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拟IPO(首次公开募股)企业向证监会递交财务自查报告的截止日期。证监会*7数据显示,在财务核查风暴的威慑之下,已有124家企业被终止审查,梦断IPO。
至此,证监会对IPO在审企业财务专项检查的自查阶段工作正式结束。4月起,证监会将对上交自查报告的700余家企业启动复查和抽查工作。至于IPO的重启时间,监管层目前仍无明确表态。
财务自查最后一周:撤单企业激增76家
在财务自查的最后一周,被终止审查的拟IPO企业激增76家,其数量和密集程度皆为历史之最。截至目前,“史上最严IPO财务核查”的威力可见一斑。
去年年底,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规定当时正在排队的近900家拟IPO企业的中介机构必须在2013年3月31日前递交自查报告;4-5月,证监会在自查报告审核基础上,开展重点抽查工作,意在通过严格的财务核查遏制其业绩变脸和财务造假,进而疏导巨大的IPO“堰塞湖”。
经过3个月的严格自查,财务核查风暴已逼退124家排队企业,其中,创业板有104家企业的IPO申请被终止审查,主板及中小板共有20家企业被终止审查。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企业选择“临阵脱逃”。数据显示,在财务自查大限前一周,主动撤单的企业激增了76家,而此前仅有48家企业撤回IPO申请材料。
分析人士指出,上周出现撤单潮的主要原因是,多数企业担心过早披露将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在临近收官的批量撤回潮中退出,对单个公司的负面影响将会弱化。
证监会*7公布的IPO申报企业情况表显示,目前,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和创业板仍在排队的拟IPO企业数分别有173、353、239家,总数仍高达765家。
多位投行人士认为,随着专项检查的深入,预计被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创业板成撤单“重灾区”
数据显示,在上周退出的76家公司中,创业板拟上市公司依然占据大头,有68家企业无缘IPO。至此,创业板共有104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材料,超过撤单企业总数的80%,俨然成了掉队“重灾区”。
分析人士指出,证监会要求拟在创业板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在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等。这就意味着,如果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在2012年业绩下滑,则需立即撤回申请,而且保荐机构不允许以中止方式排队拖延时间。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宗新分析,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许多创业板拟上市企业2012年的业绩同比下滑甚至亏损。因此,在高成长性的硬性要求下,创业板成为撤材料的“大户”便也不足为奇。
上海交通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杨朝军指出,本次监管层意在把两类企业筛选出局:一类是业绩不真实的,另一类则是等待IPO时间过长,业绩发生严重下滑的。
财务复查风暴4月来袭IPO开闸仍无时间表
根据证监会安排,在自查阶段结束后,财务专项检查的复核和抽查阶段接踵而来。这意味着,700多家拟IPO企业及其保荐机构仍无喘息之机。而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何时重启IPO,证监会多次表示暂无时间表。
记者从某券商处拿到的《证监会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记录》显示,在4-5月份的复核阶段,证监会的审核部门将对每家在审企业的自查报告进行全面复核;同时,预审员还要结合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反馈和回复,在自查报告中发现有该查不查的,将直接移交稽查立案。
复核完成后,证监会还将组织15个以上小组、选取一定数量的在审企业进行抽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在审企业要上市,则必须通过财务专项核查,才能拿到发行批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亦表示,核查阶段结束后,IPO相应程序即可启动。
如果监管层严格按照审查程序,将流程全部走完,那么IPO的重启时间至少将是6月初。
然而,近日证监会的“换帅”让一些排队企业产生了侥幸心理,认为IPO审查政策可能会有所松动。市场上,IPO将提前开闸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事实上,在肖钢接任证监会主席之后,悬而未决的IPO“堰塞湖”始终是摆在他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新股发行之所以一直广受诟病,其原因就是其巨大的融资额对市场信心屡屡造成沉重打击,且新股上市后即陷入爆炒局面,对市场的抽资甚为严重。如果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到位,就重启IPO、纵容圈钱,则A股市场很难健康发展。
因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再次强调,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就意味着,IPO何日开闸仍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