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百度百科的“马蔚华”词条显示,他今年已经65岁,1949年6月出生于辽宁锦州,1982年吉林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1986 年获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招商银行董事、行长。2013年5月8日,招行宣布,马蔚华因年龄原因提出不再担任招行主要领导职务。
以下是马蔚华在中欧商学院20周年校庆“大师课堂”上的演讲,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创新”。
今天,我和大家讨论交流的话题是“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创新”。
谈起“创新”一词,我首先想到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塔勒布所著的《黑天鹅》一书。所谓“黑天鹅”,是指那些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为欧洲人曾坚信天鹅都是白色的,但这一信念随着*9只黑天鹅的出现而崩溃。塔勒布认为,现代世界恰恰是由那些极端的、未知的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黑天鹅”事件所主导的。《黑天鹅》一书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人类所处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塔勒布强调指出,面对不确定性环境,人类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否则,就会被一只只“黑天鹅”所打倒。
那么,如何对不确定性进行有效管理?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不确定性中包含确定性,未来既是不可预测的也是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是未来的精确图景,可预测的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就是说,面对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企业要主动求变而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而不消极对待;但企业的变革创新不是盲目的、无序的,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市场客户的本质需求。这就是不确定性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对金融机构而言,所谓的创新就是金融创新。而说起金融创新,不能不谈到华尔街。华尔街长期以来是世人瞩目的焦点,人们对它抱有一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情绪。对于华尔街,我比较赞同几年前曾热播的一部央视纪录片《华尔街》所宣传和叙述的主题,即华尔街创造财富的力量远大于其破坏财富的力量。一方面,由于华尔街贪婪、逐利的本性,不断引发金融危机,对财富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华尔街是撬动美国经济的杠杆,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从*9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世纪末美国工业化进程到20世纪末新经济转轨,华尔街在美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华尔街创造了现代美国。华尔街创造财富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
一位华尔街的金融高管曾经说过:“跟着客户的需求走,迅速转型,一直是华尔街长盛不衰的秘密。华尔街永远不会死去。”从资产支持证券到货币市场基金,从浮动利率债券到远期利率协定,从外汇期货到货币互换,从利率掉期到各式各样的信用衍生品,可以说,正是金融创新促成了华尔街金融财富的快速增值,并催生了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金融巨擘。
作为我国银行金融业的一份子,招商银行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挥金融创新的原动力作用。下面我想从招行的创新实践谈起,逐步展开今天的话题。
在招行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我的一个深刻体会是,创新只有紧跟市场需求,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需求,才能获得成功;而客户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往往引致客户需求的变化。因此,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就技术的发展变化而言,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蓬勃发展,人类正迈入一个网民24小时在线、信息全面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必然带来客户需求的变化,作为银行金融机构,无疑需要主动适应这样的变化及早采取创新应变的举措。
关于互联网技术:现状及影响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已经发生的未来》一书中写到:“在过去20年的某个不经意时刻,我们悄然走出了现代,进入了一个新的无名时代,充满机遇、危险和挑战的新领域将随之出现。”如今我们可以正式为德鲁克笔下的“无名时代”正式命名了,那就是“互联网时代”。
迈克尔·塞勒在《移动浪潮》一书中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把技术专家创造的第五次信息进步比喻成“浪潮”:*9浪是大型计算机,第二浪是小型计算机,第三浪是桌面电脑,第四浪是互联网时代的个人电脑,第五浪正是如日中天的移动互联网。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大幕已徐徐拉开。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预计到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将达到40%,全球移动宽带普及率将达到32%,互联网用户总数将接近30亿;到2020年,全球网络用户将上升至50亿户。就中国的情况而言,2013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6.4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61亿。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居世界*9,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至4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如果说始于上世纪70年代IT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局部数字化进程的话,那么互联网时代或许将完成整个人类商业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数字化,并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乃至思维模式。
*9,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成熟,使人类的“数字化生存”越来越成为可能。网络媒体、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络社区、微博、网络游戏等种类繁多的互联网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沟通交往、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和方式,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互联互通、自由互动的网络时代。
比如,网络媒体凭借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和多媒体性等特有优势,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并对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传统媒体形成了明显的补充和替代。
又如,搜索引擎的出现使人们搜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人们只需轻敲键盘,就能在瞬间获取网页、文本、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等各类资料,尽享网络带来的不可思议的搜索体验。
再如,现代社会疏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无法消减人类对交流的渴望。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等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以低廉的成本和快捷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各种形式的信息互动极大地变革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特别是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沟通场所,拓展了社交范围,以兴趣、价值观、事业为纽带的半熟人之间的弱关系正在取代熟人之间的强关系。用户从单纯的网络内容浏览者,转变为网络内容的贡献者、传播者、分享者,并借助其发布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形成对网络上其他用户的影响。
总之,人们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满足包括购物、社交、娱乐、阅读等在内几乎所有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尤其对于“宅”一族、网络新生代来说,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已经像空气、食物和水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以前我们使用“上网”这样一个词汇,现在我们越来越少用它了,而改称“在线”。以前,把互联网世界叫虚拟世界,把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叫现实世界,现在也较少这样划分了。因为虚拟世界已经不是脱离我们虚无缥渺的东西了,而是我们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只有线上和线下生活,而没有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了。
第二,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
30多年前,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预言,“不再有大规模生产,不再有大众消费,不再有大众娱乐”,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的生产、创造和消费。如今,这个预言正在渐变为现实。互联网的出现使得选择权更多掌握在消费者手中,个性化生产和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我的消费,我做主”,不再是消费者嘴边的口号,而是消费者实际的行动。消费者成为世界的中心,她们通过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物联网实时连接起来,正在形成一股巨大的看不见、又看得见的力量。相应地,小规模、定制化的柔性生产模式开始大行其道,轻灵高效的生产供应链倍受青睐,价值创造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的利用,过度倚重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公司”遭到抛弃,而苹果、谷歌等善于挖掘知识价值的“轻公司”迅速脱颖而出。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网络正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网上店铺为例,其与传统实体店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一是经营成本小,筹办一家网上店铺的投入很少,无需租用真实店面,不用囤积货品,而且进退自如,基本没有资金包袱;二是网上店铺实现了7×24小时不间断经营,无需专人值班看店,营业时间上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交易成功的机会;三是销售规模不受店面的空间限制,传统商店生意大小常常受制于店铺面积,而在虚拟店铺没有门面,却可以经营成千上万种商品;四是不受地理位置影响,网上店铺突破了地域限制,能够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这是任何实体店、甚至大型商场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因此,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顺利实现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从而对实体店形成补充,甚至可以不需要实体店而开展经营。
第三,改变人类的商业模式。
网络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5的不同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不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有形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而网络经济特别是移动互联经济中无形要素取代了有形要素的主导地位。由此,人类才真正地由工业文明迈进了信息文明,由原子经济进入了比特经济,之前我们所熟悉的很多经济规律和价值创造规则被冲击、被改变了:空间的价值在逐渐丧失,而时间的价值在提升,“快公司”倍受青睐;大规模市场粉碎为无数小市场,长尾市场、利基市场和碎片化市场愈发重要;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削弱,权威力量瓦解,用户体验和口碑越来越重要,精准、互动、社群营销发挥着重要作用……移动互联时代的开放、聚合、互联、智能特征,导致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从早期的门户、搜索、B2C、B2B、C2C、P2P 和SNS(社交网络),到方兴未艾的团购、微博和LBS(基于客户位置信息的服务)、020(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等,新热点不断涌现,各种细分模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第四,改变社会的组织方式。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是他组织的。按照哈肯的说法,“如果系统是在外界的特定干预下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我们便说系统是他组织的。”简单地说,组织力源于内部,无需外部指令而能自发组织和发挥功能的,是自组织;组织力源于外部,需要外部指令才能组织起来发挥功能的,是他组织。正如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应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样,自组织的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大多数领域应被确认是基础性、决定性的。互联网使社会的自组织性大大加强。比如《维基百科》,截至今年1月末,维基百科条目数已达到415万个,而全球所有282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共突破2100万个条目,总登记用户也超越3200万人,而总编辑次数更是超越12亿次,其涵盖的知识囊括了整个人类文明。但是,它也就是在这么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形成的,有谁组织这个事情?实际上只有几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不能算是专职的人员在做。
第五,改变人类的思维模式。
由于之前我们所熟悉的很多经济规律和价值创造规则被重新改写,人类的思维模式也迫切需要重启或重置。具体而言:移动互联使得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共享成为可能,相关性分析将日益替代因果关系分析;开放包容的理念将渗入到社会各个方面,去组织化、去结构化、去中间化的思潮将兴起;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迫切要求拥抱“开放、平等、互动、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和“极致体验、迭代创新、跨界平台、简约高效、普惠共享”的互联网思维。
总之,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新工具,而是一个全新的跑道,是未来所有行业、所有企业、所有组织的新运行平台及操作系统。可以说,互联网改变了这个时代,由工业革命所缔造并维系了上百年的现代文明和市场秩序,正在被互联革命所解构与重塑。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只停留在市场份额与业务发展层面,更深层次、更实质性的挑战,则体现在商业模式与思维方式上。
1.商业模式的挑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不对称性的逐渐弥合,已经动摇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生存基础,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赚取中介费用的商业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未来商业银行若想生存发展,必须主动拥抱信息时代的浪潮,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在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方面下更多的苦功夫。
比如,要能通过对客户身份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交易信息、生活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各类数据的深入分析,还原出一个个活生生的客户,准确洞察他们的需求、偏好及其变动趋势,从而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进而获取持续、稳定的超额利润;
又如,要能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破解介入长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成本与收益匹配难的问题,开展一对多的、制导式的精准营销,实现长尾市场的批量获客;
再如,要能通过打造集中、统一、实时的数据仓库,将用户行为数据转化为信用数据,并以此作为依据控制信用风险,凭借海量数据,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全程、动态、实时地观察和监测,在*9时间发现风险行为并做出反应。
二是如何发挥平台与流量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典型的平台型商业模式,其精髓在于通过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力大的开放型、包容性的生态圈,让更多的利益相关参与进来产生流量,然后平台企业将流量变现创造商业价值。对银行而言,客户流量意味着数据积累和市场机会,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户流量,银行的客群增长和价值创造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面对互联网金融在平台与流量方面的强有力冲击,银行必须学会基于客户细分领域的强需求、硬需求,着力打造多层次的平台,哪里有集中的交易流,就跟哪里对接,不仅与线上电商合作,也与线下商圈合作,不仅重视自身业务平台的打造,也积极地合纵连横,开展跨业、异业的合作,逐步建设成为交易流的枢纽平台,在大流量数据中寻找客户、批量获客、发现机会、精准营销、嵌入服务。
三是如何注重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
互联网金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看似无关的金融应用与具体的生活场景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线上金融服务与线下客户需求的有机结合,即做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也被称为应用场景化。应用场景化的威力,已经在年初的“微信支付马年红包”活动中得到了很好展示。据统计,微信红包仅用两天时间就绑定了2亿张银行卡;从2013年除夕开始至大年初一下午四点,参与微信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超过9400个。这些数字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互联网金融通过场景化的应用,成功实现了在支付业务前端对银行支付职能的替代。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银行一旦沦为虚拟账号间资金流通的管道,就失去了与客户的直接联系;而银行若没有足够的客户信息,就不能及时掌握客户需求的变化,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交叉销售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丧失对市场的敏感以及渗透其他行业的机会。如何避免这种厄运?关键是要主动贴近客户,将金融服务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将现有的电子银行业务按照应用场景进行整合与分类,然后通过对业务的融合与打包,推送给用户;另一方面要加快物理网点由支付结算为主向营销服务为主、由业务处理为主向应用体验为主的转型,同时通过线上与客户的实时交互,引导客户到线下体验更好的服务。
2.商业思维的挑战。
如果说来自商业模式的冲击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竞争力本源的拷问,那么来自思维方式的冲击则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灵魂的洗礼。“互联网思维”是一笔真正的财富,不在于它打造了多么精妙的互联网产品,而是它就如欧洲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一样,虽然开始只是少数艺术家与匠人对文学、艺术、建筑一种“人文主义”的思辨,但是这种思维的核心最终被扩散开去,影响了经济、宗教、政治乃至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最终颠覆了整个时代。对传统银行业而言,只有加快用互联网的思维武装自己、改造自己,才能在互联网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尽管社会各方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以下三个核心支柱已被广泛认同:
一是客户体验至上。
为什么银行线上支付的支配权会旁落?原因就在于第三方支付的所有创新无一不是为了更加方便地为服务客户,而相比之下,银行恰恰欠缺这种接地气的姿态。尽管银行其实一直在努力改进客户服务,但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究其根本,主要是两者在经营逻辑上存在差异,银行讲究的是通过规范的制度流程和严密的风险控制,*5化地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而互联网企业则通过提升客户体验尽可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财务目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对传统银行而言,想要真正做到客户体验至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从经营逻辑层面出发,对既有的产品设计理念、客户服务理念、品牌价值理念等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二是开放包容。
比如微信在推出后1年内迭代开发44次,小米手机每周都要修改四五十个系统漏洞,正是这种独特的“快速迭代,随做随发”的模式,保证微信和小米每天以几万的规模实现用户增长,而且90%都是活跃用户。相比之下,传统银行更多是封闭的思维方式,如体现在产品创新中,就是采用分工明确、高度协同、相互牵制的模式,通过机械式的运动研制产品,这已经很难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要求。如何具备开放的思维?首先,要在多维度整合客户信息和业务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开放的服务平台,联合所有可以合作的机构组织,实现跨业跨界、线上线下、近场远场服务的融合,构建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环境。其次,要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众包、众筹以及众创的力量。
三是平等普惠。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更为民主、更为普惠,而非少数专业精英控制的金融服务模式,因此更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拥戴。比如碎片理财,传统银行出于成本的考虑,不会研发设计门槛1元钱的理财产品。因此,看待互联网金融,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是把金融产品平移到互联网平台,其*5意义在于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改进服务效率,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使边远贫困地区、小微企业和低社会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使得人人都有平等的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事实上,金融作为一种服务业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实体经济才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因此,传统金融必须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基本原则,并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思维,广泛应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服务半径与水平。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共生共荣
(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相互相成
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工具。互联网金融颠覆的是商业银行的传统运行方式,而不是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在于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各有优势。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服务半径更广。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很多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为消费者大幅度节约时间成本,可以满足一直被忽视的“长尾”群体的金融需求,大大提高客户覆盖率。
二是服务成本更低。互联网金融可大幅降低业务成本。早在2000年时,欧洲银行业测算其单笔业务的成本,营业网点为1.07美元,电话银行为0.54美元,ATM为0.27美元,而通过互联网则只需0.1美元;一般而言,银行业通过在线虚拟支付的成本是通过物理分支机构支付的1/16到1/6。
三是客户体验更优。好的用户体验首先需要对客户本身个性化特征的深入了解,在互联网平台上,企业聚焦于每个参与主体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客户需求因此得到了充分关注与满足。与此同时,客户在享受资源的同时也留下了供他人分享的信息,互联网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与改进自身服务。
四是信息处理能力更强。互联网将金融主体的金融行为变得更有逻辑和更容易辨别。比如,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互联网通过多侧面来搜集这个企业的信息,将每一个主体产生的有限的信息拼接起来,从而全面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阿里金融实际就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又如,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新的信息处理方式。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搜索引擎组织和结构化信息,云计算建模和分析信息,通过上述方式保障金融交易具有充分的信息基础,而这些信息是传统金融机构参与主体迫切需要但远不能及的。
五是资源配置效率更高。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更类似于一种直接融资方式,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供需完全匹配,就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形成“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在无金融媒介参与的情况下高效解决企业融资和个人投资渠道等供需对接问题。同时,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定价完全竞争,大幅提升资金效率,并带来社会福利*5化。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经历了400余年的发展历程后,也形成了很多难以替代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一是客户基础优势,二是服务网络优势,三是资金供给优势,四是风险管控优势,五是产品组合优势。互联网能够在虚拟的空间拉近距离,却不能缩短现实间的距离,能够提供海量的数据,却不能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问题,有效的信息、人性化的渠道和现实的信任,正是网络时代最需要的。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有较受公众认可的信赖感,还有相当完善的物理和电子渠道。凭借这些资源,银行作为信用、支付和渠道媒介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可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二)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首先是经营领域的合作。
在融资业务领域,商业银行与网贷平台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这是因为双方目标市场和客户定位存在较大差异,彼此竞争的程度远远低于互补的程度。比如,阿里小贷和P2P面对的分别是微型客户和小微客户,单笔授信额度在10万元和2万元左右,而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则是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或小微企业,二者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市场。网贷平台客户数量庞大,但自有资金有限,又无法通过吸收存款补充资金;商业银行资金充足,但受成本限制触角难以延伸至贷款金额较低的长尾市场,因此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双赢。
在支付业务领域,互联网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各具优势,银行在线下支付占据垄断地位,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很强的公信力;第三方支付企业则在线上支付占据优势,资金结算周期短、支付接口兼容性好、产品创新能力强、客户体验好。目前,无论是网上第三方支付还是手机支付,暂时都还无法离开银行而独立存在,都要与银行账户、银行卡相连接才能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助力银行支付媒介职能从现实世界延伸到了网络世界的很多角落,对此银行应以积极的态度互助并进。目前已有85家银行及金融机构与支付宝合作,52 家银行与财付通合作。商业银行可以加大与电商平台及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签约合作,共同拓展支付结算的覆盖领域。
同样,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银行可以扩大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的支付合作,赚取交易手续费收入;同时,银行自有的理财产品亦可以放到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销售。
其次是管理领域的合作。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日益呈现出扁平化、柔性化、精细化的趋势,而互联网企业的管理特征恰恰与这样的管理趋势不谋而合。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加强管理方面的合作,以提升管理的扁平化、柔性化和精细化水平。比如,在风险管理方面,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采取自上而下,一般先研究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再研究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确定国别、行别的风险限额,在这个限额范围内选择符合条件的客户,授予相应的信贷额度。在互联网时代,银行的风险管理可以向互联网网贷平台学习,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在浩如烟海的交易数据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原出一个活生生的客户,掌握他们的行为方式,有效管控风险。又如,在流程管理方面,银行可以借鉴互联网企业“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和管理流程的思路与作法。
再如,在数据管理方面,通过数据合作共同开发市场。目前,花旗银行与脸谱公司已在数据合作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花旗银行与脸谱合作,打通信用卡积分,允许用户出让自己的积分给他人,加强了客户与银行的互动,吸引更多人来办理信用卡和注册积分会员。花旗银行不仅收集到了更多客户的姓名、生日、住址等“硬数据”,还基于社交网络收集到了客户的消费习惯、消费意向等“软数据”。更重要的是,花旗银行得到了有着共同爱好或特定思维的一群或一类客户,针对这些客户完成精准营销变得简单。脸谱也得到了来自花旗银行的众多的优质客户。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有句名言:“伟大的事业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当互联网新时代的大幕揭开之际,传统银行应该做的,不是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是理解新的规则,寻找新的伙伴,运用新的工具,将原有的业务做得更好。我相信,商业银行只要摄入更多的“互联网基因”,学习借鉴互联网思维,从理念、体制、机制、流程、考核、产品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坚持不懈地开展创新,商业银行就不会终结,反而会借助互联网实现新生、实现蝶变。互联网金融颠覆不了商业银行!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