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注协公布了2018年的CPA考试报告,其中包括报名情况、出考率、各科通过率以及不同类型考生具体情况分析等内容,其中,有一组数据十分值得玩味——
根据数据显示,在26-35岁之间是CPA通过率最高的一个年龄阶段:
 

 
从报名人数上来看,30岁以下的报名人数最多,在出考率方面,基本上年龄越大,出考率越越高。而从考试结果来看,26-35岁之间的通过率最高,25岁以下的报名人数最多,出考率也不低,但是通过率却很低。
数据彰显事实,在26-35岁之间年龄段的考生,职业相对稳定,心态上更加成熟,考证的欲望也更为强烈。同时,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这个年龄段的考生其实也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证书价值的一群人。
也就是说,倘若你是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一名财务人,亦或是想在这个阶段内转行财务,那么最好能够达成“越早考证越好”的共识,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尽早的规划。
一条“会计路”走到黑?
对于财会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进企业做财务似乎是十分顺理成章的职业路线。
从最基础的出纳,到单独负责某个科目的核算会计,再到总账,晋升主管,然后到财务经理,甚至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这似乎便是大多数财务人目标清晰的一条“会计路”。虽然成为总监、CFO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非常渺小的,但这微小的概率并不妨碍年轻财务人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
只是,这样好似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一条职业道路,仿佛已经能够看到未来几十年的工作生涯,多余的可能性都在大幅降低,稳定未必是每个年轻人都想要的生活状态。
也正因此,他们大多更早地开始选择考证,在这个依然将“证书至上”当作某种选拔原则的时代,不同的证书往往意味着不同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一张备受认可的高含金量证书或许能够拓宽你的职业选择空间。
以国内财务人皆在仰望的CPA为例,拿下CPA之后,除了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外企、投行、证券公司、国企财务岗等都将成为可以尝试的地方。即便是不少人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金融行业,同样对CPA人才求贤若渴。
因此,高顿CPA研究中心的Geogre认为,考取证书并不代表终结,恰恰相反,这本看似轻薄的证书往往预示着另外多种可能的开始,考证的过程就像取经,到达“西天”之后是另一段【修行】的开始。
 

 
30岁之前,你多的是机会去“试错”
从前,我们总说“会计越老越吃香”,这里固然指的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却也不妨碍其与年龄形成的正比关系。事实上,我们终究不得不向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倒退低头,这些客观因素不可避免地成为考证路上的荆棘坎坷。
正因此,我们总在强调“如果终究是要考,就尽量早地去考”。在财务人的职业生涯中,30岁之前的年轻人,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去“试错”——看清形势,立志转型管理会计的可以从拿下CMA证书开始;想敲开“四大”大门,将offer收入囊中的可以从ACCA入手;尚未明确目标,想从普通会计开始慢慢摸索方向的可以先考取初级职称......总之,你可以去反复跳槽直到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不同的证书总有其不同的方向和用武之地,在系统的知识学习中树立一种“财务观”,又何尝不是一项令人骄傲的成就呢。
要知道,到了一定年纪,考证完全是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职场永远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年轻人。
▎本文作者:Stella,高顿财经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