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欧经济贸易及金融合作关系的日益紧密,欧洲作为亚洲以外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地位正不断得以巩固,该地区正迎来离岸人民币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昨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7月,欧洲在全球人民币支付价值的占比为10%。自2013年7月起,欧洲与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之间的人民币直接支付增长105%,人民币使用量正呈现可观的上升趋势。
  事实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日益增长的跨境贸易驱动,而即将亮相的沪港通和自贸区黄金国际板也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7催化剂。
  “人民币国际化是循序渐进的, 沪港通提供了另外一种投资渠道,相对于过去集中在个人和贸易现在是资本项下的进出,它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林伟中昨日在上海接受《*9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沪港通的安排是一种全封闭的方式,但下一步可能会放开。
  欧洲市场“多点而动”
  过去一年中,四个欧洲国家已跻身人民币十大离岸市场(不包括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其中英国领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的增长达123.6%;其次为德国(上升116%)、法国(上升43.5%)和卢森堡(上升41.9%)。
  “对大部分这些欧洲贸易枢纽而言,使用人民币的主要贸易伙伴仍是大中华区。然而,卢森堡等部分国家的完全离岸资金流(例如不经大中华区进行)所占份额有所增加,它们的业务似乎明显地有所转变。日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我们预期完全离岸资金流的贡献将逐渐增多。”SWIFT亚太区支付市场总监Michael Moon表示。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监管及金融机构与欧洲国家加强合作,包括人民币清算银行的授权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币贸易活动。在人民币清算行相继落子英国伦敦和德国法兰克福之后,中国人民银行6月底也已分别与法兰西银行、卢森堡中央银行签署了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继英国及德国之后,我们可能会在法国、卢森堡甚至瑞士看到类似趋势。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和瑞士国家银行签订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令瑞士加入成为新的人民币欧洲贸易枢纽。” Moon表示。
  自2010年7月从中国香港起步,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受到全球各大金融城市追捧,而欧洲极有可能成为亚洲以外的第二大离岸人民币市场,连通亚洲和美洲时区,实现人民币24小时交易。由于基本需求不同,这些国家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具有不同定位并各有侧重。
  与此同时,中欧双边资本市场准入也将放宽。欧洲投资者可以通过RQFII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在岸人民币资本市场,中国投资者则将被获准进入伦敦和法兰克福的资本市场。
  投资货币功效“初现”
  整体而言,人民币再度巩固了其作为第七大最常用全球支付货币的地位,占全球支付总额的1.57%。2014年7月人民币付款价值较2014年6月上升3.0%。全球角度看,全部货币于同期的价值仅上升2.0%。
  近一年来,依靠贸易驱动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速明显,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发展为投资货币,并正朝着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这一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稳步有序地推进。
  “每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总体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三载,基本上是在国家的开放程度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贸易和自身投资走向全球。”南洋商业银行中国财务总监周伟荣昨日在接受《*9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资本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离岸人民币市场将来或逐步依赖资本项下的业务推动。上海自贸区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不久之后将挂牌,允许外资交易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合约无需先兑换成美元,各交易品种均会对境外投资者开放,以进一步刺激离岸人民币市场;与此同时,沪港通的推出已进入倒计时,海外人民币资金也已“各就各位”,境外个人投资者未来接触境内人民币股票资产的方式更加自由。
  “就具体资金流方面来看,自贸区正在建立的黄金国际交易平台 以及将来其他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平台的建立,人民币计价的比例越高,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速度就会进一步加快。” 周伟荣对本报表示,相信随着沪港通的开通,以及将来与伦敦、芝加哥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中国在全球的采购能力和商品输出能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将会变得更稳固。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