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总理莫迪访日期间,同意将两国关系提升到“特殊战略性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界定的确“高大上”,但是从双方发表的联合宣言来看,实质性的合作内容并不是很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莫迪之间的“特殊”的私人关系已经确立起来,但两国的“战略性”合作还需要填充,日印的热络无疑搅动了整个亚太大国政治的格局,亚太地区也进入大国纵横捭阖的“新常态”。
  莫迪在赴日之前就与安倍在推特上进行了交流,凸显了两人关系的紧密程度,在日期间也得到了超常规接待,而今年年初安倍访印时也曾受邀观看印度国庆大典。莫迪刚当选时就有首访日本的计划,访问也印证了莫迪将日本置于印度对外关系的*6位置,并非虚言。领导人之间的私人友谊当然有助于拉近国家关系,但是日印关系能不能达到“战略”高度,还是需要利益的契合点。
  日印接近可以说各取所需。莫迪需要拿着印度的地缘价值、民主制度以及巨大的市场来换取日本的资金、技术,实现印度经济的转型与快速增长,使印度能够进入经济大国的俱乐部。安倍则在联合声明中将“积极和平主义”、解禁集体自卫权等事项也写了进去,可见希望得到印度支持,做个“正常国家”,两国一起推动联合国改革,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另外,“安倍经济学”碰壁,日本第二季度GDP大幅度缩水,经济复苏的步子远远低于预期。安倍深知经济复苏的必要性。日本国内企业有大量的剩余资金,无处可投,在金融系统中空转。日本希望印度成为其出口、投资的“热土”,在高铁、核电等基建领域率先进入印度,占据优势。
  安倍希望以安保和经济两个轮子让日印的“战略”关系转起来,但是印度的反应并不是很积极,日本期望值很高的日印“2+2战略对话”、核电、高铁等项目只是有了个意向,还没有敲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显然印度还没有打算将自己绑定在日本身上——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想“有声有色”,怎么可能受日本这样一个“半主权国家”的摆布?
  当然,莫迪想要推进改革开放,将印度经济再次导入高速增长的轨道。莫迪在古吉拉特邦做首席部长的时候,其实是借鉴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强政府”加市场经济,成就了该邦年增长10%的奇迹。的确,日本是东亚模式的奠基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跟日本绑定,就能取得和日本一样的成就。与绑定相比,莫迪更愿意在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国面前保持开放与多元的态度,为印度赢得更合适的价码。
  莫迪需要将印度12亿人口的负担变成红利,只有将印度融入地区和世界市场之中,庞大的人口才能转化为经济增长力量和市场容量。在未来,对东亚模式青睐有加的莫迪不但会加强与日本的联系,也会深度介入东亚安全与经济事务,分享东亚经济增长的红利,加入东亚大国博弈的游戏。印度暂时不会在东亚加入阵营式的结盟,而是会以智慧和能力探索纵横捭阖的机会。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