只有一个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事业,而其他两人,则只是默默度过每一个工作日。职业倦怠,仿佛是上班族们绕不过去的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财会人不就是会计吗,算账的而已。虽然不准确,但也不能说错。如今算账的人已经不像过去的账房先生了,我们有电脑表格,有各种统计软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能处理的数字也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机械的劳动工具也在让操作者变得“不近人情”。
曾经听一位转行的会计朋友说过,十年前曾在一家公司里做会计,同事是位五十多岁的老会计,不太会用电脑,一直用计算器算账,工作效率也不低。这位朋友说,与这位老会计共事一年之后,她决定转行,这辈子不想再干会计。原因是这位同事,每天只有对着数字算账时才会两眼放光,一年中除了打招呼没有再说过一句话。她担心做会计久了,自己也会变成那个样子。
职业倦怠正在侵蚀每一个人,将人对于工作的幸福感剔除,只剩下工作压力和永远恢复不够的疲劳感。
舒适区也是溺水区
对于职场人来说,永远没有绝对的舒适区,但永远有令自己感到更舒服的工作。小欧在这家单位呆了8年,中途有一万个理由离开,但她一直没有,原因只有一个,这份工作压力不大,虽然倦怠也在困扰着她。
但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对于逆境也是一样,不然为何有个成语叫逆来顺受。在倦怠中怠久了,也会觉得倦怠着挺好,不需要太多的改变,像机器一样打卡上班,将报表填满,坦然接受一份不太差的薪水,还有何求?
但其实,舒适区也是溺水区。在舒适区里安于现状,就像在深水区里漂浮,看似不致危及生命,其实危机四伏。
前段时间,有段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视频中,唐山市一位高速公路收费员满含怨气的说,“我已经36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根据最新规定,唐山市所有收费站将取消,这些平时拿着铁饭碗的收费员将会被清退,所以才出现视频中那一幕。
当时看到视频的小欧内心一惊,因为她今年也32了,不安全感始终在那里。小欧是财务主管,按理说,有经验有技能,不怕找不到新工作。但她还是怕,她怕的是那种对自己的命运失去掌控的感受。
在国企,小欧有一份不错的薪水,比起四大和私企也少了很多加班的压力,但她仍然感到无力。在这个环境中,她改变现状的能力很有限。首先是关于晋升的无力,在论资历排辈分的大环境下,所有的晋升决定都要先考虑入职时间,而在小欧前面,资历更老的员工多到可以凑一桌麻将。
除了晋升无望,更严重的问题是,这里没有竞争。很难说一个会计和另一个会计的区别是什么,在两人都能做出无错误的报表的情况下。小欧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任务相对轻松的情况下,每位主管都能顺利完成,那么,她个人的能力要如何凸显?既然多干和少干一个样,那为何要多干?人是有惰性的,每个人都是如此。但惰性会毁掉一个人。
请打开门,走出去
小欧在年假期间想了很多,反思了进入职场这些年的得与失,进步和退步。翻看学生时代日记时,一份成绩单让她泣不成声。
在大二时,为了考ACCA,小欧曾经有段时间每天睡眠不超过5个小时,那时候既要复习专业课期末考,同时也要准备ACCA的考试。但因为制定了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完善的学习计划,小欧最终顺利的拿到专业课的几个A和ACCA中P1的80分通过。
那段挑战自己,不给自己设限,自信且一意孤行的日子忽然又出现在眼前,小欧惊觉,原来随着年岁渐长,自己竟然越来越胆小脆弱了。
你有多久没尝试过拼的滋味了?
是的,倦怠久了,再想拼很难。每天的工作完成,随摇晃的地铁回到家已经是深夜,有时候累到连饭都不想吃,只想赶紧躺床上睡觉。生活已如此艰难,哪里还有力气拼?
但是,生活却在告诉我们,不拼,会死。
去年7月,一位华为员工的自述长文让万千网友黯然神伤。长文中的那位华为员工,二十多岁起开始在华为上班,因为海外项目扩张而主动请缨前往工作条件恶劣的非洲,在海外工作十年后,虽然工资收入不菲,但这位员工也染上了严重的肺部疾病。后来回到国内华为总部工作,已经四十岁了。某天,四十岁的华为老员工被公司约谈,约谈的内容却让老员工寒透了心。
公司说,我们不养闲人。四十岁的员工,既不能像冲劲十足的年轻人那样加班,也不能再外派非洲,因为身体不行了。所以,面临的结果只有一个,清退。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从“冰花男孩”到“5岁快递少年”,这一年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总有人在过着我们意想不到的生活,但也总有人,以我们想象不到的坚持和努力,在生活着。
舒适区中的人,很可能多年以后,也会像这位华为老员工一样,被公司约谈,抛弃。
32岁的小欧最终决定,年后向公司递交辞呈。但这次她不是因为对工作不满意,而是对自己不满意。
小欧有自己的梦想,很早以前,她就梦想者成为阿里巴巴CFO武卫那样的女性,抛弃毕马威合伙人的身份投身企业,最终成为行业大佬。当年在高顿财经上培训课时,小欧有幸结识过一位企业首席财务官,那位财务官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办事风格让她钦慕了很久,她一直想成为那样的人。只是后来进了现在的单位,才慢慢接受了规则,让求进的心冷却了下来。
长期在舒适区中的人,会退化,长期在一个岗位一个环境中的财务人,也会贬值。当你的年龄和阅历逐渐变多的时候,工资却没有显著上涨,唯一的解释是,你贬值了。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小欧才决定提出辞职。她利用年假剩下的时间,仔细考虑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最终决定去外企,从财务经理开始,她给自己15年,梦想是做到首席财务官。
走出舒适区的三步
1.职业规划。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清楚自己还剩多少时间,想要达到何种程度。给自己定下小目标,以及每一步需要的时间。
2.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对于财会人来说,最直接有效的就是考一张含金量高的证书,例如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无论对于四大,外企还是国企,都是极为有利的能力证明。
3.改变环境。假如原本的环境让你无法找到上进的理由,那么请一定离开。
▎本文来源高顿,作者一川,高顿财经签约作者,留美海龟,财经老鸟,左手逗猫,右手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