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改委委托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撰写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每年要为清洁能源开发筹集高达2430亿美元的资金。气候组织并预计中国七省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的碳交易试点在2014年将继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各交易试点中,以广东省的交易体系*5。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预测数字较虚,即使资金缺口真的有那么多,也并非不能弥补,因为清洁能源种类多,投资主体也多。他认为碳交易和碳税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
资金缺口2430亿美元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将在2015年将碳浓度减少17%。到2050年,中国使用的能源中将有50%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把碳浓度从2005年的水平降低40%-45%。中国去年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为677亿美元,比2011年提高20%,占全球四分之一。报告指出,为了达到减少碳浓度和低碳能源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需要支出的资金规模将是去年的3.5倍多。
报告称,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在2015年投资高达3330亿美元的资金,到2020年投资4130亿美元。目前的公共和民间资金不足以完成投资,融资缺口约为2015年G D P预估值的2%,或为每年高达2140亿美元资金,到2020年资金缺口将高达每年2430亿美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每年对于清洁能源的投资才是实在的。即使资金缺口真的有那么多,也并非不能弥补,因为清洁能源包括水电、新能源等,种类多,包括政府和市场在内的投资主体也很多。气候组织向南都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据估计,“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的节能减排投资超过2000亿元,撬动了约2万亿元的社会投资。
碳税、碳交易即将实施
此外,报告指出,碳交易将是气候融资的重要策略。气候组织建议,除了通过征收碳税或能源税外,政府也可订立排放上限,通过碳交易由市场决定碳排放价格。研究显示,中国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在2014年将继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各交易试点中,以广东省的交易体系*5。
气候组织估计,至2014年,中国的地区碳市场将覆盖7亿吨碳排放,而澳大利亚、美国加州、欧洲的碳市场则分别覆盖3 .82亿吨、1 .65吨及21亿吨碳排放。而当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全国碳市场时,则会成为全球*5的碳交易体系。
对此,林伯强向南都记者表示,碳交易、碳税都将很快进入实操阶段,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就会实施。“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碳排放交易的第二大市场,但交易量不会很大,因为人们是否愿意交易以及是否能够承受成本仍是问题。”他认为,气候组织预计的到2014年中国碳排放市场达7亿吨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