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想再办个百度或者阿里。我只想办一个小餐馆,门口有人排队,然后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老雷,给我留个座位。’这是我*5的幸福。”5月7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采访间里,金山软件[7.89%]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CEO雷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雷军愿意做“小”,这话,你信吗?

  他接下来的话便“暴露”了心迹:“小米开始的那一年半,我们不允许任何人讲小米是我雷军办的,那一年半里,我也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我想我偷偷干吧,如果成了,我就承认;如果失败了,我就死都不承认小米是我办的。”

  对于有过一次创业失败经历又十分要强的雷军来说,不允许自己再次失败。不愿意承认“有”,是为“从无到有”做准备;不愿意许诺“做大”,是为“从小到大”做铺垫。在强敌环伺的手机产业,小米还小,此时,倒不如放低身段,先“甘于做小”,但长怀做大之心,等做大了再说“大话”不迟。

  仔细想想,雷军,这位40岁便先后投资20多家公司、创办的小米不到三年销售额便过百亿、以乔布斯为偶像追求极致、誓言将小米做成中国的苹果的“中关村[0.36% 资金 研报]劳模”,怎么会甘心在小饭馆里数毛票呢?
 

  开店先看时机

  效仿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雷军曾经对自己在大学成功创业充满自信。但一口气做大的“痴梦”让他尝到了苦头。

  1989年,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学生的雷军在软件编写方面的才华已开始逐步展现。1989年底,为了解决学校机房染病毒的问题,雷军和同学合写了“免疫90”杀毒软件。“免疫90”售价260元一套,上市后在武汉就卖出了几十套,雷军和几个同学每人都赚了好几千,之后也陆续获了一些奖,在《计算机世界》上发了很多关于病毒的文章。当时的雷军,成了小有名气的“反病毒专家”。

  1990年暑假,雷军和朋友4人*9次“创业”,这段“草率”的创业史后来被雷军无数次用来当做教育急于创业的年轻人的反面教材。“我那会儿显然过分自信了,以至于我们当时都没讨论过谁投钱,开张后做什么,靠什么赚钱这类实际的问题。年轻的时候,做决定难免会想当然。”

  “那会儿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白天跑市场,晚上做开发,基本不回宿舍,困了就躺在办公室里眯一觉。”回忆起那段苦日子,雷军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卖过电脑,接过打字印刷的活,但账上一直都没什么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我们团队里有个哥们儿麻将打得特别好。最困难那会儿,我们就派他去跟食堂师傅打麻将,靠赢来的饭菜票度日。”

  几个年轻人起初高涨的创业热情,逐渐被残酷的现实磨灭了。“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我真的具备创业需要的能力吗?琢磨了几个晚上之后,我提出散伙。”

  雷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不少人想白手起家、空手套狼,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这是很不现实的事儿,我就特别想告诉这些年轻人,你们为什么不能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找一家企业认认真真地干上那么三五年,等你资源经验攒足了再出来创业呢?”

  虽然雷军投资有些项目的时候,它们中的绝大多数甚至都没有注册、没有公司,但他并不主张年轻人过早创业。为此,他无数次苦口婆心地阻止过很多拿着方案请他“写支票”的年轻人。

  创业失败后的雷军,因在大三时破解金山汉卡结识金山董事长裘伯君。后来,22岁的雷军进入金山,从程序员一路干到总裁兼CEO;过去几年,作为天使投资人,雷军成功投资UC优视、YY、多玩等企业。

  2011年,雷军重返金山出任董事长。同年,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发誓与众不同的雷军,创办小米。时隔21年,当年的优等生、科技界的“拼命三郎”再次创业了。
 

  小店追求燎原之势

  创办小米的初衷,源自一段雷军给无数人讲过的往事:“大学时候特别爱看书,有一回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书名叫《硅谷之火》。书中乔布斯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当时就励志,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不然就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如此看来,雷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自己的事业往小处做。

  小米的联合创始人一开始就达到七个,而且每个都不简单。

  前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长于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前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长于软件工程;前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长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研发和产品设计;前摩托罗拉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广平,长于硬件设计;前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长于工业设计;前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和雷军则构成了小米公司管理运营的双核心。

  除了这个豪华的团队,雷军手里还握着更牛的资源库。

  在雷军做天使投资人的几年时间里,那些曾经受惠于雷军的IT精英,如今都成了雷军的好兄弟。在这些人眼中,雷军是个很靠谱很讲义气的人。

  这一次,雷军做手机,兄弟们纷纷向雷军伸出援手。多看科技的CEO王川(小米盒子的开发者)为雷军分担了金山的压力,凡客诚品的陈年替小米做了仓储物流。“这批兄弟在小米后来发展起来之后也帮了我不少忙。”

  与全球同类型公司比起来,小米的确只能算是一家小店。但这家小店的后厨和外围,正在不断地填充进来中国当前*3秀的科技界、商界的顶尖人才。

  再加上这支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中老年团队”还“拼上了老命”,最初的时期里,他们没睡过一个整觉,黎万强甚至创下了连续43小时不睡觉的“纪录”。

  如今,随着小米一天天做大,已经很难说雷军还愿意做“小”了。正如他在2013年创业者大会上透露出的小米的野心:小米要成为电信营业厅里面第五台常驻手机;三年前在世界各地已经点燃了火种,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小米要学海底捞

  前有三星、苹果、摩托罗拉等海外强敌,后有阿里、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劲旅,手机产业似乎已经繁荣到变态了,在这个时候进入市场的小米,如何立足?

  从找设计师、硬件工程师、供应商、生产商,到手机的主板、CPU、屏幕、通信模块等等环节,雷军不是没想过这条做手机的传统老路,但是这些对于雷军这个初涉手机制造的新人来说,是一条想都不要想的死路。“小米如果直接做手机,如何和积累了多年经验的大公司比?比不上我们就会很快被戴上国产山寨机的帽子。所以我们要做自己的特色。”

  “什么是好的作品?就是能给你超乎想象的服务,举个例子,我曾经去过迪拜的七星级酒店,那里面的服务非常好。他们知道你说中文,便会特意给你推荐一个说中文的人提供服务,他们还可以带你参观整个酒店的各个地方。可是,那毕竟是七星级酒店,你会觉得服务多好都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你去海底捞,你就会体验到什么是超出想象的服务,你在那儿吃饭可能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人家等位时候可以打牌、美甲、吃小食品,甚至能给女士换掉破掉的丝袜,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什么叫超乎想象?就是你在一个小餐厅体验到七星级酒店的服务!这就是小米的特色。所以新员工入职的*9课,我们一般都会带他们去吃海底捞。”

  雷军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小米论坛里,小米用户提交的任何问题,都会由潜伏在论坛中的小米员工迅速一对一解决。此外,由《爆米花》杂志不时发起的线下活动,也让小米和其他科技公司比起来更像一个大家庭。很快,雷军为小米聚集了将近300万的粉丝,雷军给这些人起了个可口的名字——“米粉”。

  全国各地的“小米之家”常常会有狂热的“米粉”给小米庆祝生日,举行线下活动。而小米的发布会上,“米粉”阵营的狂热程度,也丝毫不比苹果的“果粉”差,小米手机一推出就被疯抢而空。

  4月9日,在小米3岁的生日Party上,雷军宣布小米在2012年销售了719万台手机,销售额(含税)达到126亿元。

  小米成了一匹黑马。
 

  时代呼唤伟大公司

  对于小米的生长模式,雷军有着自己独特的商业构想。“在小米内部,有一个词被提起的概率很高,叫‘CSP’,这其实是个你查不到的生造词,C指的是Contacts(联系人)、S指的是SMS(短信)、P指的是Phone(打电话,语音通话)。”黎万强此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

  雷军告诉记者:“这三点其实是手机最核心的通信功能的拆解,你看现在智能手机普及了之后,CSP这样的基础功能反而被忽视了,如果小米能把握住这次契机,成为国内变革CSP的主要力量,就肯定能做好。”

  从米聊开始,小米通过通讯录导入,牢牢捆绑住了*9批用户,米聊比微信出现得早,小米早期用户数的增长,它立了大功。而后来腾讯的“跟风”行为,给了雷军的判断一个肯定的回应。

  只做手机?雷军的“小店”显然不会就此满足。

  小米出过pad,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罢了。2012年,金山曾经透过其在日本的附属公司MobileInStyle发布了一台名为edenTab的7英寸平板。有意思的是,这台平板是联同小米公司开发的,并且同样是由英业达代工。被问及此事时,雷军不置可否地笑了。

  而在更早的一次采访中,雷军曾经向记者坦言:小米是有机会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但还是跟开始一样,顺势而为,这个新手机时代连传统的老大诺基亚都玩不下去了,除了苹果成功之外,大家都在猛干找机会。苹果赢就赢在了模式的创新,我觉得大家都在呼唤一家伟大公司的诞生,我们正好顺应了这个时代的要求。

  有了这话,雷军说自己愿意做“小”,还会有人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