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地理版图上,东亚地区(含东盟)一直以“世界工厂”著称,这既是对其制造业成就的肯定,但也意味着它在国际分工中拿最低的工资做最累的活,高积累低消费的模式与美国和欧洲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这一局面正渐渐改变,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没有白费,在国际金融危机重挫美欧消费能力的背景下,东亚正在朝全球*5消费市场的目标跑步前进,新的“世界商场”在东方喷薄欲出。
  东亚消费能力提升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ADBI)日前发布报告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间,东亚成功融入全球供应链,被描述为世界工厂。除了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外,东亚也在崛起为全球消费品的*5市场之一。
  报告从贸易结构对东亚消费能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
  报告认为,“世界工厂”东亚长期参与国际“三角贸易”的分工:东亚内发达经济体向次发达国家出口高端零部件,在此被组装成最终消费品,运往美国、欧盟等东亚外的发达经济体。
  从1999年到2012年,“三角贸易”模式不断加强。东亚半成品出口扩张了4倍,其中出口给区域内的比例从50%增加到几乎60%。2012年半成品出口在东亚出口总额中占比超过一半。
  报告强调,近些年来,东亚消费品出口持续增加,其作为消费品出口目的地的地位也在上升。
  一方面,美国和欧盟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导致东亚向其出口的消费品大幅下滑。同时,东亚向区域内出口的消费品明显扩张。1999/2000年,东亚大约60%的消费品运往美欧,到2011/2012年,该比例下降到40%。目前,大约30%的消费品向区域内出口,另外30%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口。
  报告还运用消费品出口距离模型论证了这一观点。在过去十年,东亚消费品出口距离平均为8000公里。但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亚消费品出口距离缩短了4.4%。相反,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消费品出口距离分别大增25.9%和13.7%。这些变化背后是东亚作为全球消费品出口目的地地位的上升。
  东亚的世界工厂模式仍具有很大活力,而它作为消费品出口目的地地位的上升则意味着传统的“三角贸易”模式开始瓦解。
  内外因素加速东亚贸易转型
  报告认为,东亚作为全球消费品出口目的地地位的上升既有全球经济环境的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原因。
  从外部原因上看,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向东亚的倾斜,这一调整的快慢取决于EU和NAFTA能否以及何时摆脱经济停滞,重获稳定增长。
  从自身原因上看,过去几十年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亚洲区域主义共同导致了区域内收入水平的提升、市场的扩大和贸易成本的降低。除非因领土争端而发生武装冲突或者大规模经济衰退,该趋势势必延续下去。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江林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制成品出口较大,东亚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性一直被世界工厂的角色所掩盖。随着几十年来经济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东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增长较快的一个原因便是消费能力的上升。
  国际金融危机后,东亚也加快了地区合作进程,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正在艰难进行,东盟内部也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建设,东亚正在逐步形成统一市场。
  东亚经济独立性增强
  报告认为,随着东亚发展为世界商场,区域内的经济体预计将至少在两个方面受益:高附加产品生产将得到鼓励,贸易成本也将减少。
  *9,在全球供应链中附加值更高的下游部分,如分销、营销和客服,东亚将占据更大份额,而这些商业活动以往更多发生在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等主要消费市场。苹果手机的价值链恰好反映了这一模式。虽然绝大部分苹果手机仍在东亚制造,但东亚得到的收益仅占苹果手机销售额中很小一部分。随着东亚作为终端消费市场的成熟,该区域很可能在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分配上占据更大份额。
  第二,东亚产品的订货至交货的时间将减少。消费品更多地向周边国家出口降低了运输与库存成本,最终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或产品价格的降低。例如,目前新组装好的汽车从日本运往美国要花费一个月时间,意味着运输和库存成本高昂。随着东亚作为消费品市场地位的逐渐重要,比如在物流成本极高的汽车产品,更多下游的商业活动可能在距离大为缩短的区域内发生。
  但报告也警示,东亚只有在能够实现和平发展与平稳增长的前提下,才能最终成为世界商场。
  “作为世界工厂的东亚意味着在经济上要依附于其他地区;消费能力的提升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则真正意味着东亚作为全球经济发动机的能力提升了,东亚的经济独立性和经济地位也因此提高”,赵江林说。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