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越过了2万点的关口。华尔街上欢呼声此起彼伏。经济复苏了,失业率降低了。大企业都坚信经济还将持续走向繁荣,于是掀起了并购浪潮。看空者和唱反调的人们被羞辱,被抛弃,被彻底遗忘了。散户投资者生怕被大潮抛在身后,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资金倾泻到股市当中。
  接下来,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局面再度急转直下。经济复苏之后,成本开始上扬了。失业率降低之后,工资不得不上涨。联储开始加息,来遏制通货膨胀。与此同时,企业面对着残酷的竞争,为了确保市场份额,只有诉诸降价。利润重跌,股票价格也开始下滑,最终演成一代人时间之内的第三次大崩盘。
  太牵强附会了?不一定吧。
  阅读了华尔街大前辈格兰厄姆(Jeremy Grantham)的信件之后,我感到我们有许多值得担心的东西,而前面描述的那种狂野变化就是其中之一。
  在最近的极度信件当中,这位博士的资产管理公司GMO的创始人预言道,在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经济的持续扩张,以及华尔街潜在的特大交易推动下,股市的泡沫将继续膨胀。
  格兰厄姆估计,在泡沫真正破灭之前,标准普尔500指数肯定会冲上2250点,即较目前上涨14%。如果道琼斯(17086.63, -26.91, -0.16%)工业平均指数也能够获得类似的涨幅,则届时的点位就将在2万点左右。
  毋庸赘言,这样的涨势肯定会让牛派占尽上风,让熊派再无任何藏身之所。其实,我们现在距离那一天并不算多遥远。就说现在,道指高居1万7000点,而且所有的绿灯都亮着,谁敢看空?
  可是,格兰厄姆却实实在在地警告投资者,虽然短期前景看上去不错,但是长期前景却要糟糕许多。他的公司预计,过不了多久,真实利润和股价就将从现有的创纪录水平开始下滑,股价现在涨得越高,将来跌得越狠。
  奇特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因此未来的变数自然也会更大。
  现状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有很多股市长期回报预测指标,历史表现记录都非常靠谱,其中一些甚至拥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回溯数据。现在,几乎这些指标当中的每一个都显示,美股已经大大高估了。股票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如果历史可以投射到未来,那么投资于如此高估的股市,或迟或早总要自食其果的。
  不久前,我在文章当中介绍说,理财顾问史密瑟斯(Andrew Smithers)的研究显示,我们已经进入了美国股市历史上仅次于1999年和1929年的第三大泡沫,可是,许多读者的留言却是:“干嘛要这样?为什么不能放松一点,学会爱上这牛市呢?”
  我只能一笑置之。难道我不想爱上牛市吗?归根结底,我写作的内容并不是什么情绪或者感觉,也不是因为我“看空美国”,或者因为我是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
  股市高估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又不是蜜蜂钻进了裤腿。
  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些计算结果和一些历史知识而已。我很遗憾,但那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史密瑟斯的计算是一托宾的Q比率为基础的,后者的数据库拥有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比率具体说来就是将股价和企业资产重置成本进行比较,在预测股市未来长期回报上的表现非常了得。在过去,如果你在Q比率较低的时候购买股票,你在其后十年或者二十年时间当中的回报真的会很棒,而如果你在Q比率较高时入场,结果则恰好相反。
  今天,以Q比率为标准的话,我们应该说股价真的是非常昂贵,在过去,除了1929年和1999年之外,任何时间都不能与之相比。
  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分析师宣称,史密瑟斯的计算其实是一个“单一可变误差”,意思是说,他只依靠一个指标,所以结果不那么权威。
  如果真的是那样就好了。
  综合考虑企业的营收、股息、净资产、利润,甚至将国民经济也纳入进来,应用其他指标去度量,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也都是如此。这些指标都会告诉我们,美股高估了,相当高估了,甚至是严重高估了。
  比如,联储的数据显示,美国的非金融企业股价目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5%,而1945年以来的长期平均数字则是65%。顺便说一下,这也是巴菲特(Warren Buffett)高度重视的一个指标。在互联网泡沫发生之前,从1945年至1995年,这一比例平均而言是50%。
  目前,以标准普尔500指数计算,美国股票的价格大约相当于年度股息的53倍,而耶鲁大学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搜集的数据显示,1870年以来,历史平均水平是,股价相当于股息的23倍。
  我们还可以使用周期调整市盈率,即将股价与之前十年的每股盈利(足够的时间长度可以排除掉短期因素的影响)进行比较。1880年至今,美国股市周期调整市盈率的长期平均水平为16,而今天却已经达到了大约26。
  从各种不同的指标看来,对美股当前价位的判断结果都是一样的。于是,在我看来,现在我们也只剩下了两个选项。
  1. 美股确实高估了。
  2. 这一次和过去完全不同。
  你自己选择吧。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