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不久前的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的发言中表示,香港是发展金融科技的理想地方,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000万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的消费者,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市场之一,蕴藏巨大机会。
近日,香港投资推广署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来,香港的金融科技发展成果显著,吸引了相当多的投资,2016年至2017年间,香港的金融科技投资额由2.16亿美元飙升至5.46亿美元,而总体累计投资金额已达9.4亿美元。而作为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头军BATJ中已有两家企业(阿里和腾讯)明确表示,将重点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业务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不久前的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的发言中表示,香港是发展金融科技的理想地方,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000万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的消费者,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市场之一,蕴藏巨大机会。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香港持续在金融科技方面发力,先后提出“智慧银行新纪元”目标、推出七大举措、与支付宝微信合作、搭建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推出“转数快“支付系统、加快虚拟银行落地……在加速奔跑的同时,姿态也更加开放,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不断深入。
 
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夏多希(Charlesd’Haussy)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在金融服务业的基础非常扎实,又有丰富的金融科技人才储备,目前也正在发力用新科技的驱动来不断推动金融服务的创新,未来,在金融科技领域,香港与大湾区其它城市可在移动支付、网络安全、区块链、监管科技、保险科技,财富管理科技(智能投顾、人工智能)和信用科技等方面展开更多合作。
 
同时,夏多希表示,香港金融科技周的举办不仅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内部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合作,更希望向全世界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科技方面蕴藏的巨大潜力,吸引更多世界范围内的投资。
 
湾区金融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刚刚过去的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就香港在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发展中扮演角色发表主旨报告时指出,香港作为亚洲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与“科技”交流的理想地点。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香港作为“走出去”的跳板,为海外客户提供服务吸引海外投资。同时,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香港作为跳板,进入大湾区市场。
 
香港在引导内地投资流动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内地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1363亿美元,其中69%来自香港。香港也是内地企业首选的上市平台,现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约有一半是内地企业,当中超过两成是广东企业。“大湾区内的企业可以利用香港的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陈浩濂指出。
 
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与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已于2017年6月达成协议,将密切留意金融科技的应用和最新发展,促进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开发和应用金融科技。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也在金融科技周时透露,目前另外一个正在讨论的大湾区合作项目是在贸易融资上应用区块链技术,透过分享数码化贸易文件及将融资程序自动化,改善整体贸易流程,并减低失误和出现诈骗的风险。香港金管局宣布,由香港十二间主要银行组成的联盟已启动了贸易融资平台“贸易联动”。刘怡翔表示,目前金管局正与内地有关部门密切研究让内地银行连接到“贸易联动”的可行性。
 
金融科技周期间,香港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尚乘集团更联合包括中原银行、广州农商行、江西银行及青岛银行等中资区域性银行,共同在香港发起成立“区域银行+战略合作联盟”。
 
尚乘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蔡志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联盟将立足大湾区,打造融通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互联互通、人才互惠互助的金融合作平台,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打造金融研究智库,并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全球资本市场的优势,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与合作伙伴的全面沟通交流与合作。
 
夏多希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金融科技生态圈非常适合B2B业务发展,这与内地针对庞大的消费者市场而产生B2C业务有很大不同。香港虽然只有700万人口,却约有159家银行和160家保险公司。这些金融机构都非常需要金融科技来发展创新产品,这为大湾区的B2B金融科技公司带来庞大的商机。
 
此外,由于香港本身的财富管理市场非常发达,财富管理科技尤具潜力。同时,在政府合作层面,夏多希认为最直接有效的合作措施是实行深圳和香港的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连接金融机构和企业,这是最自然的市场发展。
 
腾讯金融科技港澳及跨境金融事务处高级总监杨冠熹也在圆桌论坛发言时表示,香港作为大湾区的金融重镇,腾讯金融科技当以此为契机,发挥自身在金融和数字科技方面的优势和经验,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深化合作。
 
众安国际筹备部组员卢廷匡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内有丰富的金融人才储备,未来在进一步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定能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去年9月,众安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香港金融科技第一股,同年12月,众安成立合资公司众安国际,致力于在海外市场发掘金融科技及保险科技的国际业务发展、合作及投资机遇。
 
卢廷匡认为众安之所以成为中国首个互联网保险公司,正是得益于金融开放的政策。“未来,众安将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契机,以香港为对外输出的桥头堡,把积累的金融业务经验、沉淀的科技技术平台,带到更广阔的领域。”他表示。
 
可利用监管沙盒解决制度不同难题
 
然而,三地制度不同成为掣肘湾区发展的难题。“可以利用监管沙盒助力深圳、澳门企业在港发展。”夏多希称,人才流动、资金流动和制定合约是大湾区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而目前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已经为人才流动开了“绿灯”。
 
“如何协调不同制度将是重要课题。”他表示,湾区发展可借助香港完善的法治制度和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如果相关领域还没有监管制度的话,公司可以申请沙盒进行金融科技项目试行。
 
香港投资推广署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香港金管局推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计划,让银行及其伙伴科技公司进行金融科技项目试行。目前,已设立三大监管沙盒及基础建设,截至今年8月底,共有36项新科技产品进行试行,其中26项试行已完成并推出了产品。
 
在具体操作方面,包括有:设立金融监管聊天室,在金融科技项目开发初期向银行及科技公司提供反馈意见;科技公司毋须经过银行,可直接通过沙盒进入聊天室获取反馈;金管局、证监会和保监局的沙盒相互协调运作,为跨界别金融科技项目提供“一点通”切入,按实际需要接通三个监管机构的沙盒等。
 
今年11月1日,香港证监会(“SFC”)也发布了针对虚拟资产的新规——《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虚拟资产新规》”)。《虚拟资产新规》分为背景、投资虚拟资产相关的风险、现有监管制度三个部分,将绝大部分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管理活动纳入监管范围内,并且提出对虚拟货币交易所提供监管沙盒以探索对其未来的监管。“相信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香港与大湾区的其它城市也将在监管合做方面有更多深入的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夏多希表示。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