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落户自贸区要记住四大诀窍!,这篇10月13日上午9点的的行业新闻已给到各位读者们啦,请大家细细品味哦。
自贸区挂牌以来,一直在积极调整产业规划和形态规划,原来以贸易、物流和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格局,正逐渐转变为以国际贸易、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以及高端制造五大产业为导向。因此,企业是否落户自贸区,也要瞄准产业导向,既能充分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又能适应自身的发展需求,得到持久健康发展
从上海的“金融高地”陆家嘴乘坐地铁,往浦东新区的北部方向行进40分钟,便可到达上海另一处炙手可热的金融贸易新兴之地——外高桥。
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于1990年,其不仅是全国*9个也是目前全国经济总量*5的保税区。保税区内配套设施完备,因此外高桥成为不少企业入驻自贸区的[*{6}*]。此外,自去年自贸区成立之日起,自贸区管委会与综合服务大厅均设在外高桥。
然而,今年4月,一则消息却让外界颇感意外:自贸区管委会宣布搬迁至上海临港新城办公,虽然新地址离自贸区范围内的“洋山保税港区”近了,但却远在上海市中心70公里以外。
这同时也突显出自贸区目前“分散式”的分布格局:范围涵盖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4大海关特殊监管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从地理上看,几大保税区分属浦东新区的北部、中部、南部,从最北端的外高桥到南部的洋山保税港区,距离超过60公里。
有外界人士分析认为,自贸区管委会南迁临港新城,拓展自贸区发展空间的意味浓厚,或也有平衡项目及企业扎堆外高桥的考虑。自贸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表示,“自贸区有项目,临港有空间,双方正好互补。”
从表面上看,自贸区似乎从来不缺项目。统计数据显示,自贸区成立一年来,共新设各类企业1.2万余户,超过原保税区前20年的总和,平均每天有近40家企业完成注册。而自贸区设立初期最“火爆”时,综合服务大厅内“一座难求”。
自贸区内四大片区目前呈现出怎样的产业特色与分工?企业落户自贸区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自贸区成立一周年之际,《国际金融报》记者实地走访落户企业,并采访相关专家,总结出企业落户自贸区的“四大要诀”。
避开中介乱象
“到我们公司拿点参考资料吧,很近的,去看看吧。”9月中旬的一个工作日,当《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外高桥的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前,在大厅门口聚集的一群中介人员将记者团团围住,各种代办注册企业的单页、名片如雪片般飞来。
对于这种现象,一旁办事大厅内的保安显然有些无奈,而这群中介人员也很配合地从不踏入办事大厅半步。
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内部则是另外一番热闹景象,大厅内仅有零星空位。不过,记者很快便发现,大厅内暗藏的中介人员也不少。一位自称来自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主动向记者搭话:“你是来注册企业的吗?我们是自贸区内*4的会计师事务所,如果有审计验资方面的需求,可以联系我们。”
这位自称是会计师的女士表示,其公司地址就在附近,从去年自贸区成立时,她就在办事大厅内“驻点”了。“今年大厅内的业务量比去年刚设立时要冷了不少,我们的业务也越来越难做了。”她对记者表示,“在我看,来办业务的人中,可能有70%到80%的人只是为了在自贸区先卡个位,成立个壳公司。”
“即便如此,我仍看好自贸区的发展,新政策应该还会不断出台。”该女士表示。
持有同样的想法、并且想要搭上自贸区政策“顺风车”的人,在前来办事的人中为数不少。林先生是上海一家食品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公司规模不大,这是其*9次来到办事大厅。“主要是想咨询一下自贸区的优惠政策,看是不是将公司迁往自贸区,我做的是食品进口,迁到自贸区或许会对业务有所帮助。”
不过,一番咨询下来,林先生表示,其公司迁往自贸区的可能性不大。“我公司现在在闵行区,如果要迁址,先要在闵行区办妥相关验资、核销等手续,还要在自贸区走一套流程,过程相对繁琐。而我的业务规模不大,现在已经持有食品进口许可证,在哪里办公差别可能真不大。”
然而,自贸区优惠政策是块诱人的蛋糕,对不少企业可谓有着天然吸引力。先“占个位置”,在不少企业主看来顺理成章。而据媒体报道,就连上海的大妈,也炒作起虚拟壳公司。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目前有不少企业,考虑到“迁址”的难度,往往采取设立全资子公司,或者由企业主个人另设新公司的做法,而这类业务成为代理中介公司首推、也是最主要的业务来源。
位于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一旁的汤臣国际贸易大厦是不少代理注册中介公司的大本营。不大的房间、几张沙发、桌椅、简单装修,老板则总是带着一口浓重的方言,门口挂上公司铭牌,是这类代办公司给记者的最直观印象。而自贸区办事大厅内来来往往的人群成了这些公司竞争的资源。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兜售虚拟地址成为这类代理注册中介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一个不能用来实际办公的虚拟地址,往往年租金需要8000元到1万元。
“我的虚拟地址都是从一手房东那里拿的,绝对都是最低的价格。”一位中介公司的总经理坦承,其虚拟地址大多为闲置的仓库与大厦的隔间,没法用来办公。而之所以重点推销虚拟地址,一是有利可图,二是今年以来,代理注册公司的需求下降,“从以前的每天四五单下降到目前的一二单,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规范注册经营
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多数代理注册中介公司登记的经营范围确实涵盖了企业登记代理,其实际经营范围也未明确超出这一范围,但这些公司在经营方式上却存在诸多不规范,比如“争抢客户”、“泄露客户信息”等。因此,这位工作人员建议,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建议通过办事大厅提供的正规流程办理。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自贸区不仅通过官网,也通过宣传单页等多种方式,介绍了各类企业注册的流程。“就以外资为例,自贸区实行的是负面清单管理,对于负面清单外,现在也早已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只要熟悉流程,最快4天就可以办妥营业执照。”
而至于使用虚拟地址、不实际办公可能给工商部门带来的管理难题,办事大厅负责企业注册方面咨询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注册环节,只要手续完备、材料真实,企业均可以成功注册,但企业注册后仍面临着工商部门的稽查,一旦存在提供虚假材料情况,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据了解,2013年9月29日,自贸区成立之初,国家工商总局即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上海自贸区进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试点,以优化营商环境。
在《意见》提出的9条具体举措中,不仅包括放宽企业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也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及比例。另外,《意见》还提出要试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将以往的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另外,《意见》的一大亮点在于:强化信用信息公示,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工商部门通过系统公示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监管信息。企业按照规定通过系统公示年度报告、获得资质资格的许可信息,工商部门可以对年度报告公示内容进行抽查。对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有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工商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监管措施。
简而言之,《意见》提出的9条措施,对自贸区新注册企业采取了“宽进严出”做法:即放宽设立企业的诸多限制,但同时加强了后期的监管。
在《意见》提出后至今,已有不少措施得到具体落实。在自贸区成立一周年前夕,今年9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首次公布了自贸区企业“异常经营名录”,共1467家,且多以中小企业为主。
这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名单及注册信息,在上海市工商局网站便可以直接查阅。而据了解,进入不良名单的企业,还将直接产生“信用污点”,或将影响到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融资等业务。
比对负面清单
通过实地走访及采访一些专家,《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金融领域的开放力度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是自贸区吸引国内企业及境外资金入驻的两张“王牌”。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学者李俊明博士对上海自贸区改革进展颇为关注,目前其还同时承担着教育部以及上海市社科院两项有关自贸区税收政策的研究课题。
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李俊明表示,就税收优惠来看,上海自贸区在吸引内资方面,未必具有较大优势。“与国内其他各类开发区相比,自贸区的*5特色还是在于金融方面。这是其他开发区目前所不具备的。”
而就外资而言,李俊明认为,自贸区以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为重点,对于对资金流动有着高度要求的跨国公司而言,同样也增加了一些吸引力。他预计:“下一步金融领域仍会是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可能还将有一些新的刺激政策出台。”
自贸区成立一年来,金融领域的改革已经成为外界公认的自贸区最主要的亮点之一。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此前曾表示,“一行三会”自自贸区成立以来共发布了51项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上海自贸区集聚了一批金融及类金融机构,中外资商业银行也纷纷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自贸区内金融开放创新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9月1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将自贸区建成全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6的试验田。
随着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大加大,自贸区新设企业中的外资比例逐步提高,由去年11月的2.6%,上升至今年3月的8.5%,今年6月达到12%。而这一比例的增长与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施、外商企业注册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密切相关。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上海自贸区官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落户的实际操作上,目前,由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行,外资与内资在设立企业流程上存在一定差异。而“负面清单比对”成为外商投资项目的前置程序。以外商企业落户自贸区为例,负面清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通过负面清单的比对,负面清单以外的当场完成备案手续,比原来外资审批方式下的8个工作日大幅度缩短,大大方便了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而内资新设企业,一般可直接在网上填报申请信息。
找准产业定位
“在决定落户自贸区前,企业*4先扪心自问。”李俊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企业需要了解到,上海自贸区的土壤未必适合各种企业,自贸区也不是避税天堂,成立空壳公司完全没有意义。”
对于有企业落户自贸区只为“占一个坑”,而不进行实际经营,李俊明颇不认可,“不是每个产业都适合到自贸区发展,我觉得企业要先对自身要有个清楚地了解,这是前提。”
“盲从”可谓是不少企业试水自贸区的共有心态。但也有一些企业主对是否入驻自贸区有着清醒认识。
贸易商人龚一斌在上海闸北区经营着一家小型贸易公司,一方面从西班牙、意大利进口葡萄酒、橄榄油,另一方面也做金属压制件的出口生意。他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其有不少同样做葡萄酒进口生意的朋友已经到自贸区内落户,但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自贸区由国家重点推动,优惠政策当然少不了,但我目前已经有食品进口许可证,办公地点在哪里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龚一斌表示。
不过,他也坦承,其之所以对自贸区缺乏兴趣,是因为对公司实力有着清晰认识,目前其业务正值稳定增长期,因此并不希望出现大的变动。而另一方面,在自贸区范围内注册的酒类贸易公司目前数量也已经相当可观,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在所难免。
“对于想要落户自贸区的企业来说,在落户之前,*4先观察一下自贸区各个片区内各自的产业特色,再比照自身所处的行业,再决定是否落户、选择合适的注册地点。”外高桥保税区内一位已经从事10多年投资咨询业务的经理对记者表示,自贸区4大保税片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定位,并且在纳入自贸区范围前都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特定产业的集群。
以外高桥保税区为例,早在1990年就已经成立,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外高桥保税区已成为国内经济规模*5、业务功能最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还是全国*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在外高桥保税区内,重点推动的贸易类型共有10大类:酒类、钟表、汽车、工程机械、机床、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健康产品、化妆品、文化产品。其中,文化贸易平台被文化部授予全国[*{5}*]“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而其余三个保税区也同样有着明确的发展定位。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面积仅为1.03平方公里,是外高桥保税区的配套物流基地;洋山保税港区面积14.16平方公里,是上海发展国际航运的重要基地,区内集聚了包括通信及电子产品、汽车及零部件、高档食品、品牌服装等的分拨配送中心,基本形成了面向欧美的分拨配送基地、大宗商品产业基地、面向国内的进口贸易基地以及航运龙头企业集聚地;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59平方公里,主要依托浦东机场发展临空服务产业,目前主要以引进电子产品、医疗器械、高档消费品等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空运分拨中心以及一些融资租赁项目,UPS、DHL和FedEx三大全球快件公司均入区发展。
“有意落户的企业*4与自贸区各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有所呼应,形成集聚效应,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壮大,也有利于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上述外高桥保税区内资深投资咨询业务经理补充说,“企业盲目进驻自贸区,若难以与周边企业形成产业链,自身的发展反而可能陷入不利。”
李俊明则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自贸区的实际意义,注册空壳公司、盲目进驻自贸区的现象无疑会慢慢降温,而注册行为也会趋于理性。
来源:国际金融报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