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瘦肉精”缠身的双汇,终于在打完一个漂亮的业绩翻身仗之后,让锦衣华服的跨国并购来得迅猛且吸引眼球。5月29日,双汇国际宣布收购美国规模*5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以每股34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全部已发行的1.388亿股份,交易价格约为47.2亿美元。此外,双汇国际还将承担史密斯菲尔德24亿美元的债务。整个交易约为71.2亿美元。
券商关注的是“钱”,百姓关注的是“肉”。尽管双汇的业绩早已“咸鱼翻身”,但在食品安全领域风声鹤唳的现实语境下,曾经的不堪、过往的疮疤,都不会像漂亮的业绩那么容易被遗忘。因为,消费者不是机器,消费心理与消费记忆会烙印在每一次交易选择之上。
双汇集团创始人万隆说,“史密斯菲尔德是全球*5的猪肉加工企业,规模*5、品牌美誉度*4、技术*8进,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所以我们这次到美国收购,就是去选择史密斯菲尔德。”这话说得很含蓄,也很艺术。跨国并购不管是“蛇吞象”还是“象吞蛇”,彼此总要有点“互通有无”的前提。史密斯菲尔德曾经创造并拥有无数辉煌,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5、产业链最完整、管理最精细的世界级着名企业,但也奈何不了美国肉品消费的饱和现状,增长遇到天花板之后,只能无奈地选择作嫁双汇。那么,它的技术与质量能顺带着嫁过来吗?
先来说说技术。诚如瑞银中国并购组负责人所言,中国潜在高端消费能力不弱,但中国消费者信不过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在食品业尤为如此,通过与海外公司的并购可以说服中国消费者信任他们的产品。然而,这是理论上的一厢情愿还是实践中的美好愿景,不能看牌子上的“空谈”,还得看经营管理中的“实干”。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任何一种生产经营或管理的技术,都不是孤立的,是深深契入当时当地的文化、法律、环保、劳工权益等格局的。譬如史密斯菲尔德的猪肉生产技术,与动物福利息息相关。据史密斯菲尔德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文件显示,由于下游食品企业对动物福利保护提升的压力,公司目标到2017年,给每头怀孕母猪建立独立产舍,每头母猪居住空间将是目前的两倍。改造旧猪场、培训和招募人员,公司将总计支出约3亿美金进行改造,相当于过去五年年均1.42亿美元净利润的2倍多,这还仅仅只是公司改造自有460个猪场的成本,尚不包括数千个合约生产农场。这样的“技术”,能否西风东渐到中国的肉品生产链条中来,恐怕眼下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再来谈谈质量。《华尔街日报》就曾说得很坦白:将本国*5的猪肉供应商交给一家来自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地区的公司来运营,容易引发消费者质疑。人家自然担心的是人家吃的“放心肉”,这样的担心也许是杯弓蛇影,但对我们自己来说,是不是真的一定能“取长补短”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微博中表示,双汇收购世界*5猪肉生产商的*5风险是什么?是我们放松乃至取消瘦肉精禁令。现实来说,内资企业没有参与的外国违规、有害商品要想合法化,会遇到巨大阻力;但如果内资大型企业参与了外国违规、有害商品的生产销售,则此种违规、有害商品很可能顺利合法化。这话说得可能有些偏激,却也未必真是杞人之忧。跨国并购未必都是“取长补短”,一不小心,干出“以短遮长”的事也不是没有过。
资本收益的问题,自然有股东去操心。对于民众来说,关心的只是“中国肉”的质量与价格。按理说,双汇是最该知道敬畏市场、尊重规则的道理,但这些年,“在哪儿跌倒继续在哪儿跌下去”的无良案例并不鲜见,公众担心的恐怕就是两点:一是有了“大牌”庇护,小猫腻与潜规则是不是更可以畅行无阻?二是国际化的猪肉会不会在性价比上奉行“分裂主义”——*4的出口、剩下的内销,出口的价廉、内销的价高?
这些担心,是为警醒。双汇的并购之路“无限风光”,也不能忘了一座座“险峰”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