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66.50,1.80,2.78%)是个诡异的公司和股票。它极其普通,却时时随风而动。2008年德赛电池发生异动交易21次,2010年15次,2012年6次,2013年2次,始终处于高波动状态。
 
  中国超级标本
  公开信息显示,德赛电池的前身是深万山A,以做房地产开发租赁为主。2004年,惠州市德赛工业集团接手其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后深万山A几经变迁更名为德赛电池,主业也变更为新能源和电池。
  经过一系列变动,原本微利乃至亏损的德赛电池开始有所起色。2001年德赛电池盈利1452.61万元,2002年182.44万元,2003年亏损3324.56万元,2004年扭亏为盈290.86万元,2005年1813.59万元,2006年2347.33万元。不过好景不长,2007-2009年期间,德赛电池的基本面又开始变得飘摇——2007年盈利只剩714.85万,2008年293.53万,2009年亏1729.25万。
  资本市场刚开始投射到这家锂电池公司身上的目光也并不多。在2007年之前,德赛电池只是一只表现平平的个股——2004年平均股价仅有7.23元,2005年均价6.23元,2006年6.27元;2007年开始爆发,平均股价突破了10元,但*6价也不过是13.29元。
  真正使之走进投资者视线是在2008年9月。当月27日,巴菲特宣布以18亿港元收购从事汽车及电池业务的比亚迪(34.55,0.02,0.06%)10%的股份,一度刺激电池股疯狂上涨。经游资、机构大肆炒作,短短的3个月内德赛电池发生了多达21次交易异动,股价从4.45元一路狂飙到36.88元,涨幅511.86%。
  这是德赛电池*9次被称为“超级黑马”、“超级大牛股”。
  不过根据当年德赛电池的3季报,其前三季度实现净利合计只有404.5万元,每股收益仅0.0296元。而动态市盈率已超过200倍,估值显然过高。“当时我们觉得它的基本面不是特别突出,涨幅却已经很大,但是没想到后来几年涨得更吓人。”前述深圳私募表示。
 
  财务模式揭秘
  被营业外收入填充的财务泡沫如何迷惑资本?留下的黑洞是什么?
  激增的短期借款、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激增以及存货的代价。
  2010年起德赛电池的基本面又开始好转——2010年盈利高达7137.57万元,2011年1.19亿元,2012年1.44亿元。
  但是,这些表面上靓丽的数字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出售土地和公司,存在一定的水分。
  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德赛电池的净利润实际为4263.96万元。当年,德赛电池处置宇丰土地获得了3011.43万元,同时注销了严重亏损的孙公司武汉市德赛高能电池有限公司产生投资收益1466.71万元。
  2011年,德赛电池继续处置了控股子公司德赛杰能电池有限公司,获得655.06万元投资收益。2012年德赛电池的业绩攀上了巅峰,却是以激增的短期借款、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激增以及存货为代价,直至2013年一季度这些指标才有所回落。
  在华南的一位券商研究员看来,“锂电池这个行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但客观来讲德赛电池要成长为一家业绩特别好看的公司,还需要时日。”
  不过在资本市场上,德赛电池却是近3-4年来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可以看到,2010年它的均价达到了22.75元,2011年24.49元,2012年30.93元,2013年以来50.59元,崛起的速度和幅度相当惊人。“这不能单纯用基本面去解释,应当是跟各路资金炒作重组预期有关。”前述华南研究员表示。
  如果说股价暴涨背后有故事,重组的确是近年来德赛电池讲述过的为数不多的故事中的一个。不过,在市场扎堆吹捧的同时,德赛电池大股东已悄然减持。据记者统计,历史上惠州市德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进行了5次减持,分别是2009年6月3日-7月14日减持246.29万股、2009年7月15日-2010年5月31日减持246.29万股、2010年8月19日减持123.15万股、2012年5月18日减持68.41万股、2013年5月22日-5月30日减持221.34万股。
 
  内幕交易案
  “德赛电池内幕交易案”揭开的股价暴涨秘密?以及利益方的隐秘关系?
  这是德赛电池交易模式的根本真相,以及频频异动的本质。
  2012年2月10日,德赛电池发布临时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事项”。
  2012年2月20日,停牌的答案揭晓——德赛电池拟定向发行股份,以1140万港元向管理层持有的香港创源购买惠州蓝微、惠州电池和惠州聚能各25%的股权。这三家惠州子公司是德赛电池持股75%的控股子公司,也是德赛电池的主要经营性资产(另有间接控股的惠州锂电和参股公司惠州亿能)。
  但是很快,2013年3月26日的另一则公告宣告了该重组计划的终结。“我们提出来终止有两大原因,一个是我们当时内部122个股东,他们对评估值意见不一样,对利润意见不一样。第二个是惠州聚能的亏损,亏损企业很难评估。你装进上市公司,市场是很难接受的。”德赛电池方面解释。
  还没等资本市场回过神来,这项所谓的重大利好就在一个半月内神奇地夭折了。
  但是余波未停。台面之下,证监会在2012年5月就对德赛电池前董事总经理冯大明等人涉嫌利用内幕信息交易“德赛电池”股票的行为进行了立案稽查,经查其涉嫌犯罪。2012年7月,证监会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2013年3月12日,王文芳等人在上海一中院出庭受审,对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的犯罪事实均予以认罪,但就涉案违法所得金额存在异议,本案未当庭宣判。
  随后是2013年7月15日,冯大明等人涉嫌内幕交易罪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冯大明并未明确认罪,当日未当庭宣判。
  公开信息显示,冯大明自2004年起在德赛电池任董事总经理,2005年开始持股,此后有所增持。但是自2009年起冯大明开始减持,并于2012年6月8日后从德赛电池请辞,当日德赛电池股价大跌7.10%。截至2012年年末,冯大明已清掉了手中的全部股份4.22万股。
 
  高风险结盟者
  揭秘15亿账外理财资金和机构呼应关系内幕。高风险会不会崩盘?
  一笔高达6亿资金的内循环滚动操作玄机,以及其中的可能情况。
  德赛电池在2004年易主和变更主业后几乎没有机构股东垂青入驻,直至2010年资金突然暴动,机构敏感买入。
  2010年4月,在大盘大跌的背景下,凭借“分拆概念”,新能源概念以及“季报扭亏”,4月8日-5月6日,德赛电池的股价从13.5元的低点攀升至5月6日26.68元/股的高位,涨幅高达88.51%,区间振幅更是达到100%。当时市场传闻称华夏基金王亚伟已率先杀入,其他机构投资者及资本大户竞相跟风。这一点与2010年半年报的披露信息吻合。2010年中报显示,德赛电池前十大股东中涌现出多只基金,包括华夏基金管理的三只基金华夏大盘精选、华夏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和华夏复兴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兴业全球基金旗下的两只基金兴全社会责任股票型和兴全合润分级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说,机构进驻德赛电池主要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王亚伟的投资再次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不过,到2010年三季度上述两家基金公司就已果断撤出,并不符合内幕交易的时间条件。
  在德赛电池重组前夜,继华夏基金和兴业全球后,长信、天弘、中银、中海基金纷纷开始关注德赛电池。据理财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大约有75只基金曾持有德赛电池,而有7只基金均是在2011年6月30日之前买入并且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卖出的,未牵涉到内幕交易。
  从同花顺(26.350,-1.05,-3.83%)调取了基金每季度的重仓股,发现从交易时间上首先可能符合内幕交易买卖时间的有两只基金:中银价值混合和汇添富深证300ETF联接。这两只基金均是在2012年一季度持有德赛电池,2012年二季度已完整退出。
  而如果从基金每半年度的全部持仓明细上看,在2011年下半年买入并且在2012年上半年卖出德赛电池的基金有12只,它们分别是华夏优势增长股票、招商深证TMT50ETF、汇添富深证300ETF、华夏行业股票(LOF)、华安深圳300指数(LOF)、中银价值混合、汇添富深证300ETF联接、工银稳健成长股票、工银精选平衡混合、华商动态阿尔法混合、农银策略精选股票和博时新兴成长股票,这些基金的买入卖出时间点有可能符合内幕交易的时间条件。
  此外,在2012年上半年买入并且在2012年下半年卖出德赛电池的基金有52只,这些基金的管理公司主要有泰达宏利、诺安、景顺长城、中银、嘉实、招商、摩根士丹利华鑫、国联安、广发、上投摩根、中海、东方、天弘、富国、汇添富、海富通、新华、浦银安盛、万家、长信、汇丰晋信、信诚、金元惠理、纽银梅隆西部、民生加银、平安大华和兴业全球。52只基金中,泰达宏利和上投摩根各占7只,排名*9。这52只基金的买卖时间同样有可能符合内幕交易的时间条件。
  不仅基金青睐,信托公司和券商集合理财也有入驻德赛电池。据理不完全统计,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广发金管家抗通胀通缩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广发金管家理财策略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买卖德赛电池股票的时间也有可能符合内幕交易,它们均是在2012年一季度成为德赛电池的十大股东,2012年二季度就退出了德赛电池十大机构股东之列。
  从买卖时间上说,这些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信托公司有可能符合内幕交易的时间条件,但是否构成内幕交易还需进一步确认和调查。可以确定的是,2010-2012年间德赛电池交易异动频发,2010年15次,2011年3次,2012年6次,每每有机构专用席位参与。
  蹊跷的是,尽管资产重组戛然而止,短期内依然不改机构对德赛电池的热情。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3月26日,机构专用席位尽管有卖方抛出德赛电池453.26万元,但买方吸入了1940.23万元,力量更胜一筹。当日德赛电池股价发生异动,暴涨9.24%。
  2012年6月29日,德赛电池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惠州蓝微(原重组标的之一)将对其持股60%的德赛锂电进行清算。德赛锂电成立于2005年2月,主营一次锂锰电池。但是自成立以来因资金短缺、研发及风险控制能力弱等原因,销售规模难以获得有效提升,产品销售毛利处于逐步下降态势,持续亏损已使公司处于资不抵债的局面。截至2011年12月31日,经审计,德赛锂电总资产1727万元,净资产-521万元,2011年的净利润为-588万元。
  德赛电池对孙公司进行清算,被市场解读为“前期夭折的资产重组将可能随时重新提上日程”。
  机构再博重组的愿望,从2012年半年报中更是可见一斑。2012年中报显示,新增德赛电池机构客户数量大增,共涉及31个基金公司(61个产品)和1个券商,其中有27家是新进基金。而在2012年一季度末,还仅有7家基金7个产品驻守德赛电池。
  其中,着名基金公司博时基金是历史上首次入驻德赛电子,持有70.64万股。嘉实基金也属于首日进驻,旗下5只基金产品共持股595.15万股;招商基金也是*9次买入德赛电池,旗下4只产品共持20.78万股。反而是最早杀入的华夏基金,开始将原本持有的116.75万股减持到20万股。
  从3季度起,驻守德赛电池的机构开始见少,仅有11个机构股东,包括9个基金公司和2个信托公司。机构意见分化开始凸显。嘉实基金增仓288.48万股;而博时基金已不见踪影(此后再无买入);招商基金、华夏基金也选择了退出。
  2012年10月10日,德赛电池再次发布公告,同样以资金短缺、规模及产能限制、高端人才缺乏、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销售毛利逐步下降、持续亏损已使公司陷入资不抵债的局面为由,对同在惠州主营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控股公司惠州聚能(原重组标的之一)进行清算。
  2012年惠州聚能亏损4903.31万元,2011年亏2705.84万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18.19万元,但此前三年均告亏损,2009年、2008年、200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571.53万元、-1267.74万元、-1505.13万元。
  重组预期再度被引爆,当日德赛电池股价大涨7.14%。
  4季报显示,有58家机构持有德赛电池,包括53个基金、2个信托和3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嘉实基金减持了52.97万股;而招商基金、华夏金分别增持了8.09万股、39.27万股。
  纵观2012年全年,德赛电池涨幅高达46.90%。
  步入2013年,2月22日证监会通报了德赛电池涉嫌内幕交易案的情况,但对股价打压并不大。2013年以来,德赛电池股价暴涨了111.65%,现价与2006年相比,涨幅已超过10倍。
  今年以来,德赛电池在资金层面放出大动作。一个在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额度内循环滚动操作金融衍生产品,这一投资额度比去年的投资计划足足扩大了10倍;另一个是在6亿范围内滚动进行银行理财投资。
  无论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金融衍生品投资,德赛电池的投资收益都低得出奇。去年2亿银行理财投资中,德赛电池仅仅获利200余万。不断大手笔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质押短期理财产品,已成为德赛电池的主要补血方式。其2012年三季报就披露,“所购买的11460万短期理财产品全额质押,以获得同等额度的银行融资。”
  2012年,德赛电池2.1亿的短期借款中,用以投资金融衍生品的全额保证金借款就占了76.71%。其货币资金的主要部分就是由这些借款构成。2012年三季度开始,德赛电池货币资金余额从年初的1亿翻至2.08亿,其原因并非货款回笼,而主要来源于公司借来的保证金存款,其中9900万元保证金全额质押以获得同等额度的银行融资。

  文章来源:会计师世界:http://www.ac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