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风暴正在发布红色警报,全面登录后,直接导致银行人才结构发生裂变。
综合整理网络数据后,银行正统职员与科技人才在这场名为时代的战争中,进行着“巅峰对决”,无奈传统总要被“创新”击中软肋,柜员成为整个银行体系主要减员对象,相比之下,金融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且各大银行体均在加大马力扩充队伍,加快人才培养脚步。
不得不承认的,这个金饭碗再也不像以往那么好端,伴随着频频传来减薪裁员的报道,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猫腻,那些隐藏在内部的消息,其实说银行一直在加薪。
在分析中的15家银行里,民生、光大及无锡三家银行存在人均薪酬下降情况,剩余12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2017年数据对比2016年)
15家银行2017年员工薪酬支出同比增长172.76亿元,且建行总薪酬支出相比去年增长超过50亿,这一点倒是可以作证。
在建行工作的朋友有意无意曾透露过一些信息,从福利上来说,虽然看着像是整体有缩水,但加上奖金竟比去年拿得多。一开始他以为是行里裁员多了,分蛋糕的基数少了,剩下的自然就能多分点,后来又想不会这样简单,该是自己属于行业前列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在利益分配上存在多发情况。
朋友加拿大回国后就职于一家证券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很难开发那边的市场,转而进入银行领域,当时第一考虑便是风险管理方面,不仅国内都在加快这方面人才培养步伐,国际上同样作为热门领域争先抢夺人才。
国际FRM证书持有人不足10万,作为颁发与制定及管理的组织GARP协会(全球风险管理协会)正在大张旗鼓的在全球做推行宣传工作,对金融单位机构、金融监管层次均是有力的人才来源。
一方面,国家在稳定经济发展,不仅做出多领域、多行业的相互统筹,还在加快全快开放的程度,与国际金融接轨。这种情况下,我国市场就会面临与承受较之以往多出几倍的风险压力,FRM君正是这一危机的最好化解者,通常情况下,他们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同样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在一往无前的大时代发展之下,人才格局就被会改变甚至定死。
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在世纪交接的转型期,在传统框架不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后,不仅是五大国有行,城商行、民营行通通进入自我类型转化行为上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局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利益来源。
至此,中国银行领域开始了新一波的人才框架重建动作,大批量吸纳高端复合型、金融技术型等尖端金融人才,不再是大堂经理、柜员、行长这一单标配备,同样引进国际化、全球化经营理论与人才类型库,如FRM、CFA等。
有人说,银行不再是吃香的金饭碗,金融人的选择又少了一项,其实仔细分析会发现,银行只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自我内在提升,而没有外界传言的那般恐怖,它的实力依旧足以吸引大量金融应届生投入其中。
即将结束的春招,正在各大高校尝尽甜头,那些优质生源已被瓜分,银行作为“提前批次”的名单之一,自然有的重大吸引力。
去年,5大银行人均薪酬超过40万,五大国有行人均薪酬涨幅不高,但依旧在增长势态,银行通过支付薪酬与一些员工福利产生的费用外,实现全面的人才激励与吸引、保留计划。
从另一方面来说,银行一边加薪,一边减员,玩的是一套一套的,15家银行在职员工较上年减少近三万,仅国有行就减少超过2.7万人,在真正的时代变迁中,你无法忽略市场发展规律所带来的潜在影响,更要居安思危,存有自我进步理念。
银行减员工作不知会在何时停止,也不知究竟要减多少,但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确实在裁员,但同样也在加薪,最最重要的是门槛变高的,唯高端复合型、金融科技型等创新人才不要。
不反思,就做好要被“放逐”的准备吧!
 

 
▎本文作者:Luvian,高顿财经签约作者,留英海归,主业财经,副业心理。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