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一些“秘籍宝典”为什么不适合美股投资?这些现象的背后事实上是两大交易市场制度设计、监管思路和操作方式的本质差异。正值新三中全会提出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向、证监会发布IPO改革方案之时,希望本系列的题材角度亦能提供某种镜鉴。系列*9篇谈“抄底”与“板块联动”,第二篇谈“说谎者还有没有机会”以及“小股票跑赢大蓝筹”。
  笔者目前观察到一个现象: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个人参与到美股的投资中来,身边的朋友询问美股走势看法以及交易特点的也明显增加。笔者在国内证券市场已有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转战美股市场也已有五个年头,其间经历了美股市场的金融危机崩盘、中概股的做空风潮以及近两年的大牛市,截至目前为止,投资的业绩远远超越自己在国内A股历史*4的成绩,当然这中间也有血的教训。回顾下来,总的来说,出现的主要失误还是来自在国内A股市场中的所谓“成功经验”上。这里浅谈一下投资美股在概念上需要规避的一些错觉。一家之言,仅供投资者参考借鉴。
  中美两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和监管思路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实践中操作方式更是南辕北辙。国内A股市场交易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股东筹码不全流通、不能做空、信息披露不充分、内幕交易猖獗、中小投资者比例过高等。一些所谓交易制度设计某种程度上是在保护造假和市场操纵。按照一个比较愤青的朋友说法:“国内证券市场是全产业链的腐烂。”其中有危言耸听之嫌,但也不无道理。
  因此,笔者奉劝各位在投身美股市场之前,先花一些时间系统性地研究一下两个市场交易制度的差别,不要想当然地就去开户,听到朋友的什么消息就去买卖。很多在国内市场行之有效的交易策略和秘籍宝典,如果简单地拿到美股的投资上可能会吃大亏。下面就抛砖引玉,简单介绍几个容易让国内投资者吃亏的“经验”。这一篇先来说说“抄底”和“板块联动”,下一篇说说“说谎者还有没有机会”以及“小股票跑赢大蓝筹”。
  先看“抄底”。国内A股市场中,散户长期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抄底——— 只要你敢抄,熬得住,将来一定会回来。包括一些所谓“机构”也会有这样的策略,上涨中的股票回调20%基本可以考虑买入,下跌50%一定要进场,再跌的话砸锅卖铁也要抄底了。背后的逻辑也很清楚:国内是单边的市场,只有上涨,所有的人才能赚钱———这一把套住了,只是说明我这一把没做好,老的“庄家”出货走了,熬着,等大股东、新的庄家再来一波,总有解套的那一天。停牌?停牌就更好了,说明要重组,利好啊!总之,不会退市。过去10年,这个逻辑总体有效。
  殊不知,在美股这种“抄底”或者“乌鸡变凤凰”的美梦就没那么好做了。首先,美股市场是一个多、空双向的市场,一天跌掉30%-50%是很正常的事情,跌到粉单市场和退市也不少见。因为美股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都有自己严格的股票池标准,股票市值的控制也是基金经理们风险控制中重要的一项,市值跌穿某个临界点,人家会不计成本倒货给你。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监管也有明确条件,市值跌到一定程度,直接就到粉单市场了,再过一段时间,市值、交易量不达标,对不起,摘牌退市,看谁敢抄底。
  其次,美国股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户、散户被杀的已经差不多了,参与者主体是各种基金类型机构投资者,基本上是组合投资,全亏完不过占到组合的百分之几,清仓就清仓了。再者,参与市场的机构也有专门做空的,好不容易抓到有问题,股价大幅下跌的股票,他们会像狼一样扑上来,不顺势打压才怪。此外,还包括各种做多、做空的衍生工具,基本不存在没股票卖的情况,股票一旦开始遭到大幅抛售,会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一定要抄底做多呢?笔者当年刚入美股,曾兴致勃勃向一位朋友推荐大跌的股票抄底,朋友冷冷地回答:“难道你会比里面持仓千百万股的基金更了解这家公司?里面的基金拼命倒货出来,你觉得你比他们更聪明?”冷冷两句话,打醒梦中人。
  再看“板块联动”。国内A股市场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板块联动”——— 某只行业大涨龙头股没跟上,不着急,看看同板块其他没涨的股票,再加上股评人士的摇旗呐喊,散户一拥而上,最终可能后来者的涨幅还会超过最初那个龙头。这种现象在国内市场也有它的逻辑:首先,国内A股市场是政策市,不少上市公司实际赚的只是宏观和行业政策的钱,并不能在自己的经营管理层面取得业绩,表现在股价的变化上就是板块齐涨共跌。其次,投资者构成中散户比例过高,一些所谓机构本质上也是“钱比较多的散户”,容易受到财经媒体舆论的影响。第三,国内的卖方研究不够深入,停留在上上网、分析分析行业政策就推导投资结论的阶段。
  但是这个“板块联动”特点,在美国的市场经常就不那么灵光了。在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中,基金经理们是要认真调研的,哪个公司好?为什么好?是新策略对头还是经营模式转变?等等。如果某家公司各方面良好,企业就可以做大做强,那么对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一定程度上是个负面的冲击。笔者刚到美股市场时很奇怪电视财经评论的节目焦点都是在公司,论及行业的篇幅不大,即使讨论行业很快又会落脚到公司。慢慢地理解到,美国没有一个所谓“法力无穷”的强势政府来出政策,再一个,多数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如果你真研究政策,真不知道要研究哪个国家的政策。所以投资上的落脚点只能是考虑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而策略只能是做行业的龙头股。甚至一些激进的投资机构在做多龙头公司的同时,还做空受冲击的同行业公司。股价的表现上,虽然偶尔会呈现出板块的同时上下,但是总体行情结束后,行业龙头和非龙头就是天堂地狱了。笔者投资的太阳能板块在过去的52周中,CSIQ (加拿大太阳能)、JKS(晶科能源)、STP(无锡尚德)、LDK(江西赛维)同样是中国的公司,同样受到政策扶持或打击,但是52周后最终表现有天壤之别:有上涨十倍八倍的,有只涨一倍的,还有惨遭退市命运最终出局的(见图)。
  这其中,STP(无锡尚德)的案例虽然是个中概股的悲剧,又是一个相当难得的诠释美股交易特点的案例:20多美元上市,基本面好的时候可以涨到80多美元,无力回天之时竟跌到0.5美元,现在退市进行中。
  谷古股(旅居北美职业投资人,从业逾20年)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最热财经资讯