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前后,是每年珠峰两个月攀登季出成绩的时候。今年恰逢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登山者络绎不绝,商业登山氛围很浓,甚至出现了一桩救援纠纷事件。
近日,提供登山服务的圣山公司在带领A组冲顶时,有一名来自万科集团的成员夏剑锋出现严重反应而要求尽全力救援,据悉承诺支付巨额费用。圣山公司于是调动在突击营地的B组向导帮助,最终成功获救。但B组因向导、氧气被救援所消耗,被迫下撤,不得不放弃登顶。
商业登山1993年才开始在珠峰出现。此前的70多年,人类亲近珠峰的方式都是自主攀登。所谓商业登山,是指登山客户支付一笔费用给探险公司,由探险公司负责高山上的服务。简而言之,就是“能力不足金钱补”。客户之间更多的是各顾各的关系,而不一定是彼此协作的关系。
正是通过商业登山,许多普通人才能够实现“世界*6峰之梦”。珠峰至今已有5000人次登顶,大部分是近20年通过商业登山实现的。珠峰商业登山进入中国,则始于2003年。那一年,我正好也在登山队里负责珠峰前进营地。
就商业登山而言,登山客户加上个人装备和大交通,直接成本至少40万。然而,商业登山固有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国式商业带来的新问题,正在逐渐侵蚀着登山这件“商业赖以生存”的运动本身。中国式商业珠峰的缺陷,在60周年的舞台上逐渐显现。
比如此次A组7人主要是缺乏能力的企业家,而B组是普通登山爱好者,比A组更具有实力和经验,按照惯例应该把他们放在首先冲顶的A组。那么,这种分配意味着登山这种本来很个人化的运动,也被势力化,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想通过登山打造个人形象或实现个人理想的背景下。
此次事件提出一个问题,在B组有能力、天气也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继续登顶。很大一部分责任是主办方的协调能力和应急方案不当造成的,应当给予B组队员全额补偿,虽然赔偿并不足以弥补他们的遗憾。
在珠峰上救人,是伟大而危险的。圣山的向导们为此承担着极大的生命风险,B组队员为此遭受了巨大损失。当然,相关公司和部门也给予了B组一些“荣誉”,但商业登山应按照商业的规则处理,而不只是荣誉。获救者也应该承担责任,因为正是他占用了别人的资源而导致B组准备几年的登顶梦碎,成本高昂,损失巨大。
但是,目前的事态则是被救者不提当初承诺的费用支付,而圣山公司也没有给予B组补偿。这种种怪现象背后,商业利益高于登山规律是否适当?公权力与商业利益能否清晰切割?商业登山机构的风险应对机制和诚信意识是否充分?特种商业纠纷的仲裁是否欠缺?
此次万科集团有多名登山者,作为一家商业机构,应该遵守商业规则与契约,而不是装聋作哑。而对商业登山服务而言,缺少充分竞争的商业登山,既不是好的商业、也不是好的登山。中国式商业登山,该有所进步了,否则世界之巅将不再是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