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专门面向金融人才的支持政策——《深圳市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实施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发布,其中,在对金融人才个人方面,《办法》以分类、分层和分布培养的思路,推进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并以最高每年10万元/人的标准给予费用资助。对在深金融机构、协会、研究院所等方面,最高给予一次性100万元人民币奖励。
证券时报记者提前获悉,在最新一期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2019年第1期)》中,深圳首个专门面向金融人才的支持政策——《深圳市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实施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发布。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14.2%,国地税占全市总税收比重超过20%。但对标世界与国内的金融中心,深圳金融人才显得捉襟见肘。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去年10月15日,深圳金融办发布《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宣告了深圳加入争夺优质金融人才的“战役”。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办法》自2019年1月6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真金白银招来人才最直接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用真金白银招徕人才成为最直接的扶助方式。其中,在对金融人才个人方面,《办法》以分类、分层和分布培养的思路,推进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并以最高每年10万元/人的标准给予费用资助。对在深金融机构、协会、研究院所等方面,最高给予一次性100万元人民币奖励。
此外,《办法》还明确,要按照全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统一部署,定期发布更新深圳金融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引进一批急需紧缺的金融人才。当中,金融科技、金融交易、创业投资、金融监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被视为重中之重。
下面来看看该《办法》的重点内容:
对金融人才个人发展支持的资助:
·与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全球金融中心开展人才合作培养和交流项目,每年选派100名高端金融人才分批赴全球金融中心城市调研考察、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按照每年最高10万元/人的标准给予费用资助。
·每年遴选100名有发展潜力的高端金融人才,向其提供高端金融人才研修项目,按照每年最高5万元/人的标准给予培养经费资助。
·每年遴选1000名有发展后劲的骨干金融人才培养对象,为其提供专题进修资源,重点培养深圳金融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金融科技、金融交易、创业投资、金融监管等专业人才,按照每年最高1万元/人的标准给予培养经费资助。
·鼓励深圳市金融机构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实施大学生实习补助项目,每年吸引1000名全球知名高校的优秀在校大学生实习,对连续实习6周以上的,按照本科生2000元/人、硕士研究生3000元/人、博士研究生5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实习补贴。
·鼓励金融从业人员积极参加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北美精算师(ASA)、中国精算师(FCAA)、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资格认证考试,对2017年1月1日后取得上述执业资格证书且在深圳市金融系统全职工作满2年的,按照用人单位提供的报考费用补贴给予1:1奖励补贴,每人最高不超过5万元。
·在金融系统遴选100名业内专家成立深圳金融百人讲师团,向入选百人讲师团的业内专家颁发聘书并给予经费资助,为金融人才培养工程提供师资保障。
对金融机构、协会、研究院所等的资助:
·支持深圳金融机构与高等院校、资本市场学院等合作,通过建立金融特色学科、专业资格认证和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开展金融人才培养工作和金融创新研究工作。对培养深圳金融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经评定最高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具体认定办法由深圳市金融办另行制定。
·鼓励金融行业协会加大力度做好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对引才育才成效突出的协会,经评定最高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深圳市金融办另行制定。
·支持深圳市金融办联合驻深金融监管机构、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金融机构每季度定期举办深港金融合作创新交流活动,按照每场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给予费用补助。
·鼓励深圳市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协会等与香港、澳门同业联合举办行业论坛、专题培训等各种形式人才交流活动,对纳入年度金融人才交流计划的活动,按照实际费用的30%、每场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标准给予费用补助。
全方位覆盖人才培养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除了真金白银外,《办法》还在培训、促进交流、学术研究等多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全方位覆盖各个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
例如在培训方面,《办法》提出,开办鹏城金融大讲堂,每年为10000名青年金融人才提供“微课”、专题讲座、公开课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资源。支持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与金融机构、全球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合作,打造全市金融人才创新研究中心,建立涵盖前沿重点课题研究、应用案例分析、年度主题论坛、系列专修课程、大讲堂、公开课和微课等为一体的金融人才培训资源体系。培养及建设若干个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具有较高培训能级的金融人才国际化培训载体,设计开发适应深圳国际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需求的海外培训项目。
在促进交流方面,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办法》提出要依托深港青年梦工场、博士后交流驿站等平台,开展深港两地金融人才和项目常态化合作。在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粤港澳金融人才发展联盟,鼓励港澳籍金融专业人才依法依规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专业服务。支持在驻深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工作部门、重点金融企业等设立金融人才挂职锻炼实践基地,实施金融人才挂职锻炼交流项目,通过挂职、借调、联合培训等加强人才交流工作,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干部交流机制。
在学术研究方面,《办法》提出,发挥深圳市已有金融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创新实践基地储备金融人才的功能,支持在站博士后与深圳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成果转换。加大博士后工作站点的建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申请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或创新实践基地。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金融领域博士后站点达到20家、在站博士后达到100人。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创新实践基地、在站博士后按深圳市政策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深圳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金融业是深圳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金融中心也是深圳发展目标之一。长期来看,虽然目前在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落后于北京、上海,但深圳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型金融行业的崛起,让深圳具备冲击国际一线金融中心的潜力,金融人才的储备也将有力地支持深圳金融业进一步发展。
据第三方行业数据分析,目前深圳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仅约为东京的二分之一、伦敦的三分之一、纽约的四分之一,在国内排名也在北京、上海之后。在国内的纵向比较中,深圳缺乏熟悉全球通性金融规则的国际性金融人才,同时在人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也相对滞后。
深圳市金融办主任何晓军曾公开表示,深圳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深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少,在社会综合环境方面,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专业金融培训资源、人才交流平台等都还存在短板,也影响了金融人才聚集。
此前,深圳并没有专门针对金融人才的专项支持政策。在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市人才认定标准(2011年)》中,首次认定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金牌董秘、中国IT年度人物奖等分别作为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后备级人才。
按照标准认定,上述金融人才可相应享受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学术研修、办理“鸿儒卡”等高层次专业人才配套政策,并可以申请100平方米公租房或每月3200元租房补贴。
而在2018年8月23日发布的《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则提到了实施金融人才培养专项。根据《意见》,在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单列5000万元,用于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每年组织不少于10期金融人才研修班,重点培育金融科技、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资产管理等紧缺金融人才。
《办法》的提出,可谓涉及到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原有的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民生问题基础上,同时以真金白银、培训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真正落实到培养、提高金融人才素质的实处中来。
一二线城市加入金融人才争夺战
事实上,国内各大城市对于金融人才的争夺战早已悄无声息地展开。
作为国内金融人才最集聚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在吸引和鼓励金融紧缺人才方面都祭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户籍和教育等金融人才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突破。
北京为吸引和鼓励金融紧缺人才,明确指出对于拥有CFA、FRM等持证资格的,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并对于来京工作的可办理调京手续并办理本市户口,其子女可在京参加高考,录取时与北京市户籍考生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给予照顾和便利等。
除此之外,在北京去年发布的最新引进人才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加大金融等领域人才引进力度,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天使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代表等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在京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金融组织聘用的贡献突出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等三类人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
上海为实现金融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对符合《上海市金融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的各类人才在户籍、《居住证》、《外国专家证》办理、医疗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服务和便利。
广州则在诸多一线城市中企图以“重金”取胜。根据去年10月发布的《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修订)》,每年评定一次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包括金融领军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金融高级专业人才和金融柔性引进人才。对经评定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最高给予当年50万元补贴以及当年新引进的金融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的安家补贴,“氪金”程度可谓国内最高。
另外,经评定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可优先参加广州市组织的金融人才赴纽约、硅谷、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学习培训活动。广州还为有意落户的金融领军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金融高级专业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安排专项入户指标;暂无落户意向的上述人才,可申领“人才绿卡”,在购房、购车、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广州市民待遇。
相比之下,深圳虽然在民生基础设施方面落后于北上广,在“氪金”方面相比广州力度也稍弱,但深圳此次《办法》涵盖的范围更广。除了各地常用的“金钱攻势”外,还涵盖了培训、大学生实习、学术研究等多个层次,更加显示了深圳要扶持本土金融人才、引进高端金融人才的决心。
此次深圳发布《办法》,意味着深圳也正式加入金融人才的争夺战。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深圳全市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一批素质优良、创新踊跃的金融人才队伍。但是随着其他城市实力的增长以及金融人才引入政策的不断升级,区域间金融人才流动加剧,深圳正面临一场严峻的金融人才争夺战。针对深圳面临的金融人才竞争问题,为在金融人才资源激烈竞争中抢占优势,深圳这次拿出实打实的优惠政策,有望加大吸引各类金融人才的力度。
除了一线城市争夺激烈外,不少二线城市也已经加入金融人才的争夺战。
天津金融高端人才奖励包括:落户天津、就业、住房、子女入学、科研经费、法律援助、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支持政策。领军人才每人一次性补助30万元,对高级人才每人一次性补助20万元。对经审核认定的领军人才或高级人才,按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新区留成部分最高给予三年内100%的奖励,年薪总额以40万元为上限。
厦门为加快厦门高层次紧缺型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紧缺型金融人才分别能获得一次性40万元、25万元的安家补贴。
佛山对最高级的金融领军人才给予优厚奖励:根据相关认定办法,可以分为金融领军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金融高级专业人才三大类,激励扶持由行业专项津贴、地区补贴、进修津贴、住房补助、业绩贡献奖等5部分组成。
其中,行业专项津贴从5万元到30万元不等,地区补贴从2万元到30万元不等,进修津贴从2万元到20万元不等,住房补助则从3万到20万不等。金融领军人才每年可享受行业专项津贴30万元,地区补贴30万元,进修津贴20万元,住房补助20万元。
成都将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加速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入选“成都人才计划”金融类人才,将授予“成都市特聘专家”称号,给予100万元的资金扶持,并享受出入境与居留、资助、任职、薪酬、创新创业、税收、医疗和保险、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评价激励等11个方面特殊待遇。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