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持续进行中,“两会金句”、“两会现场”等相关话题也不断涌现在微博热搜榜上。
  3月5日的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发出了这样的好声音:应多关注“非名校”,不能总提211。
 
  无数双非院校的学子纷纷表示力挺:给学校划等级、评先进自有其必要性,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正如马太效应所说,刻意强化普通学校的标签还很有可能会限制其发展潜能,造就人才之间的差异加剧。
 
  这则建议也无疑戳中了无数财会学子的心声:谁说“非名校”不如211?谁说只有学校背景才能为能力背书?
  一、职来风雨声,院校知多少
  非名校比不上211?盛产财会学子的财经院校第一个笑了。
  01财经院校现状:非985、非211是大多数
  强调名校的背后,自然是进入名校的官方途径——高考分数被格外关注了。是的,我们可以认为,在高考中发挥出色的学生,大多有着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优秀的应试能力。待他们走进职场中,也常常会有更优秀的表现,创造更大的价值。
  然而,纵观高考分数线,一流财经院校的招生分数线几乎和名校一样高,甚至还超过部分985高校;即使是非211、非985的普通一本财经院校,其财会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远超一本线,很大程度上还大大超过了部分211院校的门槛。
  这些高考中的高分选手选择了从商,却不得不面临“非985”甚至“双非”的尴尬境地:截至今天,财经类院校中也仅有5所211学校。
  另外,财经类大学的学子,不仅不敢看院校属性,也不敢看综合排名:截至今天,也唯有两所学校成功跻身综合排行榜前五十。
 
  然而,财经大学的学子无需因学校属性和综合排名神伤,毕竟大学只是职场的预科班,直接用就业说话,比什么都直接。
  以财会学子的“荣誉殿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02四大目标院校也有不少“非名校”
  在互联网上搜索四大求职经验贴,相当多的文章标题中会出现“双非”这一限定词——名不见经传的非985、非211,与声名显赫的四大,似乎有着云泥之别——这样的戏剧冲突,自然能喂更多人喝下这碗鸡汤。
  不仅在舆论场中,在四大的求职场上,许多财会学子也因自己头上的“双非”帽子而表现得缩手缩脚:会不会连简历关都过不了?即使过了又怎么在面试中和名校正面对抗?
  但其实,一些双非财经院校本身就是四大的目标院校(优先考虑或率先投放招聘资源的目标学校)。
  从四大的校园宣讲会名单中,我们可以窥探一番四大的“偏爱”院校。以安永为例,在校招宣讲院校名单上,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以及南京审计学院(现南京审计大学)这六所双非院校都赫然在列。
 
  在目标院校中,四大不仅关注了传统意义上的名校,也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双非院校。甚至财会学子还比普通211院校学生有着更大的优势,至少,这些双非学校将排名靠前的211院校挤出了宣讲名单,成功“上位”。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讲究实用、追求务实的财会行业而言,人才的学校背景真的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也是因为,财会学子的就业实力不仅来自出处,还来源于自身能力水平。
  二、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
  对于财会学子来说,学校背景已经是既定事实,不可轻易改变。而就业实力中的能力部分,却是可以大显身手的上进方向。
  01证书
  在高校加速扩招的现状下,在理工科忙实验、文科生勤积累、艺术生专注创作的校园环境中,“考证热”在财会专业甚至财经院校中早就不足为奇。
  不光是在学校中,即使在走进职场后,考证也是贯穿财会人的“终身事业”。在校期间多考出些证书,不仅有助于就业,也能减轻边工作边考证的压力。
  这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大四学生黄金水还因考取的17项证书上了热搜。他晒出的证书中,初级会计师、证券分析师、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以及他正在备考的注册会计师,都是财会学子再熟悉不过的专业证书。
 
  对于财会学子来说,早早取得专业证书,不仅能够夯实理论基础,也能帮助自己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有志于财务领域者,自然应该早早考取初级会计职称、初级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门槛证书,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也是可选的拔高型国际证书;有志于金融领域的学子,也应早早准备金融各细分领域的从业人员资格证,而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FRM)也都是可选的高端国际证书。
  02实习经历
  大多数财经院校都有着“务实”的气质,这也是大学想教会财会学子的第一件事:指向目标、提前准备。
  实习就是财会学子于在校期间可以努力的提前准备。无论是银行大堂、证券销售、事务所打杂,还是企业财务部的跑腿经历,都是简历上闪亮的一笔:这能培养你的职业素养、实践你的理论知识,还能帮助你真实接触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早做心理准备。随着实习经历的积累,你也能逐渐接触到更多、更好、更专业的实习机会。
  且不说,实习中的优秀表现,还有可能为获得offer大开绿灯。
  这里以四大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为例。职称酱的一位理科专业的朋友,就是在确定了职业目标后,先是想方设法加入了德勤俱乐部,再通过社团中的积极作为拿到了实习机会,后来通过实习中的优秀表现获得了留用机会,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理科生都能通过实习走进四大,更不用提专业对口的财会学子了。
  即使暂时没有实习经历,班级里管钱的生活委员,社团里涉及经费进出的大小活动,也可以是财会学子的预备方向。
 
  03学习能力:绩点&竞赛经验
  除了专业证书与实习经历之外,财会学子的就业竞争力还来源于学习能力,绩点和竞赛经验自然就成了重要佐证。
  学习成绩自然是学生的第一发言人。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四大和内资所中排名前十者都在校招中要求网申者上传所有已修课程的成绩单。
  就竞赛经验而言,除了学术类的挑战杯竞赛,各类商赛、精英挑战赛的经验也是财会学子夯实理论基础、展示学习能力的巧妙途径。一位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普华永道审计员也表示:工作就和在大学里做商赛似的,大家协同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归根结底,财会学子不该因学校而自我设限,绩点、证书、竞赛经验和实习经历都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维度。再者而言,以学校论英雄的用人单位,也必然会错过真正有能力的财会人才吧。
本文系高顿原创作品,作者椰子,非知名财经院校毕业的斜杠青年。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