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在2200点下方徘徊调整之时,中石化大股东一出手就是百亿元的增持计划,这无疑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中石化的增持利好却未能支撑起整个大盘,昨日两市尾盘跳水沪指跌幅近1%,整个权重板块都处在深度调整中。
A股市场此前的四次增持潮多出现在历史低位,这次中石化领衔能否引导新一轮增持潮?对市场又是否能起到支撑作用?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蓝筹股价普遍低估,客观上确已具备了新一轮增持的大环境。然而市场与前几次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没有其它利好的配合,仅依靠产业资本增持的话,未必会对股指产生大幅度的利好效应。
 
    A股在中石化
    增持声中跳水
中国石化于周三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1月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买入方式增持公司A股606万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005%。此次增持后,中国石化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为860.95亿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73.86%。公告还表示,中国石化集团自2013年11月5日起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身名义或通过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周二中石化收报4.62元/股,按此价格计算,中国石化集团当天增持市值约为2800万元。若中国石化集团累计增持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需耗资约107.7亿元。关于此次增持行动,中石化表示是基于目前公司价值以及当前公司的股价所考虑做出的决定,这距离中石化控股股东的上一次增持已经有10个月的时间。
据信息时报记者统计,按照复权价计算,中石化股价已经调整至近7年的历史底部,其增持当日的收盘价同样也低于每股净资产。在中石化股价连续不振的情况下,此举无疑是大股东试图增加市场信心的行动。就在大股东增持的当天,中石化盘中不断拉升,收盘走出大阳线,日涨幅2.21%。昨日中石化二级市场仍显强劲,早盘开始就迅速拉高至全天高位,截至收盘时上涨2.16%收于4.72元。
中石化增持的消息一度令市场反弹,但在银行、券商等权重股大幅下行的拖累下,中石化独臂难支,午后沪深股市明显跳水,传媒板块表现萎靡领跌两市,就连早盘涨幅一度超过6%的油气改革概念股也逐步回落,两市股指加速下行双双收跌,弱势格局明显。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82%收于2139.61点,而深证成指的跌幅更是达到了1.94%。
 
    10月来70家公司
    增持总额逾20亿
其实不止只是中石化在行动,在大盘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多家公司掀起了增持热潮欲提振市场信心。从增持名单上来看,中石化虽然影响*5,但其并非是增持数量最多的一家。根据中煤能源10月1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中煤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增持计划已经实施完毕,中煤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以买入方式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9934万股,中煤香港通过买入方式累计增持公司H股股份1235万股。仅从A股市值来看,增持就达到了6.85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另一家大蓝筹国电电力。国电电力10月3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0月30日接到控股股东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通知,自2012年10月30日首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买入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至今十二个月内,中国国电及其一致行动人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电全资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54亿股。至此,中国国电及其一致行动人对公司股份的本轮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其增持数额也达到了3.72亿元。
此外,海信电器于11月1日发布公告,自今年7月3日至10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173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2%。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其增持数额达到了2.07亿元。巨化股份也在10月30日公告了其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续增持公司股份的进展情况,8月21日至10月29日,巨化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票142.55万股,巨化投资累计增持公司股票1425.91万股,两者合计增持1568.46万股,参考市值约1.05亿元。
除了这四家增持过亿的公司之外,10月以来还有24家上市公司的增持市值超过了千万。据信息时报记者统计,10月以来两市共有70家公司股东进行了增持,总计增持3.62亿股,涉及市值超过20亿元。
 
    本次增持对市场影响有限
申万投资顾问顾鹏飞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客观上来说,现在具备了新一轮增持的大环境,只是这一波增持潮能否成气候,还是要看各自公司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产业资本对其本身利益的考量。
A股此前曾出现四次较为集中的增持潮,其中三次增持潮出现后A股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本次增持潮的积聚,对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顾鹏飞表现得略微谨慎。他认为,以中石化的市场地位,在这个时点进行增持有一定的稳定大盘的目的,然而从动机上来说却并不单纯是看好股价。中石化之前发行的可转债转股价为5.13元,然而其二级市场股价却早已跌破5元,两者严重倒挂。因此,中石化在此时增持目的更多在于要把股价拉升到5.13元之上,以确保大量的可转债持有者尽快去转股,降低它自己可转债的利息支付成本,以便于发行新的可转债,再开始新一轮融资。“可以说,包括很多蓝筹股在内,其增持的目的都不主要是看好前景,这样对于投资者来说意义并不大。”
对此招商证券投顾陈杞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以A股现在的体量,区区几十亿资金还不足以造成A股反弹,甚至还弥补不了同期大小非减持的缺口。从前几次增持潮情况来看,此后牛市也并非是单靠产业资本撑起的,如2009年时的经济刺激,去年12月的场外资金大步驰援等等。因此,如果没有其它利好的配合,而仅是依靠产业资本增持的话,未必会对股指产生一个大幅度的利好效应。
 
    历史数据
    增持潮后
    A股多有表现
据信息时报记者统计,在A股历史上,产业资本增持潮比较集中的共有四次。*9次发生在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这是A股市场上有相关数据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增持潮,估算净增持金额164.9亿元,此后即出现了2006到2007年那波大牛市;第二次发生在2008年9月至2008年10月,当时正处于“四万亿”计划提出之前,市场情绪极度低迷的时段,其间包括汇金、中国联通、中国石油在内的中字头公司带领上百家上市公司浩浩荡荡地掀起增持浪潮,其间净增持金额共计24.37亿元,而这波增持潮之后也出现了2009年小牛市。第三次发生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指数的持续低迷以及对于2012年的乐观期望同样使得不少产业资本纷纷展开增持计划,在此期间仍有汇金、中石化和中国神华这些国有企业的参与,但此次增持潮效果不及此前,虽然A股一度反弹,但此后未能延续。第四次增持潮发生在2012年11月到12月,产业资本连续四周出现净增持,从央企蔓延到中小企业,此后A股从当年的12月4日1949点反弹,出现了一波两个月上涨500点的反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